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体现张謇爱国的诗句或对联
瀑布汗啊!!!发现连人名都看错了,竟然!张謇的?搜了几个:张謇作的对联:龙山龙神庙(清光绪三年八月十五日)孤忠并庐陵弋阳,看万里潮来,白马素车余烈气;崇祀先恪勤文定,愿八荒海晏,剪鲸驱鳄报天家。
赏析:全联对仗工整,气象森严。“看”对“愿”,“万里潮来”对“八荒海晏”,并且精心提炼词语,布局严整。
上联以“孤忠”、“白”、“素”等营造了悲壮慷慨的氛围,下联笔锋一转,以“文定”、“愿八荒海晏”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国泰民安的良好祝愿。最后“报天家”三字直接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才华的雄心壮志。
张謇的诗词:他为垦牧乡高等小学校作的校歌的歌词:噫艰哉垦牧乡,苇蒿螺蛤今粢粱,沮洳斥囟今井疆,欣欣弦诵兮,今有此乡之高堂,诟争兮礼让,椎鲁兮文章,崛兴兮千辛而万苦,相劝兮日就而月将,耕田读书兮百世良,海有旭兮校有光。1917《感ZG义兵事五首》组诗之一:武昌城里一声雷,倏忽层阴荡八垓。
三百年间天帝醉,可怜今日始醒来。1922《十月三日,吴生眉孙至,邀同沧江、星南、烈卿小集观万流亭,烈卿先有长律,因赋》:北方有佳客,来与高秋俱。
本是江海彦,沈溟赋京都。远闻夙心许,兹晨叩吾庐。
良会匪易得,况乃辛苦余。折简趁风日,展席依菰蒲。
霭霭烟岭送,潆潆霜流纡。各映山水色,绿鬓皓发须。
当杯杂问讯,所得惟叹吁。不如沧江叟,语噤默坐隅。
飐飐栏前叶,堕浪不可扶。世事一乌过,那辨雌雄乌。
君子慎相勖,败意且驱除。1924《视沧江病》:闻病抛诗叟,来探借树亭。
填栖书臿被,烧炕柮连扃。扶掖怜参术,荒寒满户庭。
余年犹兀兀,史笔耿丹青。————————————————————————————(第一次的答案,是张骞啊,哈哈!罪证,不删了。)
博留受封流方远,固巩迁居世泽长。横批:家传百忍——此联,为张骞故里陕西城固博望镇张家后人一牌位旁的对联。
横批现被改为:张公百忍酬太常从兄留别 武元衡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张骞随汉节,王浚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西河 王野天下事。问天怎忍如此。
陵图谁把献君王,结愁未已。少豪气概总成尘,空馀白骨黄苇。
千古恨,吾老矣。东游曾吊淮水。
绣春台上一回登,一回搵泪。醉归抚剑倚西风,江涛犹壮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里。望长淮、犹二千里。
纵有英心谁寄。近新来、又报胡尘起。
绝域张骞归来未。秦州杂诗·闻道寻源使 杜甫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一望幽工隔,何时郡国开?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哭李尚书 杜甫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
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复魄昭丘远,归魂素浐偏。
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
2. 赞美张骞和贝多芬的名句
贝多芬:去年今日来宠中, 你说我唱笑春风. 热心兄弟姐妹多, 爱上宠来欲离难. 年年岁岁宠相似, 岁岁年年主不同. 魔幻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张骞: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修文将管辂,奉使失张骞。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
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复魄昭丘远,归魂素浐偏。
樵苏封葬地,喉舌罢朝天。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
颂博望侯---张骞
王启舟 字叶廉
一马当先探西域,身陷绝境志不丧 , 雄豪壮志破沙戈。临危威吓节不丢 。
两渡鬼地创丝绸,天下唯此君一人 ,
华夏文明传千里。名扬汉戎数千年 。
------《夏暑草堂集1》
3. 关于南通名人的作文好词20个好段1好句5
南通的名人张謇 1894年,南通人张謇考中状元,当上翰林院修撰,鉴于甲午战败,国事日非,为了实现“救贫”“ 塞漏”的抱负,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1895年,张謇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又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
并在吕四,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镇工业区,同时,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后,天生港又兴建了发电厂,在城镇之间,镇镇之间开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
19世纪末近代经纺工业的出现,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换为主转为生产为主,南通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他:“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
