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锦囊佳句的典故
锦囊佳句,成语,典出《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隐十·李贺小传〉。李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遂以”锦囊佳句
“等指优美的文句。亦省作“ 锦囊句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
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唐朝时期,诗人李贺身体很瘦小,经常带着一名书童,骑着一匹弱马,在郊外闲游,看到漂亮的风景,即景生情写下几句,放到书童背上的锦
囊中。
2. 阅读“李贺是唐朝大诗人
唐朝大诗人李贺喜欢在游历中增长见识、激发灵感。他每次外出时,总喜欢让书童背一个锦囊,每当他想到好词好句就写下来放在锦囊里,回家后再整理成篇。李贺的母亲知道儿子身体不好,所以经常检查他的锦囊。如果里面的诗句太多,她就会责备李贺说:“你再这样下去,连心血都要呕出来了。”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
【注释】呕(ǒu):吐。
沥(lì):一滴一滴。
【喻义】原指苦思冥(mínɡ)想,耗(hào)尽心血。后来多比喻做事费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
小编:不愧是唐朝的大诗人,他的这种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借鉴(jiàn)。不过,我可不希望大家把心血都呕出来呀!
3. 唐代诗人李贺,随时把偶得的佳句放入什么之中
李贺就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诗歌创作中。
他在京城做奉礼郎时,居住在长安的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人是好朋友为,常常结伴出游。李贺外出时,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一个小奴,身上背着一个布口袋,一边走一边揣摩诗句,一旦有了灵感想到了好的诗句就立马写下来,投进布口袋里。
晚上回到家里,他把布口袋里的诗句倒出来,一个一个进行整理。就这样,李贺一首首令人叫绝的好诗写出来了。
他的母亲每天看到儿子背着一个布口袋回家,又写诗写到深夜,十分心疼地说:“我儿写诗,是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啊!”。的确,正是因为李贺这样呕心沥血地投入创作,所以他写的大量诗作都成为后人推崇赞叹的佳作。
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五言绝句,多少年来就编入我们的小学课本。现在世上到底有几亿人会背诵这首诗,恐怕谁都难以统计清楚。
4. 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前两句主要写
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燕山月似钩”与“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其六)匠心正同,“钩”是一种弯刀,与“玉弓”均属武器,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战斗之意。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所以诗意是颇有现实感慨的。思战之意也有针对性。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这两句写景实启后两句的抒情,又具兴义。
5. 唐代诗人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16岁时。但因宫廷发生事变,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晋”,长指爪”,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童年即能词章,背一破锦囊,居崇义里,自称“陇西长吉”。李贺得有诗句,但贺终不得登第。家居福昌昌谷,郁郁不平,传说李贺临死时。元和三。据说。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杨敬之,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赠补阙。死后15年。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常偕同出游,李贺往谒,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归家后足成完篇,授其友沈子明,但其家已没落,与王参元。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拾遗官职,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后辞官归昌谷,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他“细瘦通眉;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昭宗时、“进”同音。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崔植等为密友,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在京时、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即写投囊中,与李贺争名的人。李贺父名晋肃,27岁逝世,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权璩,15,所奏被搁置。一生体弱多病,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一小奴骑驴相随。字长吉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
6. 李贺锦囊藏诗的典故
典故原文: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书所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罪及丧日,率如此。” 译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
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
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唐朝诗人李贺锦囊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