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诗词格律,怎么背记
词牌的格律最好就是记例词,在记的过程中慢慢的积累起来。这样的好处是,不但记住了词牌,而且自己脑子里的意象会越来越多的,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还有就是词的格律在建立在律诗格律的基础上的。如:词的句子可以分,一字句,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
一字句的格律要么平,要么仄。二字句有平平(南乡子中的二字句),仄仄(调笑令的句),平仄(如梦令的二字句),仄平(这个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没有记那么多,嘿嘿。..)三字句平仄从七言律句尾,四字句从七言律句前四,五字句从五言律句,六字句也是从七言律句尾.七字句就是七言律句。八字以上的就要看情况了,有上一下七,上三下五等等。这些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句子格律,有些句子格律是一定的,平仄不能易的。我刚学,只学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2.诗词的格律
格律的要素 诗词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韵、平仄、对仗、字数。
其中律诗最为严格,必须满足全部要素。近体诗中的绝句以及词、散曲一般不需要对仗。
古体诗相对最为宽松,一般只有不严格的用韵的概念。 编辑本段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编辑本段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
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
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
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编辑本段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
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
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此举例有误,英语不论英音美音,读stop时是要发出爆破音P的,不过有例外:其后紧跟一个辅音开头的单词的话,为了连读的需要,P将只做嘴型不发音)。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
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
3.写词格律有哪些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58字以内);⑵中调(59字~90字);⑶长调(91字以上)。
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上去的,并不科学。宋人将词分为令、引、近、慢四种,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分类并不十分清晰。
简单地说,令即小令,引和近约等于中调,慢词就是所谓的长调。(蝶恋花60字,江城子70字,但在宋朝都属于令词)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
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飞快的从萌芽到了鼎盛了。
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运用韵较疏。
4.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什么
每首词都按照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
有关词的知识吧:
1.词兴起于晚唐,发展于五代,盛行于两宋。
2.词还有另外一些称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草堂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东坡乐府》)、“曲子词”;因词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稼轩长短句》)
3.(体裁上)分类:词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上)。按段分为单调(一段或一阕)、双调(上下片或阕)(《沁园春长沙、雪》)和三叠(三段)、四叠等。
4.(题材上)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中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5.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长沙是词的题目。每首词都按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固定格律叫词牌。像忆江南、渔家傲、西江月、沁园春等都是词牌名。
6.沁园春词牌的来历: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的女儿沁水公证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后有人便作诗咏其事,沁园春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篇13句,四平韵;下篇12句,五平韵。
只要词牌名相同,一般说来,两首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韵脚的位置是相同的,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违背。所以填词不叫写词。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豪放派词人为了表意的需要,有时会突破词的固定形式;但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5.诗词格律规律
(01)关于近体待 我们要讲的诗律,指的是近体诗的格律,不涉及诗经、乐府中的那种古体诗。
近体诗是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它对平仄、对仗、字数有严格的要求。近体诗,从体例划分,有三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基础是绝句,明白了绝句,其他就好懂了。 (02)平仄的基本格式 平仄排列最基本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后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后加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前加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前加仄) 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
