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思想的诗句

1.和佛有关的古诗

《谒》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谒》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

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2.有关“佛法”的诗句有哪些

1、《暮雪》(清 大须)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

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2、《卯时酒》(唐 白居易) 佛法赞醍醐,仙方夸沆瀣。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

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半醒思往莱,往来吁可怪。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

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

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3、《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唐 顾况) 化佛示持帚,仲尼称执鞭。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伊人自何方,长绶趋遥泉。

开士行何苦,双瓶胝两肩。萧寺百馀僧,东厨正扬烟。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若其有此身,岂得安稳眠。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大圣于其中,领我心之虔。

万法常空灭,无生因忍全。一国一释迦,一灯分百千。

永愿遗世知,现身弥勒前。潜容偏虚空,灵响不可传。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连。阿若憍陈如,迦叶迦旃延。

左右二菩萨,文殊并普贤。身披六铢衣,亿劫为大仙。

宝塔宝楼阁,重檐交梵天。譬如一明珠,共赞光白圆。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刚坚。野叉罗刹鬼,亦赦尘垢缠。

乃致金翅鸟,吞龙护洪渊。一十一众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国王,平等无颇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权。玉堂无蝇飞,五月冰凛筵。

尽力答明主,犹自招罪愆。九族无白身,百花动婵娟。

神圣恶如此,物华不能妍。禄山一微胡,驱马来自燕。

宛彼宫阙丽,如何犬羊膻。苦哉千万人,流血成丹川。

此辈之死后,镬汤所熬煎。业风吹其魂,猛火烧其烟。

独有丁行者,无忧树枝边。市头盲老人,长者乞一钱。

韬照多密用,为君吟此篇。4、《送灵师》(唐 韩愈) 佛法入中国,尔来七百年。

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

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

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

七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

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

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

瞿塘五七月,惊电让归船。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

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

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

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

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

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

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

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

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

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

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

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

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

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5、《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宋 黄庭坚) 百和香中本无我,光透尘劳一一法。佛法本从空处起,炳然字义照太空。

以此一香应发心,东方出日西方雨。我今稽首伐闍罗,是真离欲阿罗汉。

6、《渔歌/渔父》(宋 李彭) 孤硬云峰无计较。大愚滩上曾垂钓。

佛法何曾愁烂了。桶箍爆。

通身汗出呵呵笑。7、《讥韦玎吟以韦字为韵》(唐 利涉) 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8、《拟寒山拾得二十首010》(宋 王安石) 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

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

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9、《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宋 王安石)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

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

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关于佛法:佛法,是让人们认识思想、摆脱思想束缚、进行自由创造的教学观照体系。

【佛法】佛所说之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之佛教真理。成实论卷一举出六种'佛法'之同义语,称为佛法六名,即:(一)善说,如实而说。

(二)现报,使人于现世得果报。(三)无时,不待星宿吉凶而随时得修道。

(四)能将,以正行教化众生至菩提。(五)来尝,应当自身证悟。

(六)智者自知,智慧者自能信解。又佛法为佛教导众生之教法,亦即出世间之法;对此,世间国王统治人民所定之国法,则称为'王法'。

印度及中日佛教史中,有关佛法与王法之关系,因时因地而异,有以王法而护持佛法、推动佛法者,如阿育王、迦腻色迦王、梁武帝等;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乃至摧毁佛法者,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厄。此外,佛所得之法,即缘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真理等;又佛所知之法,即一切法;以及。

3.关于佛教的诗词

1、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2、唐·惠能《菩提谒》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3、唐·吕岩《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4、唐·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5、宋·道潜《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译文: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姓新称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旧称瞿昙;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参考资料:

禅诗 百度百科

4.苏轼的诗词所流露出儒道佛思想

苏轼怀有辅当今皇帝为圣君的大志,充满着对自己治国平天下之才的极度自信,突出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然而,苏轼一生政治失意、仕途受挫、生活落魄,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

使他陷入苦闷、迷惘、感慨和悲伤。于是,当苏轼遭遇接连的挫败和打击,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一心所渴求的梦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

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

但是,苏轼也并非是简单地抛弃和抉择,苏轼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态度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他对儒、释、道三家,均有吸收,有批判。

在积极从政和遭贬失意的不同时期,因处于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他对三家又有意地加以调和,形成达观自适的独特思想。这种思想在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集中体现。

