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有:
1、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出处:《横江词》 作者:李白
2、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出处:《樟亭观潮》 作者:宋昱
3、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出处:《七绝·观潮》 作者:毛泽东
4、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出处:《观浙江涛》 作者:苏轼
5、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出处:《钱塘江潮》 作者:罗隐
6、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出处:《浪淘沙》 作者:刘禹锡
7、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出处:《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作者:孟浩然
2.古诗《夏口泊别友人》的解释
夏口夜泊别友人 【李梦阳】 黄鹤楼前日欲低 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 恨杀长江不向西 (1) 夏口:三国时孙权於今湖北省武昌县(旧属鄂州江夏)西筑夏口城。
清於此置夏口厅,属湖北省武昌府,民国以后改厅为县,后废县置市,即汉口市,原夏口辖地分别并划归汉口市及汉阳县。 (2) 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昌县,民初毁於战火,今犹有遗迹在。
此楼之得名有一个传说,据说有一个仙人费文褘乘著黄鹤云游三川五岳,常驻足於此,后人便在这里筑楼而以黄鹤名之,唐人写黄鹤楼的很多,最有名的莫过於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汉阳:湖北省县名,武汉三镇之一,和武昌隔江相对。
李梦阳,字天赐,后来改为献吉,号空同子。他是「前七子」的领袖,主张拟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生作诗,奉杜甫为圭臬,但七言绝句的风格,与李白的雄浑狂放较为相近,像: 滕王阁下江千尺,一曲沧浪万古情。
(〈别李生〉) 挂帆明日忽南去,影落龙江五色云。(〈送王韬〉) 皆是铿锵有力,气象雄伟,绝少女儿婉约风貌。
就此点来说,李梦阳的诗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夏口夜泊别友人〉的诗题其实可以去掉「别友人」三字,因为诗本身全不关别友人之事。
诗的前半即以〈黄鹤楼〉、「汉阳城」扣住诗题的「夏口」,显然崔颢的〈黄鹤楼〉诗在李梦阳夜泊夏口之时起了作用,至少「汉阳树」被他关注了。在这里,除了点出时空,多少还为「客」心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背景:日欲低、乱乌啼,前者诚如孟浩然诗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宿建德江〉),后者在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中也可体会一二。
总之,那绝不能令人赏心悦目。 后面两句在一个方位的强烈对比中透露出浓郁的乡愁,一个向东漂泊的旅人,一叶孤舟,夜里停靠在这麽一个颇负盛名之地,西望故园,升起的是家园的悬念,怪不得他会「恨杀长江不向西」了,如果长江向西,那麽明朝挂帆去,便可一路回到日夜思忆的家园,无可奈何它日夜不息的向东流,往后是渐行渐远了,归去是愈来愈不易了。
「客愁」是此诗的主题,但我们是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的,这是诗的表现成功。 特殊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BAIDU。
3.夏口夜泊别友人的诗意
这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七绝《夏口夜泊别友人》的尾联。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诗写客舟夜泊夏口送别友人的孤寂之情。首联:“黄鹤楼前日欲低,汉阳城树乱乌啼。”描写夏口夜泊时的景色:黄鹤楼前,夕阳即将沉落;与黄鹤楼隔江相对的汉阳城,绿树迷蒙,归鸦纷飞乱叫。此景的情调氛围,既沉寂暗淡,又迷乱喧闹,暗示友人别去后作者的复杂心绪。尾联抒情。东游客,作者自称,点明作者夜泊为的是明日继续东游,而友人离去是西游亦不言自明。作者曾与友人在舟中欢聚,友人离去后倍感落寞。“孤”字即是作者心情的点睛之笔。于是,从他的内心深处,自然发出:“恨杀长江不向西”的怨恨之语。长江总是向东流入大海,不管作者怎样恼恨,它也不可能掉头向西。作者此语,是痴语,极荒唐无理。然而正如清人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所云:“诗又有以无理而妙者。”正是如此痴语,才能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后悔未与友人继续同游的心理,收到“无理而妙”的特殊艺术效果。夏口夜泊别友人 【李梦阳】
黄鹤楼前日欲低
汉阳城树乱乌啼
孤舟夜泊东游客
恨杀长江不向西
(1) 夏口:三国时孙权於今湖北省武昌县(旧属鄂州江夏)西筑夏口城。清於此置夏口厅,属湖北省武昌府,民国以后改厅为县,后废县置市,即汉口市,原夏口辖地分别并划归汉口市及汉阳县。
(2) 黄鹤楼:在湖北省武昌县,民初毁於战火,今犹有遗迹在。此楼之得名有一个传说,据说有一个仙人费文褘乘著黄鹤云游三川五岳,常驻足於此,后人便在这里筑楼而以黄鹤名之,唐人写黄鹤楼的很多,最有名的莫过於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汉阳:湖北省县名,武汉三镇之一,和武昌隔江相对。
李梦阳,字天赐,后来改为献吉,号空同子。他是「前七子」的领袖,主张拟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生作诗,奉杜甫为圭臬,但七言绝句的风格,与李白的雄浑狂放较为相近,像:
滕王阁下江千尺,一曲沧浪万古情。(〈别李生〉)
挂帆明日忽南去,影落龙江五色云。(〈送王韬〉)
皆是铿锵有力,气象雄伟,绝少女儿婉约风貌。就此点来说,李梦阳的诗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夏口夜泊别友人〉的诗题其实可以去掉「别友人」三字,因为诗本身全不关别友人之事。诗的前半即以〈黄鹤楼〉、「汉阳城」扣住诗题的「夏口」,显然崔颢的〈黄鹤楼〉诗在李梦阳夜泊夏口之时起了作用,至少「汉阳树」被他关注了。在这里,除了点出时空,多少还为「客」心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背景:日欲低、乱乌啼,前者诚如孟浩然诗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后者在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中也可体会一二。总之,那绝不能令人赏心悦目。
后面两句在一个方位的强烈对比中透露出浓郁的乡愁,一个向东漂泊的旅人,一叶孤舟,夜里停靠在这麽一个颇负盛名之地,西望故园,升起的是家园的悬念,怪不得他会「恨杀长江不向西」了,如果长江向西,那麽明朝挂帆去,便可一路回到日夜思忆的家园,无可奈何它日夜不息的向东流,往后是渐行渐远了,归去是愈来愈不易了。
「客愁」是此诗的主题,但我们是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的,这是诗的表现成功。
特殊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BAIDU
4.关于沧溟的诗句
一:唐 顾况《酬柳相公》:
天下如今已太平,相公何事唤狂生。
个身恰似笼中鹤,东望沧溟叫数声。
二、唐:李德裕《忆金门旧游奉寄江西沈大夫》
东望沧溟路几重,无因白首更相逢。
已悲泉下双琪树, 又惜天边一卧龙。
人事升沉才十载,宦游漂泊过千峰。
思君远寄西山药,岁暮相期向赤松。
三、宋苏舜钦 和《淮上遇便风》
浩荡请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 吹入沧溟始自由。
四、宋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5.我想找带许言的诗句
《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作者:武元衡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禁中法会应制》作者:广宣
天上万年枝,人间不可窥。道场三教会,心地百王期。
侍读沾恩早,传香驻日迟。在筵还向道,通籍许言诗。
空愧陪仙列,何阶答圣慈。从今精至理,长愿契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