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师的古诗词六句

1.关于老师的诗句

赞美老师的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赞美老师的名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当记住自己的老师为他的成长播下最初等种子。 --居里夫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国]布鲁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描写老师的古诗句子

1、听颖师弹琴

唐代:韩愈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译文

惭愧呀我空有耳朵一双,对音乐太外行不懂欣赏。听了你这琴声忽柔忽刚,振人起强人坐令人低昂。仓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挡,泪潮呀早已经汹涌盈眶。颖师傅好功夫实非寻常,别再把冰与火填我胸膛。

2、赠头陀师

唐代:刘商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译文

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

3、远师

唐代: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译文

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没有世俗之事的时候吧。

4、林琴南敬师

清代:佚名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译文

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清明时对举人的称呼)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

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5、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唐代:韩愈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译文

让人惆怅啊,桃树下落花成路不能观赏,很多的红色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上。听说城垣西边千树万树梨花开得像白雪遍地,想与您一同去醉中赏花,意下如何?

3.形容老师的古诗词

诗词名句: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鸣沙石室佚书》

6.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奉和令公》

7.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对联》

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

名言: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4.有关老师的古诗词

五绝 远师 唐 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五绝 酬问师 唐 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玉壶存冰心

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

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

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

成功报师尊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老师颂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天净沙六首

1. 源远流长图

欲求贤才栋梁,

天空陆地海洋。

半世东奔西忙,

今又远航,

路遥山高水长。

2. 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

3. 王本成

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

吐气扬眉,

天下舍我其谁?

4. 回澜阁

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

相伴一生追寻。

5. 管仲图

为人堂堂正正,

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

师出有名,

天下任我纵横。

6. 逸仙图

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

重上瑶台,

天地为之惊骇。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5.描写老师的古诗有哪些

1、《蜂》唐代:罗隐

原文: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清代:龚自珍

原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3、《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代:白居易

原文: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译文:绿野堂建成之后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指着宅子说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4、《勤求》晋代:葛洪

原文: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译文:贤明的老师的恩情, , 简直胜过了天地的博大, 比我的父毌对我付出的还要多。

5、《无题》唐代:李商隐

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6.描写老师的诗句和名言

关于老师的诗句】:

1、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2、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佚名《七绝·师恩难忘》

3、为国为家为民, 风吹日晒雨淋。 碧海蓝天白云, 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佚名《天净沙六首·回澜阁》

4、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佚名《板书有感》

5、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刘商《酬问师》

6、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远师》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8、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佚名《天净沙六首·王本成》

9、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佚名《天净沙六首·管仲图》

10、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佚名 《新竹》

11、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佚名《冰心》

12、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13、教子教女,辛勤半辈。满头白发,甘乳一生。——佚名《师蚕》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6、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佚名《天净沙六首·老师匡焕学

7.形容老师的古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有关老师的诗句

1.老师,您像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2.老师,您像春蚕,吐着智慧的细丝,编织着知识。

3.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4.老师,您像园丁,栽培着祖国的花朵。

5.如果您是水,我们就是鱼儿,我们无法离开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鞠躬尽瘁

耳提面命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恪尽职守

赞美老师的诗

曾记得您那沾满粉末的双手

我曾记得您那慈善的谆谆教导

我曾记得您那新增的几根银发

因为有您 莘莘学子才能成才

因为有您 世界才会如此文明

老师 您是明灯

关于老师的古诗词六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老师的古诗词六句

诗句

描写杭州西湖的古诗词

阅读(135)

1.描写西湖的古诗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

诗句

新课标部编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阅读(132)

1.新课标小学生必背150首古诗词 小学生背诵古诗词70首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诗句

外国古诗词蝈蝈与蛐蛐

阅读(133)

1.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这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着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

诗句

形容人早起的古诗词

阅读(141)

1.形容早起的诗词 1、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张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

诗句

称赞好的古诗词

阅读(132)

1.赞美好看的诗句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

诗句

表达无助的古诗词

阅读(141)

1.表达人内心恐慌无助的诗句有哪些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北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诗句

以了结尾的古诗词

阅读(131)

1.结尾的 古诗词 最后一个字是之的古诗《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作者:张籍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乐府杂曲·鼓吹曲辞·

诗句

临古诗词

阅读(149)

1.题目有临字的古诗 《题临安邸》年代: 宋 作者: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松雪翁临祐陵草虫》年代: 明 作者: 高启宣和遗墨画难工,唯有王孙笔意同。莫问吴宫与梁苑,一般草露覆秋虫。《次韵王临太

诗句

小学一语文的古诗词

阅读(143)

1.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古诗有哪些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像天歌。 白毛俘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句

拒绝感情的古诗词

阅读(170)

1.描述“古代女子拒绝追求爱情”的古诗有哪些 没有描述“古代女子拒绝追求爱情”的古诗,描述“古代女子追求爱情”的古诗如下:1、《上邪》两汉·佚名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2、

诗句

歌颂祖国的著名古诗词

阅读(140)

1.歌颂祖国的古诗 歌颂祖国的古诗甚多,以下列举十五首。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

诗句

巧上古诗词课

阅读(128)

1.如何上好古诗词欣赏课 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它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必要的,也是艰难的任务。 初二下册,有首古诗,我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才讲完;学生

诗句

冯好听的古诗词起名字

阅读(155)

1.姓冯起什么名字好听,要有寓意(女,给分 昭雪(昭:充满活力,是一个阳光女孩。雪:愿她象雪一样纯洁、美丽。)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

诗句

小学小升初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138)

1.小学生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1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练习题(答案 一、古诗应用题: 姓名 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

诗句

描写杭州西湖的古诗词

阅读(135)

1.描写西湖的古诗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

诗句

新课标部编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阅读(132)

1.新课标小学生必背150首古诗词
小学生背诵古诗词70首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诗句

外国古诗词蝈蝈与蛐蛐

阅读(133)

1.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这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着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

诗句

形容人早起的古诗词

阅读(141)

1.形容早起的诗词
1、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张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

诗句

称赞好的古诗词

阅读(132)

1.赞美好看的诗句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7.美人既

诗句

表达无助的古诗词

阅读(141)

1.表达人内心恐慌无助的诗句有哪些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北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诗句

以了结尾的古诗词

阅读(131)

1.结尾的 古诗词
最后一个字是之的古诗《酬杭州白使君,兼寄浙东元大夫》 作者:张籍相印暂离临远镇,掖垣出守复同时。一行已作三年别,两处空传七字诗。越地江山应共见,秦天风月不相知。人间聚散真难料,莫叹平生信所之。《乐府杂曲·鼓吹曲辞·

诗句

人教版九级上课外古诗词默写

阅读(136)

1.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后古诗理解性默写
人教版九年级下古诗古文默写测试 作者:大昌 加入日期:07-06-19 古诗古文默写测试 一、根据上下文填写(65分)1._______,飞鸟相与还。2.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3._______,天涯若比邻。5.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