三篇赤壁文代表了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同时也是窥悉苏轼思想的一条管道。 关键词:儒家 道家 释家 儒道互补 达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我国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

其作品风格豪迈豁达,为文奔放不羁,为诗挥洒自如,为词豪放清旷、慷慨激越,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词风格,形成了“苏辛”豪放词派。苏轼一生所创作的无数篇章为人们世代传唱;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们所倾倒;他传奇、曲折的人生经历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为之嗟叹、为之津津乐道。

综观苏轼一生文学创作,无不与他的生活道路和思想状况息息相关。代表苏轼一生文学最高成就的几篇赤壁诗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他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提起赤壁,不能不想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李白《赤壁歌送别》有“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之句,描写了当时赤壁之战的景况,然而,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却众说歧异,有黄州、嘉鱼、江夏、汉阳、汉川五说,有人认为苏轼所写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败曹之地,并由此引出“文赤壁”“武赤壁”之说;也有人认为苏轼黄州凭吊抒怀是不错的,周瑜放的冲天大火正在此处。

本篇文章,暂且不去管它,但苏轼对赤壁的情有独衷是可以肯定的。苏轼思想丰富博大,他不主一家,兼收并蓄,历来研究其思想者可谓多矣。

本人在此欲以苏轼的这几篇赤壁诗文来谈谈苏轼思想,以求窥一斑而知全豹,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儒 —— 一生无法割舍的追求 苏轼走过的地方很多,为何赤壁能给他如此巨大的震动呢?究其根由,仍然是与苏轼一生的遭遇、对建功立业的热望、积极入世、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有关。

当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时, “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他在《念怒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艺术性地再现了当年赤壁之战的壮观景象,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响遏行云。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俱写周郎之事,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周瑜的敬佩之情。当初周瑜少年得志,言谈卓绝,在从容谈笑之间就消灭了强大的敌军。

而自己身处逆境,空有满腹才学却报国无门。此诗饱含了苏轼对英雄的怀念和对自己的用世之志无法施展的愤慨与失落。

《前赤壁赋》中,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所思慕的人在哪里呢?在天一方!很明显,这里美人意下指的就是苏轼所一心想要报效的朝廷,或者说是神宗皇帝。

听起来好像是缠绵悱恻的情歌,事实上却是宛转地泄露出不受重用的郁结,就连吹洞箫而和的客所奏的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好似借箫声和歌声向远在天边的“美人”传达自己的思慕之情。

《后赤壁赋》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文中“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也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

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最后,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

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

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苏轼的这三篇作品中,儒家用世、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是基础,无论作者在最后的情绪。

5.和佛有关的古诗主要是写有关忠心向佛的.

《谒》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谒》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一日,五祖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众皆惊.五祖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次日祖潜至碓坊,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 法.”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 神秀的这首诗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树,意思是我们的身体要象菩提树一样,保持端正的体态,不断修持精进. 心如明镜台,是把我们的心比喻为明镜台,如果灰尘粘染则不明澈.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字面意思为明镜台要不停地擦拭,才不会沾染上灰尘.意思是说我们要不断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复本心得悟正果. 该诗前两句是讲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后两句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小乘佛教注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实证,见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这些在神秀的诗中都体现出来. 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突显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来是指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就是否定了菩提树的有形实质.明镜亦非台,同样也是否定明镜台的有形实质.这两句是说,菩提就在你的心中,明镜也只是你的心.菩提树也好,明镜台也好,本来都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意思是说,既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空,那么沾染尘埃又从何说起呢?尘埃也是空啊!这首诗的意境就在于空得彻底,一切事物都是空,就连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这两首诗已成为佛教历史的一段佳话.大家普遍都认为慧能的诗悟性更高,境界更深.从境界上讲感觉是这样,但是慧能的诗给人的感觉太空了,空得让人摸不着边际.而神秀的诗体现真修实悟,给人更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区别之处.。

6.求关于和谐佛,儒,道思想的语句

中国佛学禅宗大家,六祖慧能法师最为著名的一句佛家谒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很能反映中国佛教禅宗的思想。

道家提倡的是“清净无为”,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个人觉得很能说明道家思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和谐一词为现代汉语,可取些周总书记关于共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些内容做为参考。

