1.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叫什么
唐太宗开科举,看着新取的士子鱼贯而出,唐太宗就乐了:“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魏征死了,唐太宗很伤心,他叹息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已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藁(gāo),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
至于载舟覆舟那句话,不是太宗的原创,而是当年荀子说的,人鉴魏征改动一下进谏太宗,太宗深以为然,常常以此言教育太子。
2.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理解
以铜为镜子(在没有玻璃镜子的时候,古人梳妆都用铜镜)可以看穿戴好了没有。
整理服装;以古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王朝得失兴替的原因;以忠贞进谏的人为镜子,可以认识到自身的正确和错误。主要是唐太宗表达对魏征的肯定和对失去他后的惋惜。
把别人当作一面镜子,从别人这面镜子里可以真实地观看到自己在生活舞台上的表现,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成败。“知心者智,自知者名”。
不少人往往总是把精力用在怎么观察别人、揣摩别人、算计别人上边,对自己确实知之甚少,操自己的心很少,最后落得个聪明人办傻事而一败涂地。 看别人,想自己。
在别人的身上多看看自己,多用别人的闪光点来照亮自己,演好自己以后的戏。
3.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讳"世"字改成了什么字
还叫世子,唐代贞观年间,“世”字有因避讳而缺笔的,也有不避讳而直书其字的。如:
名标于汉丗。(贞观四年,安定胡公〈质〉墓志铭)
奄从他世。(贞观五年,君讳墓志铭)
公侯丗袭,将相门传。(贞观八年,处士李君〈继权〉墓志铭)
燕昭成皇帝七世孙。(贞观十六年,大唐吏部将仕郎范阳卢府君妻冯氏墓志铭)
这些墓志和墓志铭正反映了这一时期避讳制度并不十分严格的特点:臣民于君讳可避可不避,即使是在同一篇墓志中也有讳与不讳并存的现象。例如贞观二十年的《□忠墓志》中既有“世子无挺”,又有“本枝百丗”,前一“世”字直书不讳,后一“丗”字因避讳而缺笔
唐太宗一代雄主,非常开明,即位后曾下诏说只要“世民”两个字不连起来用在文字中,就不需要避讳.
“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已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旧唐书·本纪第二)。古代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最早为“吏、民、礼、兵、刑、工”六个机构,其中“民部”在唐太宗时并没有为了避讳李世民的“民”字而改称,倒是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后,为了表示其孝心和尊崇,下令把“民部”改为“户部”
4.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龙于是而张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太宗说魏征的话大臣魏征,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见,经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见,唐太宗也因为能听取正确意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唐朝出现了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魏征病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非常悲伤,下令为魏征立碑,亲自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太宗时常想念魏征,感叹的对群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把魏征比作是一面镜子. 意思是说用铜左镜子(古代都用铜镜)可以找出人的衣服和帽子,指的是可以看到人的外部形象;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意思是说用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意思是说借鉴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
5.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问题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是魏征“纳谏”的话,唐太宗李世民常用告诫后人,久之成了李世民的“名言”。这句话的含义很直白,就是把一个政权看作“舟”,而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大致等同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2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这面镜子,大家不用回头,照着自己平时做事要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少做错事,不做错事,凡事都要做到心如明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如明镜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改成一个长短句唐太宗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