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
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这个“基本格式”中所说的“平”,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中的“阴平”字和“阳平”字;“仄”,大体上就是现在普通话里的“上声”字和“去声”字。
这里所以只能说“大体上”,是因为并不完全如此。对这个问题,后面还要专门讲述。
上面说的这种基本格式,其实是五言绝句的一种。试举两例。
例一: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原因,后面会讲到。)
例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一” 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03)“对”和“粘”的规则 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
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
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
“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
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
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
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
如前所述,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中(共四句)的每一句,都可以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就是一种新的格式。
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二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那么,下一句必须与之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以便押韵,那就只能选“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必须与第二句相“粘”,又必须以仄声字结尾,那就得选“仄仄平平仄”。
第四句要与第三句相“对”,又必须以平声字结尾,那就只能选“平平仄仄平”。这样就产生了第二种格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举例: 南山宿雨晴,春入凤凰城。
处处闻弦管,无非送酒声。 ——刘禹锡《路旁曲》 依此类推,如以基本格式中的第三句(平平平仄仄)作为首句,就可以推导出第三种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例诗: 岸芳春色晚,水影夕阳微。
寂寂深烟里,渔舟夜不归。 ——司空曙《黄子陂》 如以第四句作为首句,又可推导出第四种格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例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以上是五言绝句的全部格式,共四种。
其实就是基本格式中的四句倒换先后次序产生的。不同的首句,导出不同的格式。
对这四种格式,当然也可以机械地硬背硬记。不过,还是把硬记和掌握规律结合起来,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05)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单就平仄。
句式而言,把五言绝句按照“对”和“粘”的规则继续往后延伸四句,变为八句,即成五言律诗。因为五言绝句有四种格式,所以五言律诗也有相应的四种格式。
第一种格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这实际上。
6.词的格律中什麽是领格字,双调,变格
诗词格律略谈一诗诗之有格律,犹如人之有原则,人不能跨出原则,格律诗亦不能出其格律 。
这规矩仿佛封建社会女人要遵从的三从四德,使人生厌,但入乡必随俗,闻一多先生说旧体诗是带着锁链的跳舞,所以有意进入这个舞池的,就必须遵守舞会的旧矩,否则只好不客气的逐出了。关于格律,本来照黛玉的说法“不过起承转合虚实平仄相对之类”,可谓极精练的概括,但对众多初学者而言,此说犹不免予人隔雾看花之感。
是以我不揣鄙陋作此文,以期稍解初学者之迷惑于万一。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又律诗实为绝句重叠而来----其关系犹如哥哥牵其弟之手,内容有别,形式一也。
故为着篇幅的关系,仅把绝句做一分析;又七绝格律稍复杂于五绝的格式,故若能把七绝格式掌握,就不难掌握五绝的格式了。下面举唐代王翰的那首名作为例,并将其格律附于其右:蒲桃美酒夜光杯 平平仄仄仄平平欲饮琵琶马上催 仄仄平平仄仄平醉卧沙场君莫笑 仄仄平平平仄仄古来征战几人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不难看出,绝句采取的格式是循环往复的形式:首句和次句相对,次句和三句相粘,三句和四句又相对,简单点说就是起承转合了。
基本的句式也就两种,一为平起平收(如上诗首句和末句),衍生出平起仄收(如姑苏城外寒山寺);二为仄起平收(如上诗次句),衍生出仄起仄收(如上诗第三句)。讲起旧体诗的格律,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由此可以看出二四六这三处平仄斟选的重要性。具体说就是,二字为平,四字必为仄六字为平;若二字为仄,则四字必为平六字为仄。
这两点不难从上面这首诗里得到验证。但既然说“一三五不论”,是否就意味着一三五处可随意呢,从前朝大量的绝句作品来看,并不是这样的。
先看平起平收的类型,有: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如蒲桃一句;二平平平仄仄平平,如春城无处不飞花;三,仄平平仄仄平平,这一格式要特别注意前四字是“仄平平仄”,亦即首字为仄,则三字用平,这是古人极为常用的一种格式,如故园东望路漫漫(漫字古为平声),古来征战几人回,悔教夫婿觅封侯,每逢佳节倍思亲,独怜幽草涧边生,受降城外月如霜,等等,可以说在唐宋大半绝句中都能见到这种格式的使用,所以有志为格律诗者不可不留心此格。上面说的都是平起平收的句子,下面再看平起仄收的类型。
这类句子素来在押平声韵的绝句的一三五七句处使用,主要有:一,平平仄仄平平仄,如红颜未老恩先断;二平平平仄平平仄,如姑苏城外寒山寺;三,又是前四字运用“仄平平仄”格式的类型,仄平平仄平平仄,如洛阳亲友如相问,旧时王谢堂前燕,锦江春色来天地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时平起的绝句第五字也作仄声,如儿童相见不相识中的不字,却嫌脂粉污颜色中的污(古为仄声)字,等等,本都该作平声的,那么是否出格了?若不算出格,又当如何处理?答复是:这种句子属于拗句,本来诗贵顺畅,既有拗句,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故须补救之。方法是在下句对应第五字处换做平声,上面两句诗下句都是这样处理的,分别是:问客从何处来,何作平;淡扫蛾眉朝至尊,朝作平。
