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环保的诗句
1、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释义: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古代 门前种果树象征着 甜美的生活)
2、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释义: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
3、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唐代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载》
释义:奉命讨要一百颗桃树,春天到来之前送到浣花村。
4、手种黄柑两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唐代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释义:作者亲自种树,描述了春天柑树枝繁叶茂、一派碧绿的景象。
5、持钱买花木,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释义:用钱买花木,拿到坡上去种植,只管购买能开花的植物,而且不局限于桃树,杏树和寒梅。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环保
2.关于环保的古诗有哪些
环保一词是19世纪提出来的,可能很难找到相关古诗。
古诗中透露出作者有环保意识或者自然意识的有:
1、《诣徐卿觅果栽》
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2、戏作种松
苏轼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
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
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
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夜风破浪碎,朝露珠玑香。
我欲食其膏,已伐百本桑。
人事多乖迕,神药竟渺茫。
朅来齐安野,夹路须髯苍。
会开龟蛇窟,不惜斤斧疮。
纵未得茯苓,且当拾流肪。
釜盎百出入,皎然散飞霜。
槁死三彭仇,澡换五谷肠。
青骨凝绿髓,丹田发幽光。
白发何足道,要使双瞳方。
却后五百年,骑鹤还故乡。
3、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寄旧山僧
王建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5、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关于环保的诗句
鸟兽含冤入画图,
鱼虾抱恨葬浆污。
花伤不见蜂蝶舞,
山痛悲观万木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我要关于环保的诗句和资料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
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
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
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
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
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
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
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
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
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
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
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
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
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
5.有关环保的诗句
鸟兽含冤入画图,鱼虾抱恨葬浆污.花伤不见蜂蝶舞,山痛悲观万木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6.关于环保的词语及解释
环境保护标准:
国家、地方和有关部门颁发的环境中污染物的容许含量和容许的污染物排放量(数量或浓度)等的技术规范。主要有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环境背景值:
又称“环境本底值”。环境中固有的化学物质含量和能量分布。实际上指不受污染时环境要素的化学组分正常值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正常值。分大气、水体、土壤等单项环境背景值,以及城市环境背景值、区域环境背景值和自然保护区环境背景值等。
环境毒理学:
环境医学的分支学科。利用毒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动物、微生物等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毒理学方法来阐明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环境法:
又称“环境保护法”。国家调整人们在保护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常包括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法规,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规,环境标准,关于环境机构的设置、危害环境的法律责任以及处理环境纠纷及程序等的法规。
环境费用:
又称“环境保护费用”。为污染防治费(污染控制费)和污染损害费(由污染造成的社会损害费)的总和。通常上述两部分费用呈反向变化,污染防治费用越少,污染损害费用就越多,反之亦然。
环境管理学: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将环境管理技术与环境管理艺术融为一体。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
环境规划:
为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而进行的规范化、系统化筹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可分为全国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工业区环境规划等。
环境化学: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物质(包括人为污染物和天然排放物)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来源、积累、分布、迁移、转化、影响和归宿,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问题,并探讨污染物的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广义上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和污染控制化学等。
环境纠纷:
涉及环境权利和义务的纠纷。分损害赔偿纠纷(环境民事纠纷)、环境行政纠纷和其他环境纠纷等。常通过双方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予以解决。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医学的分支学科。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与防治对策。主要研究有害因素在环境中的存在状况及变化规律,人群健康状况及分布规律,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间的关系,以及原因不明的人群健康异常的调查研究等。
7.描写环保的诗句
生命只有一个,
地球只有一个。
地球是大家伟大的妈妈,
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
在天空和土地之间,
我们享受清新的空气;
在北极和南极之间,
我们手捧爱的花朵。
给每一双眼睛明亮的光芒。
给每一条在小河里的朋友清澈的湖水,
给每一种动物新鲜的食物,
让每一颗种子安稳地成长。
让动物王国的代表,
走上联合国的讲坛;
让绿色的古桐树,
把过去和未来诉说。
把战场变成绿色的草原,
让炮弹射出美丽的花朵,
把画家的作品放入博物馆展示,
请松树和天鹅来城里做客。
蓝的眼睛、黑的眼睛,
表达着同一种希望;
儿女们将肩负起神圣的职责,
把地球变成美好的人间天堂!
8.我要关于环保的诗句和资料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
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
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
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
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
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
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
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
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
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
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
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
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
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环保的诗句和注释还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