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菊花的好词好句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么纯洁,如用汉白玉雕刻的一样,飘若浮云,淡仪 淑容,亭亭玉立,头稍低,像一个羞涩的小姑娘;那盆红色的菊花,也别有情致,小巧玲珑,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虽然没有茉莉的芳香,没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却有自己特殊的美。
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献上。他的花瓣可以制成茶叶,清香宜人 ,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诗人赞美的对象。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西餐秋菊之落英。”
晋代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代陆游诗:“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
……纷纷零落中,见此树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菊花真美啊!我爱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爱它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2.关于菊花的好词好句
词: 菊老荷枯 春兰秋菊 品种繁多 色泽艳丽 花形多变 展露芳颜 千姿百态 丰富多彩 深秋独放 傲霜独立 花之魂魄 红叶题诗 万种风情 清幽淡雅 五颜六色 美不胜收 芳华绝世 鹤立鸡群 一枝独秀 层层叠叠 众星捧月 宁静高远 神圣脱俗 生动传神 群芳簇拥 体态婆娑 玲珑俊秀 神韵清奇 千姿百态 姿态多变 婀娜多姿 五彩缤纷 古诗词: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3.描写菊花的好词好句好段(不要名言古诗)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从西周《礼记·月令》中“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句便可得知。
栽菊早,经过了几千年的栽培和自然的进化,菊花的舌状花千姿百态,花色丰富多彩,特别是培育出如:绿牡丹、绿云、墨荷、风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异彩纷呈一些名花.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特点,曾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如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
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不只是在飒飒西风起舞的秋天,菊花才展露芳颜。但在秋叶飘零的秋天,菊花装扮的世界却格外迷人。
它菊品既繁,名目亦多,色彩也很丰富。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从唐代 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 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
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 甲。”
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 色菊有: “月涌江流”“白浪卷沙”;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色的“红叶题诗”、黄色 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
也有 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 如 “嫦娥奔月”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还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湘云醉卧”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等等,尚有一种依据 色、瓣、朵 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 “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贵妃带醉曼舞。
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如今有些菊花采摘下来可制成保健茶——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粥,同时现在还制作出根据菊花的特性,制作出了一些药食兼优食谱来。
菊花赞 是谁在立冬与松竹梅“岁寒三友”为伴,给这个雪白的冬天增添一抹艳丽的色彩?是菊花。它们无时不迎着刺骨的 寒风怒放。
秋霜落在叶子上,叶子压弯了,但菊花仍是昂着头,挺着胸,生机勃勃。 古代诗人元稹曾作了一首菊花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你看,自古以来有多少人都喜欢菊花! 菊花是菊科的多年草本植物,我国栽培菊花历史悠久,现已达到3000多个品种,无论在花色的瑰丽色彩,或花型的婀娜多姿,都远在野菊之上。
