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喝醉酒失态经典句子
古典诗词中十大经典“酒后失态”今日,不妨将古典诗词中描写的一些酒后失态行为选择出来,以现代流行的评比方式辑成“十大”,还原当年历史上那些酒后失态形象,以资示范,及作趣品。
第十位: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陶渊明)这是酒仙兼诗仙李白同志的诗,诗意直白,基本不用翻译成现代汉语就能看懂,可知古代的人们口语化的诗词还是和如今的并无太大差别,现代人绝对不要以高深莫测、故弄玄虚的手法去学汉语、古文,而是要悦读,持之以恒,自能读懂。那些在学生时期课本里见到的古文只是古人的书面语而已,考验及炫耀的是其实不值得提倡的象牙塔里东西,是用来摆门面的,而古人的口语文化还是和如今的相差无几,不必高山仰止。
回到本诗来。李白在醉后大声叫退朋友,让对方不要打扰自己睡觉,其实已是酒后失态的了,即使该友是多么熟悉,因为古代是远比当代讲究礼节的啦。
不过,李白描写的不但是自己的醉态,其实还连带描绘出另一他的前辈文人的醉态,那就是东晋名士陶渊明同志。原来,“我醉欲眠卿且去”并不是李白的原创呢。
《宋书·隐逸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陶渊明不懂音律,但喜欢藏放不加装饰的古琴一张在家,琴上不设琴弦。
每次和友人酒喝到舒服时,就上前作弹琴状以寄托自己喜欢音乐却不懂音律的遗憾之情。凡友人来访,不分贵贱,他都会摆酒宴接待。
如果自己喝不过友人先要醉的话,就直接对客人说,我要醉倒睡觉了,你可先回去啊。他的直率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可见,李此诗第三句几乎袭用陶潜陶渊明的原话,正表现出一种真率坦荡的风度。在文才及酒量上,两者应堪称双雄。
但酒场有趣的现象是,往往越是能喝的人,直率的人,醉得越是快,因为“没遮拦”不使心计也! 第九位: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及友人) 这是李大才女著名的《如梦令》小词,由于被收录入课本,所以很多老师在解释“沈醉不知归路”时都解释为作者及友人是沉醉于美景而误入歧途的。
其实不然,词人虽是女人,但却是酒中豪客,从未嫁赵明诚开始就以酒、词结交济南乃至附近名士的,出阁后夫妻恩爱,自然要继续喝酒享乐了;后期逢国破、夫亡等一连串变故,更是嗜酒如命,也写下了很多酒后的词作以寄愁怀,比如“浓睡不消残酒”等等。品读李清照同志的词,十有八篇必有酒、醉等字眼,所以应先熟悉其生活状态及爱好,才能更好理解她的词作内涵。
本词描述的是一群醉友尽兴玩乐后回舟溪中,中途因酒发而无法控制船只引发的故事场面,你看,她是一女流之辈,却还和男友人如此疯玩,船入莲花丛中走不动了还拼命争着向前,惊得本趁夜色要栖息的鸟儿都不安稳了,可见酒后失态之一斑。看来,婉约派的人酒后还是和豪放派者一样的,酒使人回复本性也。
第八位: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 这是陆放翁同志的《剑门道中遇微雨》诗作所述场面。该诗作于南宋乾道八年(1172),陆游同志入蜀赴任途中已47岁,但宦海浮沉、人生坎坷,多愁的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无望,无时无刻不令诗人忧心忡忡,只好在途中不时借酒浇愁,使自己在麻醉状态中进入剑门关。
此时,他已忘记了自己是来做官的,而是在昨夜醉酒弄得一身酒痕都不换衣服的状态下,自言自语:我这样喝,喝成这样,在远行的旅途中都常常喝酒消魂,如今在毛毛雨中骑着这只瘦驴进入四川了,应该是符合“诗人”的标准了吧?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绝对有“幸福不是毛毛雨”的感觉。显然,他此时的潜意识中,残存着与李白对照的影子。
自唐一代后,李白以才闻名,多少潜移默化使后代的文人都喝上一点小酒了,否则如何符合“文人的标准”呢?因此,宋代酒风也是极盛的,到哪里一歇脚,都是三碗浑酒一盘牛肉上桌来的(类似于今天的风干牛肉),更不要说会写一点诗词的“文人”了。不然,连酒都不会喝,谁承认你是“文人”啊。
这也奠定了后代文人与酒的情结基础。 你看,陆游可是一个干部啊,在白日大庭广众之下满身酒痕“颓废”上任,影响可想而知,这不是一种酒后失态么?换在当代,早被人举报到四川省纪委那里了吧。
第七位: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 诗出自白居易同志的长诗《琵琶行》,太长,不用尽录。其失态的语句在最后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上。
