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加个字就可以改变句意的对联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吧!讲两个故事:古时有一纨绔子弟荡尽家财,年关过不去,还死要面子,年三十贴一对联:
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
有人觉得他好笑,在上下联前各添一字:
(早)行节俭事,
(不)过淡泊年。
对他也是讽刺,也是告诫。这是其一。
其二,不仅加一字,加一划乃至加半划都可改变对联的意思。
也是古时有一读书人,功成名就,当了进士,儿子也如此。为了炫耀,过年贴一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也许乡里有人羡慕嫉妒恨吧!也许嫌他家太张扬,年三十夜里用毛笔改动了几下,变成了: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
婆失人,媳失人,婆媳失人。
第二天大年初一,老进士看到,顿时气得发昏。
2.在对联前面再加字的对联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作“腰”,成为五言联句。苏轼文思最快,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接对: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相传苏东坡年青时自负其才,且酷爱读书,有一次,他自撰了一副春联,并书于大门上: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此联虽然表明自己爱读书的思想,但联中“识遍”与“读尽”,未免口气太大.有一天来了一个老者,一边拿出几本书,一边对他说:“听说你要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今天特来请教.”苏东坡接过书一看,顿时就愣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老者微微笑了笑,飘然而逝.苏东坡大受启迪,才知道人世间的学问是无止境的,于是将对联改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表达了要读书治学,学无止境的意思.
3.只加一个字就能变成另一个意思的春联
最有名的当属苏轼的对联,这里面有一个故事,为您奉上,请参考: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
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人摇摇头,觉得苏东坡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我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
出于尊敬,他为老者让了座,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书后,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
越往下看,不认识的字越多。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沁(qìn)出了很多汗。
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
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把那副门联改成了这样: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后来,他果然成了中国的大文豪。
4.在对联后加一个字的对联有哪些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对联后加一个字的对联也有不少,其中都有一段故事。
比如,相传有个浪荡子弟,家境原很富裕,因平日挥霍无度,到过年时就败落了,弄得好不难受,又缺柴少米。贴春联时,为了自欺欺人,他堂而皇之贴了这么一副对联:“行节俭事;过淡泊年。”隔壁邻居有意揭他的老底,在对联前面各加一字,使原对联变成:“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
5.只加一个字就能变成另一个意思的春联
最有名的当属苏轼的对联,这里面有一个故事,为您奉上,请参考: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人摇摇头,觉得苏东坡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我特来请教。”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出于尊敬,他为老者让了座,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书后,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越往下看,不认识的字越多。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沁(qìn)出了很多汗。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把那副门联改成了这样: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后来,他果然成了中国的大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