还有更出名的例子,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上句碧处拗,下句天字救之,又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舟字救晚字之拗。
再简要说说“仄起平收”的句子,主要有:仄(可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如月落乌啼霜满天,双袖龙钟泪不干,惟见长江天际流;以仄(或平)仄平平仄仄平最为常见。对于“仄起仄收”的句子则有些特别,有:一,仄(可平)仄平(可仄)平平仄仄,这种类型特殊在第三字可仄,相对应后句三字为平声,如:月殿影开闻夜漏 ,水精帘卷近秋河。
影声仄,帘声平,正好相对。又如: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二,仄(可平)仄平平仄平仄,这是一类特殊而常用的句式,例如,宫女如花满春殿,行到庭前数花朵,日暮东风怨啼鸟等等,为诗者须灵活用之。
七绝中只有上述的平起和仄起两种句式,把它们弄懂,对于五绝,很容易得出:平起的有:平平仄仄平,平(可仄)平平仄仄,或平平仄平仄(此句式一般首字不作仄声,因不符合仄平平仄等格式;仄起的有:仄(可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变成拗句是仄(或平)仄仄平仄)等格式。具体例子很多读者诸君不妨自己去找。
二词有了格律诗的底子再去填词,舞姿虽未必精妙绝伦,但步子却不至乱了套。看一个简单的例子,白乐天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两句七言(一仄起一平起),两句五言(两仄起),一句三言。
想想前头珠峰都上去过,还怕登什么庐山黄山吗?所以只管把上面那些格式套着写就成了。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首句白词作“平平仄”,但后来词家都作“平仄仄”,如刘宾客作“春去也”,温飞卿作“梳洗罢”,皇甫崧作“兰烬落”等;二是上面所谈绝句的一种特别格式“仄(可平)仄平平仄平仄”却绝对不能放入此词,须知诗词虽亲如兄弟,但两兄弟也很少有吃同一锅饭菜的。
此句式在多数词牌中都遵循此例,但有些词牌里却需要这种句。
7.古体诗词格律要求的字数分别为多少
不知你指的是与近体诗(即绝句和律诗)相对的古风,还是古代诗词的泛指?
如果是古风的话,一般没有绝对限制,写得好就成,但是古风提倡用字平实,高古,着实不好写。
同时古风也有限制字数的古风绝句和古风律诗。如一般的五七律绝一样,五绝共四句每句五字,一二四句押韵,要压平声韵,三句仄声结尾。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其他同五绝。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双数句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不押韵的话与三、五句一样仄声结尾,中间两联对仗,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其他同五绝。
古风一般韵比较宽,个人认为用《词林正韵》就不犯错误。仄韵平韵都可。而且允许换韵。
如果是泛指的古代诗词的话,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词有词牌,曲有曲牌都有字数——以上是有字数限制的。
8.关于词的格律
改一下标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碧云到斜阳外,为上阙。之后为下阙。
九字句分上四下五,“秋色连波”只是一顿或者叫一“逗”,而非完整的一句,“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才是完整的一句。其它几个九字句都是这样。现在很多地方的标点不是很严谨~按照我之前的标点,每个逗号或句号为一“句”,每个句号前有一个押韵的字。这也是惯常的标点法。
(也有很多人把这首词看作是每阙各六句的,也就是将“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顿号改为逗号。)
地、翠、水、外
思、睡、倚、泪,以上字押韵,每阙各四韵。
现在的 i 和 ei 两个韵母,在古代是区别不大的,所以是一个韵。
中古音,字有平、上、去、入四声(普通话则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阴平阳平是由平声分化而来的,入声消失,入声字变为其它各声调),上、去、入三声统称“仄”,与平相对。
就词来说,要么押平声韵,要么押上去韵,要么押入声韵,上去与入声在一首之内仍然是不能通押的。对于非例用入声韵的词牌来说,押仄声韵也就是“通常应该押上去韵”,也“允许押入声韵”。
这首词的韵脚,声调上基本上没有古今变化,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思”字,它在这里是名词,在古代是去声,而非像现在这样是平声。因此,你可以看到,“水”“倚”是上声,其余几个是去声,它们是可以押在一起的。
9.声慢慢词格律
《声声慢》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李清照的“寻寻觅觅”。李词用的是仄韵格,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例用入声部韵,格律如下: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韵)。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韵)。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韵)。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韵)。
但《声声慢》历来作者多是用的平韵格,李词只是个案。平韵格99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不必如蒋词一样用同一字),格律如下:
《声声慢·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平中中仄平平(韵)。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中仄平平,平中中仄平平(韵)。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中平仄中仄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中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中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中仄平平,平中中仄平平(韵)。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中平仄中仄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中中仄,仄中中、平仄仄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