这描写了古文人历史上堪称佳话的一大夜幕下之浔阳江头夜宴场景。白居易同志到江边夜送客人,古文人是很重视送别的,且白同志好歹还是当时的江西九江市委书记啊,所以送别就要设宴、喝酒,尤其是面对茫茫大江,生命显得何其渺小,船的质量及技术在当时也没保障的,故此那时的一别,等于生死各茫茫,送别是有真情实感的,不比当代那么“无情”,反正还有电话可打嘛。
当时的浔。
2.戒酒的句子经典句子有哪些
莫饮过量之酒。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就是不要喝过量的酒。从事上来讲,这是教导我们要戒酒。
《弟子规》上讲到,“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小时候当然不能喝酒,长大了在应酬的时候,也要尽量戒酒。一般世间人,实在是为了应酬没有法子,略饮一些酒,但是不可以过量,如果是喝醉了,酒后失态往往会乐极生悲,平常的品德修养可能会令人尊敬,但是酒后失态的话,可能把以前所建立的好的形象就葬送掉了。喝酒对身体也有很大的伤害,很多心脑血管的疾病跟饮酒有关,酒精有麻醉的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的疾病有促发作用。所以也时常有听到,在酒席上酩酊大醉的,可能是当场就会倒下,或者是事后数日不醒,醒来之后要大病一场。至于酒后驾车会有危险,喝醉了会误事,这些就不在话下了,所以饮酒有种种的危害,能不饮则不饮,千万不能饮过量之酒。
耽酒嗜色丧家亡国
在历史上我们看到,饮酒作乐的那些国君往往都会导致丧身辱国。比如商朝的纣王,是一个大酒鬼,历史上记载他饮酒非常量大,而且沉迷于酒色不能够自拔。他对生活享受要求非常高,在三四千年前,竟然就用玉来做酒杯,用象牙做筷子,还造鹿台、造琼室。他筑的一个玉台高千尺,在上面饮酒作乐。因为沉迷于酒色,使当时人心惶惶,国家大乱。有一位忠臣,是王子比干,劝谏他,不要沉迷于酒色了。结果纣王不但不听,反而发怒,要用残忍的手段来制裁王子比干。他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七个孔,你是圣人,我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孔。”于是就把比干杀了,把他的心肝挖出来。这是沉迷酒色,刚愎自用,结果当然是丧身灭国。
酒后嗜杀亡身丧国
儒家讲究“不饮过量之酒”,而佛家讲得彻底,把酒当作五戒之一。五戒这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戒律,凡是学佛的人都要守五戒。杀、盗、淫、妄、酒,这是五戒。酒本身不属于性罪,喝酒本身并不能说它是犯罪,但是喝醉了容易犯杀、盗、淫、妄的罪,所以饮酒叫做遮罪。戒酒是遮戒,这条戒是帮助我们从根本上防范造罪业的,所以中国古圣先贤都非常注重戒酒。从心上讲,酒能乱性,让我们失智慧种。杀生失慈悲种,饮酒失智慧种,喝了酒就没智慧了。所以古德有说,这个是“迷魂狂药,烈于砒鸩”。砒是砒霜,这是毒药,鸩是鸩酒,就是泡了鸩鸟羽毛的那种酒,都是极毒的,一喝就会死的。古德把酒比喻成砒霜、鸩毒,而且比那个还要酷烈,这是对我们很大的警醒,它是迷魂狂药。沉溺于其中,必定丧失智慧而堕落,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所以,当我们遇到酒的时候,马上要提起古德的教训。如果已经有嗜酒的习气了,要赶紧改正过来,如果还没有沾染,那千万不能去尝试。
君子慎酒持戒有德
汉朝末年,有一位君子叫邴原,他的德行学问与当年的管宁是齐名的,跟管宁是同一时代的人。这个邴原过去也是很喜欢饮酒,后来就绝酒不饮了。人家问他,为什么你就不饮酒了?邴原说:“我原来也喜欢饮,但是知道饮酒会荒废道业,荒废学业,所以就把它戒掉了。”这种能够戒除习染之人,那是真正的有德君子,知道这样东西不好,马上把它戒除,所以他能够成就德行学问。
酗酒的社会成本是惊人的。酒导致了百万工作天的损失,且与很多的工业意外灾害有直接关系,并且通常也是自杀的一个因素,酒精受害者常不是饮酒者本身,而是其他无辜的人。
例如,在喝酒的情况下开车,显示出对人的生命的漠不关心,不只是对驾驶人和他的乘客,同时也是对无辜的大众生命的轻忽。
3.戒酒的句子经典句子
1. 要想长寿,先戒烟酒。
2. 省下烟酒钱,急难免求人.3. 一餐喝一斤,一生剩半生。4. 一天喝一斤,一生少十春。
5. 一次喝一两,身强体又壮。6. 一点酒不喝,生活更快乐。
7. 酒是害人的毒药,性是刮人的钢刀。8. 一杯酒,悲一生9. 司机一滴酒,家人千行泪10. 喝自己的酒是花钱卖命。
11. 喝别人的酒是别人出钱,自己出命12. 以大吃大喝为耻,以滴酒不沾为荣13. 酒是穿肠毒液,喝多了就会毒发身亡。14. 戒酒戒头一盅,戒烟戒头一口。
15. 今日有酒今朝醉,明天倒灶喝凉水。16. 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
17. 耽酒嗜色丧家亡国18. 酒后嗜杀亡身丧国19. 君子慎酒持戒有德。
4.戒酒表达悲伤的句子
戒酒者必读七要点
○酗酒时,我感觉谁都对不起我,全世界的人都对不起我;戒酒后,我感觉对不起很多人。