呵呵,以上为个人关点,希望对你有所提示。

7.与禅宗有关的诗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六祖慧能偈语. 菩提树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树本来不是树,明镜台也不是台. 本来什么都没有,怎么能染上尘埃呢? 慧能写这个偈语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语.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慧能的主要是针对神秀的偈语说的,证明慧能更加的心中无物.有更高的悟性. 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

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

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

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这首佛偈就是为了证明空性 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

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

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关于慧能的偈颂,还有另一种说法,说他的偈颂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慧能的偈颂到底是怎样写的,学术界目前还有争论,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主要内容。“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佛教的内部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两家的。

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为中观学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讲空为主,破斥迷信,扫荡一切形相。它认为,一切万法,本性皆空,无论在世间还是出世间,其一切事物现象,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也包括我们在世俗的认识活动中所得到的各种假名而已。

佛教重在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要断除各种系缚。

故中观学派之讲空,对于系缚的破除,尤其是对“见”(认识)缚的破除,确实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切事物总是有它的反面。

中观学派讲空,最后讲到了否定一切(尤其是涅盘解脱)的程度,无疑动摇了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础。因此,佛教从中观的“真空”向“妙有”过渡,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后,便开始出现了宣讲“妙有”理论的一系列经典,如《法华经》、《涅盘经》等等,宣传一种永恒、普遍、绝对的佛性,以作为一切众生及万物存在的基础。在中国,这两种思想几乎同时传入。

于两晋南北朝之际,经过道生等人的阐扬发挥,综合空有,结合《般若》之“缘起性空”,与《涅盘》之“佛性妙有”,从而提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张。其理论的中心认为,所谓的“佛性”,也就是众生成佛的内在依据、内在原因,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应一切的功能,可与一切众生及万物相应,因而能够摄持于一切众生及万物之中。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佛性”是一切众生所共同具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这里所说的“佛性”,在他们看来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般若学所说的“缘起性空”之理,又可称为“实相”、“法性”、“空”“真如”等等。

这样就在最高。

8.介绍点我有可能接触到的佛家思想,诗词歌赋啥都行,只要不是梵文

丹霞天然禅师是佛教史上的奇人,他为了根治众生的执著名相的毛病,常常做出一些奇事来。

有一年的冬天,丹霞禅师到一个寺院参访,看到上上下下的人只知道要执取、礼拜有形有相的佛像,而不知道与佛感应道交,启发自己本有的内在佛性,就在晚上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时候,将殿里的佛像取下烤火,纠察师父看到了,大为惊恐:

“胡闹!怎么可以用佛像烤火?太不恭敬了!”

“我不是在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啊?”丹霞禅师从容不迫的解说。

“胡说!佛像是木雕的,哪里有舍利子?”

禅师笑了,闭目养神说:“那好阿!既然只是木头,何妨多拿几尊来烧吧!”

丹霞禅师的这一把奇火,要烧的不是佛像,而是众生执著名相的毛病,其实,佛身遍及十方世界,宇宙无处没有佛,何必固执在泥雕木塑的佛像身上,而迷失了自身清净的佛性呢?要认识真实的如来,不能只从声音、手掌、木像等有形有相的表面皮貌去认知,必须先拂去心垢、粉碎边见,从无形无相的般若真如去体悟,才能印证真正的佛性。

关于佛思想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佛思想的诗句

诗句

关于描写台风天气的诗句

阅读(8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台风天气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台风的诗句,关于“台风”的古诗词,关于台风的诗。咏台风狂飚闹海步穷途,翻墨云涛盖市区。浪卷龙腥称共济,雨乘天怒泄私洿。纵横眼下神通广,旋转花间自控无。宇宙玄黄非抗力,管他何处失游凫

诗句

教师节有关于感谢老师的诗句

阅读(4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师节有关于感谢老师的诗句,内容包括感恩教师节诗句,关于教师节感谢老师的诗句(仅需要2句话的),教师节,写感谢老师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句

关于白露的诗句一句

阅读(4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白露的诗句一句,内容包括描写白鹭的诗句,关于白露的诗句,关于“白露”的诗句。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

诗句

关于将军的诗句名言

阅读(5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将军的诗句名言,内容包括关于将帅的名言,形容将军的名言,谁能提供关于“将军”的诗句。1.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 2.一个生意人不想破产,好比一个将军永远不预备吃败仗,只自得半个商人。 巴尔扎克