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1902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通州师范学校,接着,于1905年创建了我国第一座民办博物苑, 1907年创办了农业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属公立中学。
1912年创办了医学专门学校和纺织专门学校。后来,农、医,纺三所学校合并成为南通学院。
与此同时和稍后。还兴办了各种中、初级职业学校,短期讲习班和特殊教育事业。
如商业学校,银行专修科、测绘专修科、工商补习学校,镀镍传习所、蚕桑讲习所,女工传习所,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城市建设按照一城三镇的格局,开始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苏北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城镇向资本主义的城市过渡。 沈寿 二十世纪初叶,以精美的绣品名震京华,载誉世界。
她就是被清末著名学者俞樾喻为“针神”的沈寿。沈寿,原名雪芝,字雪君,号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一八七一年出生于江苏吴县阊门海宏坊一个古董商的家庭。
父亲沈椿,强习书史,研究盐法,曾在浙江任盐官。他酷爱文物,富有收藏,后来开了一个古董铺。
母亲宋氏,生有三男二女,雪芝排行第五,从小便随父亲识字读书。家藏的文物字画,给她丰富的艺术董陶,拨动了雪芝心灵中美的琴弦。
苏州的刺绣素负盛名。尤其是苏州城外的木渎一带,几乎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堪为“苏绣之乡”,小时侯,雪芝常去那里的外婆家,对奇妙的苏绣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在姐姐沈立的带领下,七岁弄针,八岁学绣,开始了为之付出毕生精力的刺绣生涯。雪芝天资聪颖,又好钻研,学绣进步很快。
起初,她绣些花草之类,主要是一些实用性绣品。后来就将家中收藏的名画作为蓝本,开始绣制艺术性作品。
十六七岁,她便成了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雪芝二十岁结婚,丈夫余觉(名冰臣,又名兆熊),淅江绍兴人,后居苏州。
他出身书香世家,能书善画,经济条件也颇好。婚后夫妻俩一个以笔代针,一个以针代笔,画绣相辅,相得益彰。
雪芝除操劳家务外,总是闭门刺绣,从不间断。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四年)十月,是慈禧太后的七十寿辰。
清政府谕令各地进贡寿礼。余觉得知消息后,听从友人们的建议,决定绣寿屏进献,他们从家藏古画中选出《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作为蓝本,很快勾勒上稿,并请了几位刺绣能手一齐赶制,雪芝在这些绣品上倾注了很多心血。
慈禧见到《八仙上寿图》和另外三幅《无量寿佛图》,大加赞赏,称为绝世神品。她除授予沈雪芝四等商勋外,还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余觉夫妇。
从此,沈雪芝更名“沈寿”。一九一四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
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担任了所长兼教习,余觉则担任了南通平民工场的经理。女红传习所起初附设在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后移到南通濠阳路,传习所第一期招生二十余人,以后逐年增加,学制也逐渐完善。
所内设有速成班,普通班,美术班和研究班。沈寿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刺绣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富有经验的刺绣教育家。
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绣花卉,她就摘一朵鲜花插在绷架上,一面看一面绣。
绣人物,她则要求把人的眼睛绣活,绣出人的精神,在沈寿的精心教诲下,南通女红传匀所培养了许多苏绣人才。南通的绣品也逐步形成了“细” “薄”“匀”“净”的风格,在国内外打开了销路。
沈寿在南通“授绣八年,勤诲无倦”(张謇语),不幸积劳成疾,张謇“惧其艺之不传”,便在延清名医为沈寿治病期间,征得她的同意,亲自动手记录整理她的刺绣艺术经验。沈寿在病体稍微好一点的情况下,边回忆边口述,历经几个月,终于写成《雪宦绣谱》一书。
张謇在绣谱的序言中说:“积数月而成此谱,且复问,且加审,且易稿,如是者再三,无一字不自謇书,实无一语不自寿出也。”由此可见,这本绣谱确实是沈寿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
此书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共八章。
4. 了解张謇的事迹写一篇习作450字
说到南通,大家都会想起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清代状元张謇,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而张謇故居,则是我们了解张謇爷爷的第一步。