○最好的戒酒药,就是酗酒者对父母、妻儿发自内心的忏悔和泪水。
○酒依赖者也是弱势群体,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宽容,但不要将家人的宽容看做是懦弱。
○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怪。
○想喝酒的人总是能找一千个理由喝酒,但想戒酒,更能找到一万个理由。
○要戒酒,就是要恨酒,就是要培养对酒的憎恨之情。
○戒酒靠药物没有用,只能靠自己,自己的恒心和毅力。
5.喝酒很开心喝酒后难受后悔的句子
酗酒常被形容为“一种孤独的疾病”。
我们起初喝酒主要是为了交际应酬的原因,酒精灌入体内有助于我们瞬间表现得热情开朗、左右逢源。
然而一旦酒精的作用消退之后,遗留下来的是更多的疏离感,不合群的感觉,也使我们的心情更加抑郁难解。同时如果我们对自己喝醉酒或是酒后失态的行为感到内疚与羞愧不安, 这种纠结复杂的情绪很容易使我们有一种被抛弃、遭放逐的感觉——永无止尽的灰暗、难以言喻的锥心之痛。于是我们很快地又再度端起酒杯。
我们酗酒时也不时地与人接触。然而大部分我们认为重要的对话几乎都深藏在自己心里,从不轻易出口。我们十分确定自己一直不被人理解,而且我们往往也不太在乎自己是否被其它任何人理解。
多年嗜酒生活使得我们对别人猜疑、不信任以及以自我为中心。我们习惯性地表现出偏狭、固执、冷漠的姿态,仿佛我们一向就是孤僻、难以相处的人。
当我们开始有机会能够与别人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 甚至接受他人的友谊时。多年来内心恐惧的负担,往往使我们踟蹰不前,因此我们开始感到落寞,抑郁寡欢。过去陈旧的思维极易怂恿我们再去端起第一杯酒。
独自一人面对酗酒问题的挑战是多么的危险,即使我们有极大的决心和愿望,也几乎没有任何单凭自己个人的力量能够战胜酒精的例子。独自一人时,想喝酒的念头往往偷偷地、狡猾地出现在脑海中。当我们感到寂寞空虚时,想喝酒的冲动似乎总能更快速、更强劲的击败我们。
但现在我们能与其它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扬帆前进,我们康复的旅程将更安全、更有意义也更有保障。所以我们不再忌讳向别人求助,在康复过程中接受别人帮助并非胆小懦弱的表现,与他人共同合作、同心协力是极其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大家都需要互相帮助。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用来整理自己的思绪,进行自我反省,或者处理某些私人事务,借以释放日常生活所累积的压力。但是如果我们过度放纵自己,一味沉溺于离群索居状态下,是相当危险的。特别是当我们的心态逐渐变得孤僻、抑郁、自怨自艾时,有朋友的陪伴都好于单独一人顾影自怜。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对刚停酒的人建议“避免让自己太孤单”。
在想喝酒的念头浮现脑海之际,如果能够暂停一下思考,尽快找人交谈或者上网与人沟通, 至少能够开始脱离那种孤立无助的危险状态。
嗜酒与酗酒的区别:
嗜酒、酗酒,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说,大家看到两个人一起喝酒,都喝醉了,如果一个是酗酒,另一个是嗜酒,虽然表面现象完全相同,但他们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
酗酒——指的是长期、大量的饮酒;
嗜酒——指的是对酒精失去控制!
长期、大量的饮酒未必是酒瘾患者;偶尔喝酒,未必就不是酒瘾患者。
问题的根本在于,能否控制酒量。如果能控制酒量,即使每天喝、喝的也很多,那么,这是酗酒,而不是嗜酒。
如果喝上一口酒,就无法停止,即使几个月喝一回,这是嗜酒,也就是酒瘾患者。
酗酒是习惯,嗜酒是疾病,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说,很多酗酒者戒酒了,所以,大家认为酒瘾患者戒不了酒是意志力、毅力、品质、道德有问题,这是完全错误的。
因为这本身就是两回事,酗酒者戒酒,只是改变一个习惯而已。
而酒瘾患者戒酒,面对的是一种强大的疾病。
记住:嗜酒是一种不可治愈、逐步恶化、足以致命的疾病。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他们生来就不能吃某些食物――牡蛎、草莓、鸡蛋、黄瓜、糖 或其它的什么――一旦吃了,身体或许不会太不舒服但可能引发严重的疾病。
这种对食品过敏的人可能会非常自卑,他们时常抱怨造物不公平,让自己丧失了享用美味的能力。
酒瘾患者永远不可能适量饮酒,所以,我们戒酒的目标自然是——终生滴酒不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