诗句

关于赞美梅花的名言和诗句

阅读(4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赞美梅花的名言和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赞美梅花名人名言和诗句,赞美梅花的诗句或名言,赞美梅花的诗句名句。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

诗句

关于15的美好诗句

阅读(150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15的美好诗句,内容包括来15个优美的诗句,描写十五六岁女孩儿的优美诗词,15字以下优美的句子。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

诗句

带琦关于教育的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琦关于教育的诗句,内容包括带琦字的成语,诗句,名言警句,带琦字的古诗,有琦字的诗句。还琦公诗卷作者:晁说之 朝代:宋孤山教体外,赋诗汤休上。后来数参寥,接手得宗匠。东游四明山,怀人增恻怆。何言还老琦,二公论辈行。但欠主盟

诗句

一到五年级关于思乡的诗句

阅读(266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到五年级关于思乡的诗句,内容包括1到5年级思乡的古诗,思乡情感的诗词4个,要小学一至五年级学过的,一到六年级学过的思乡古诗。够辛苦的了!能给点分不?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贺知章《回乡

诗句

关于描写秋天风景的诗句

阅读(5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秋天风景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描写秋天的景色的古诗,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秋月

诗句

关于写石头的千奇百怪的诗句

阅读(6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石头的千奇百怪的诗句,内容包括以黄山的石头千奇百怪写几句,关于石头的诗句,描写石头的诗句。黄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异兽,诸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乌龟爬山”。有的宛如各式人物,诸如:“

诗句

关于感情失去了的诗句

阅读(5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感情失去了的诗句,内容包括请问各位高手形容一段感情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诗句在此非常,关于逝去的爱情的诗句,形容感情失去了就回不来的古风句子。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2.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诗句

关于莲的诗句圣洁

阅读(5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莲的诗句圣洁,内容包括描写莲花的诗句,越多越好,关于荷花与人描述的句子写荷花的圣洁,和女子如荷花的品行,搜,关于"莲"的诗文4首+赏析。&lt;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lt;访莲>> 友人致电来,

诗句

关于暴雨的诗句五言

阅读(5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暴雨的诗句五言,内容包括关于暴雨的诗句,描写暴雨的诗句,有关暴雨的诗句。描写暴雨的诗句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2、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

诗句

关于鱼的诗句洞庭鱼

阅读(5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鱼的诗句洞庭鱼,内容包括有关鱼的诗句,关于鱼的诗句,关于鱼的诗句古诗。张志和《渔歌子》 赏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 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 白鹭:

诗句

关于描写台风天气的诗句

阅读(8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台风天气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台风的诗句,关于“台风”的古诗词,关于台风的诗。咏台风狂飚闹海步穷途,翻墨云涛盖市区。浪卷龙腥称共济,雨乘天怒泄私洿。纵横眼下神通广,旋转花间自控无。宇宙玄黄非抗力,管他何处失游凫

诗句

教师节有关于感谢老师的诗句

阅读(4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教师节有关于感谢老师的诗句,内容包括感恩教师节诗句,关于教师节感谢老师的诗句(仅需要2句话的),教师节,写感谢老师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句

关于白露的诗句一句

阅读(4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白露的诗句一句,内容包括描写白鹭的诗句,关于白露的诗句,关于“白露”的诗句。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

诗句

关于将军的诗句名言

阅读(5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将军的诗句名言,内容包括关于将帅的名言,形容将军的名言,谁能提供关于“将军”的诗句。1.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 2.一个生意人不想破产,好比一个将军永远不预备吃败仗,只自得半个商人。 巴尔扎克

诗句

关于赞美梅花的名言和诗句

阅读(47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赞美梅花的名言和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赞美梅花名人名言和诗句,赞美梅花的诗句或名言,赞美梅花的诗句名句。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

诗句

关于15的美好诗句

阅读(150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15的美好诗句,内容包括来15个优美的诗句,描写十五六岁女孩儿的优美诗词,15字以下优美的句子。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

诗句

带琦关于教育的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琦关于教育的诗句,内容包括带琦字的成语,诗句,名言警句,带琦字的古诗,有琦字的诗句。还琦公诗卷作者:晁说之 朝代:宋孤山教体外,赋诗汤休上。后来数参寥,接手得宗匠。东游四明山,怀人增恻怆。何言还老琦,二公论辈行。但欠主盟

诗句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诗句

阅读(33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诗句,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诗诗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文王姬昌出处:《周易》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2、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