张謇故居坐落在城区南濠河畔的“濠南别业”,新建成于2010年11月,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中式楼房,红瓦、灰墙、明窗,十分美丽。大楼的北门面街,对着清河。大门两边分别栽着广玉兰、黄檞树,另外还有罗汉松等。大楼的西边院内栽有枇杷、碧桃、月季等各种花木。楼的南面院内,有草坪、花圃。大楼朝南也有门,门前为一平台,阶梯从两边上修缮时所种植。只有门前平台两边各有一根紫藤,据说已有百年历史,为当年所移植。每到春天,藤纠缠,花烂漫,一红一白,交相辉映,十分壮观。张謇爷爷曾有诗赞叹:“花时朝霞晚霞舒,百年靺鞨垂流苏。”如今老干苍苍,粗如巨臂,枝枝游龙,一直长到三楼阳台顶棚上,惹人惊赞呢。理所当然,和很多古老的房子一样,底楼的光线比较暗。踩着楼梯,“噔、噔、噔”一声声清脆的回响,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当年。上了二楼,正对大门的房间是厅堂,当年主人的用具一如既往地陈设在那里。和厅堂相连的还有一个中西合璧的游廊,经过游廊的各内室分别是介绍张謇先生兴办实业的所有事迹展示厅。看了二楼,三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三楼最最显眼的是大厅中间的一块张謇当年所书之家训碑,那是张謇当年翻遍典籍,罗列名家之家训经典名句组织而成。三楼还有张謇生平的图片展览,几百幅旧照片,几乎成了近代南通的全部景观,好像一碗浓缩的汤汁,味道醇厚。
据说,张謇爷爷之所以选择这片坐落在旧城外的僻地造屋,除了东边靠近濠南别业,西边临近五公园,环境幽静之外,还颇有怀念的寓意呢。早年张謇有位叔叔就在这里购屋谋生。幼年张謇来能常在这一带游戏。他爬过叔叔门前高大粗壮的柳树,在河边钓鱼;跑到西邻的药王庙里,看皂夹树挂果,在神龛背后涂写……这里留有张謇童年的美好记忆。
现在,有关部门将濠南别业修葺整理一新,供人们参观、学习,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领略慈善的真谛
5. 写张謇的作文结尾怎么写
说到南通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5326134,大家都会想起毕生从事实业和文化教育事业、清代状元张謇,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而张謇故居,则是我们了解张謇爷爷的第一步。
张謇故居坐落在城区南濠河畔的“濠南别业”,新建成于2010年11月,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中式楼房,红瓦、灰墙、明窗,十分美丽。大楼的北门面街,对着清河。大门两边分别栽着广玉兰、黄檞树,另外还有罗汉松等。大楼的西边院内栽有枇杷、碧桃、月季等各种花木。楼的南面院内,有草坪、花圃。大楼朝南也有门,门前为一平台,阶梯从两边上修缮时所种植。只有门前平台两边各有一根紫藤,据说已有百年历史,为当年所移植。每到春天,藤纠缠,花烂漫,一红一白,交相辉映,十分壮观。张謇爷爷曾有诗赞叹:“花时朝霞晚霞舒,百年靺鞨垂流苏。”如今老干苍苍,粗如巨臂,枝枝游龙,一直长到三楼阳台顶棚上,惹人惊赞呢。理所当然,和很多古老的房子一样,底楼的光线比较暗。踩着楼梯,“噔、噔、噔”一声声清脆的回响,仿佛带我们回到了当年。上了二楼,正对大门的房间是厅堂,当年主人的用具一如既往地陈设在那里。和厅堂相连的还有一个中西合璧的游廊,经过游廊的各内室分别是介绍张謇先生兴办实业的所有事迹展示厅。看了二楼,三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三楼最最显眼的是大厅中间的一块张謇当年所书之家训碑,那是张謇当年翻遍典籍,罗列名家之家训经典名句组织而成。三楼还有张謇生平的图片展览,几百幅旧照片,几乎成了近代南通的全部景观,好像一碗浓缩的汤汁,味道醇厚。
据说,张謇爷爷之所以选择这片坐落在旧城外的僻地造屋,除了东边靠近濠南别业,西边临近五公园,环境幽静之外,还颇有怀念的寓意呢。早年张謇有位叔叔就在这里购屋谋生。幼年张謇来能常在这一带游戏。他爬过叔叔门前高大粗壮的柳树,在河边钓鱼;跑到西邻的药王庙里,看皂夹树挂果,在神龛背后涂写……这里留有张謇童年的美好记忆。
现在,有关部门将濠南别业修葺整理一新,供人们参观、学习,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领略慈善的真谛
6. 张骞出使西域中不辱使命,坚贞不屈的句子有哪些
张骞,汉中城固人。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善于待人处事的人。他出使中途即被匈奴截留下来,在匈奴生活十多年,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匈奴单于硬叫他娶当地人作妻,已经生了儿子,也没有动摇他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决心。他住在匈奴的西境,等候机会。
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这个“行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伊犁河畔受到乌孙的攻击,又一次向西远徙。乌孙,63万人,也是个“行国”,曾在敦煌一带游牧,受过大月氏的攻击。后来匈奴支持乌孙远袭大月氏,大月氏被迫迁到阿姆河畔,而乌孙却在伊犁河留住下来。自从大月氏到了阿姆河,不仅用武力臣服了大夏,还由于这里土地肥沃,逐渐由游牧生活,改向农业定居,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