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锦囊佳句的典故
锦囊佳句,成语,典出《全唐文》卷七百八十〈李商隐十·李贺小传〉。李贺”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后遂以”锦囊佳句
“等指优美的文句。亦省作“ 锦囊句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
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唐朝时期,诗人李贺身体很瘦小,经常带着一名书童,骑着一匹弱马,在郊外闲游,看到漂亮的风景,即景生情写下几句,放到书童背上的锦
囊中。
2. 李贺锦囊藏诗的典故
典故原文: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书所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非大罪及丧日,率如此。” 译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
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
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3. 李贺锦囊藏诗的典故
典故原文: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书所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罪及丧日,率如此。”
译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4. 锦囊的来由
锦囊
旧指锦制的袋子
现常用于下:
锦囊佳句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李贺)恒从小奚奴(奚,仆役),骑駏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释译:李贺外出常带一小仆役,骑着駏驉(一种似骡的动物),背着一只上代留下的破锦袋,遇到想出的诗句或心得,就写下丢进口袋中。后遂把作诗也叫做“锦囊所得”。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也有记载: 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这机此已伏矣。
锦囊妙计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5. 看图猜东西是一个包包
锦囊佳句
读音:jǐnnáng jiājù 释义:
指优美的文句。
出处: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示例: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编者注:因李贺夭寿,故言)矣。”
用法:作宾语;指优美的文句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李贺身体很瘦小,经常带着一名书童,骑着一匹弱马,在郊外闲游,看到漂亮的风景,即景生情写下几句,放到书童背上的锦囊中。傍晚回家就立即拿出这些锦囊佳句出来整理成篇。每天都有新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