从植物学的观点来看,菊花的花并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花朵”,而是由无数朵小花集合而成的花序,并且为一个篮状花序。 出于对菊花的好奇,我便去参观菊展。
看!那边银色的是什么?我走近一看,是“银针”。它的花芯青中带黄,黄种掺青,两者合壁,非常和谐。
雪白雪白的花瓣围绕着小小的花芯,紧密而又交错地排 列着,而且挺直挺直的,似根根银针,如把把玉梳,为花芯姑娘梳理着她一头比值而飘逸的秀发。听别人说,在晴朗的夜晚,月光洒在花瓣上,犹如抹上了一层霜。
此时的它显得格外高雅清贵,别有洞天,诗情画意。 瞧!那儿有几盆鸳鸯菊。
小小的化芯在花瓣中显得很不显眼,而花瓣就不一样了。它们有 如一根根飘带,微风乍起,龙翔凤舞,洒脱异常;又如一棵大海葵,随着“波动”而一起一伏,扭来摇去。
由于整个花一半金一半红,远看似一个初升的小朝阳,象 征着吉祥如意。它们的茎如荇藻,上面的花朵就如两只嬉戏的鸳鸯,意味着世上人终成眷属。
这里还有几珠可爱的“金绣球”。这些茎绣球的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呈墨绿色,有大有小重叠在一起。
它的花朵是球形的,花瓣紧紧的爆在一起,好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用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看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 还有犹如一块碧绿碧绿的翡翠的“绿翠”;远远望去就像一朵真的莲花的“粉红莲花”;花瓣细如线丝的“柳线”;宛如一个金灿灿的小太阳的“金花四射”;像一鸿清泉源源不断向外涌。
菊花的本事可不小呢!它有治病的作用,还可以沏茶、美容。 我望着这意志坚强的花,不由得陷。
4.描写菊花的好句
霜降不但只是一个季节,更是一位唤醒天下菊花的号长。天南海北的菊花,一到霜降那些青青的花骨朵儿,就一个个“闻鸡起舞”般地伸展起它那妙漫的身姿。萧条空旷的大地上,唯有菊陡然间举起黄的、紫的、蓝的、白的、粉的、墨的……旗帜。
湖水辉映着月色,波光荡漾轻轻地吻着那晃动着的月亮。菊的倩影倒影水中,虽然有点模糊与隐约,但,菊、月、水有机地,组成了一幅精工细刻的木雕画,定格在那荡漾的湖面上。
菊,清清雅雅的味道,柔柔地侵入暖暖的心页。水波展开了无与伦比的臂膀,托起水中的月,让菊给予秋月最美丽的吻。菊在舞动,月在展颜,水在荡漾。使这多姿多彩,温柔无限的秋夜,呈现出最和谐的色彩。
菊是一本书,是一本穿越五千年厚重的书,是穿越古人今韵最精彩的书。历代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寄情言志时,总是将菊奉为君子的形象来描述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归隐山野的情怀。
“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 这是李白与友人去菊潭赏菊时的豪情。
“秋丛浇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元稹眼中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来百花杀。”这是菊的恬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菊的品格;“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这是菊的洒脱;“抛书人对一枝秋”读不尽的古人古韵,品不够的菊姿菊容,翻阅了五千年,依然不可描尽菊的精华。连 “口角噙香”的林妹妹,都说它是“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公园中,菊姿百态,这边是孔雀开屏,让你感觉已身处岭南丛林;那边是龙凤戏珠,让你体会龙凤和谐之热烈。
夜风轻抚骨朵,菊亭亭玉立,轻轻摇动更显风姿绰约。它在寒风里静静地绽放,为已经萧条了的大地,注入温暖的血液。片片黄叶坠落,已经找寻不到春的妩媚与夏的热烈。而菊就在这分别的季节里,给人间带来了活力与希望。
它明知道秋的严霜是无情的,则依然敢挺身傲立,用自己淡然的容颜,揉碎了一秋的寒冷,使灿烂依然能定格在秋阳之中。
人们喜菊,只因菊,其表不争宠夺丽;菊,其质不娇不媚,独以其清秀傲霜之姿而面世。
菊不随秋叶飘舞,寒深露重,淡香弥漫,它与霜共舞,它与月共醉。不管它那超凡脱俗的品质,高尚独立的品格,是不是文人墨客有意赋予的。但,菊的空灵,菊的绝俗,菊的清姿,则何无疑问地,深深地仰刻在人们的灵魂之中。
“雪清玉瘦”写的是菊高洁,“暗香盈袖”写的是菊的情怀。菊,是画,菊。是书,菊,更是一颗淡然的心。
人淡如菊,日淡如菊。清静无为,就是在山野中孤立,也依然能铿锵有声。
世人咏菊、赞菊、颂菊,都只因了菊花的一付傲霜挺立的身姿。其实在耐寒草木中,菊花比不上松柏,与腊梅也无法相提并论。然而不管世人是以松柏、腊梅、还是菊花,作为自己行为的样板。也都只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操守,一种寄托,一种象征。以物寄情,以物明志,寻根求源,乃是一种不愿与粗俗同流合污的理想追求,以保持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支撑。
菊之神韵在于“淡”字。就是这种淡,淡在了荣辱之外,淡在了名利之外,淡在了诱惑之外。就是有了这样的淡,才能淡在了精神之上,淡在了骨气之上,淡在了人格之上。
菊,不能只观其形,更重要的是要品其味。于是品菊二字中,其意有三。其意之一为静:只有静而观之,才能思深思远,并由表及里地品出菊的本质;其意之二为韵。只有品出其韵,方能得其精髓,并由彼及已地自检人生的韵味;其意之三为精,花不宜多,多则乱目,精品数株即可。
唯如此,方能品出菊之不彰显,不展露,只求简单而平淡地,在这样一个寒冷萧杀的季节里,独自悄悄地盛开着自己的本性。
5.写菊花的好句
咏菊佳句有很多,我最喜欢的两句是: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的高洁被诗人悲壮的咏叹出来……
全诗兼赏析如下: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