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诗句

1.“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出自何人语

出自儒家经书《中庸》。

原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竟发,勇进者胜。

白话文释义:上百条船在激流的江水中划行,努力划桨的人会在最前面。上千的帆船出发在海上,敢于前进的人才会胜利。

《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唐代韩愈所推崇,北宋二程发扬,至南宋大儒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将其抽取,成为和《大学》、《孟子》、《论语》并称的四书。

扩展资料:

《中庸》的思想理论

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书中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

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中庸》一书认为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

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中庸

2.“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这句诗的出处在哪

这句诗出自《礼记·中庸》: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意思:这个世界竞争很激烈,适者生存,为了生存,就要努力。

礼记/《礼记·中庸》

《礼记》是一部儒家经典,它在经学中的地位早有定论。《礼记》是西汉武宣时代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它包涵了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大多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文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生活情景的内容;另外从治国方略,至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这些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把《礼记》中有关篇章联系起来考察,大致可勾勒出孔孟荀之间乃至秦汉之际儒家各派思想体系传承关系的轮廓。《礼记》为研究先秦儒学史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尤其是蕴含的礼学思想最为丰富。儒家的礼学思想博大精深,从孔子首创礼学思想,经孟荀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体系大备。其间《礼记》对礼学的阐述最为精彩完备。《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庸/《礼记·中庸》

《四书》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来历/《礼记·中庸》

《中庸》是四书五经中四书的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最主要的经典之一,原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秦汉之际的战火,使儒家典籍丧失殆尽。西汉建立后,儒家经典才被重新搜集、整理。西汉宣帝时,戴圣从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中辑录了《礼记》,为与戴德传《礼记》有所区别,后人称戴圣传《礼记》49篇为《小戴礼记》,我们现在所说的《礼记》,就是《小戴礼记》的简称。

《中庸》是《礼记》中第31篇。

《礼记》自西汉问世后,直到唐代,虽有人对《礼记》作注,但因《礼记》是一部典章制度书籍,其中《大学》、《中庸》等有着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的篇章就不那么容易引起后世学者的足够重视,这种现象到唐代开始发生变化。

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都称《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但清人崔则断言“《中庸》必非子思所作”。冯友兰则从《中庸》的内容和文体两点出发,认为《中庸》的中间部分多言人事,文为记言体,似为子思所作《中庸》的原貌;而首末两部分则论及天人关系,文为论著体,乃后人所加。

《中庸》的成文时代。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所著,因有些内容为后人所加,所以其成文至迟也应在《礼记》成书之前;但就主要内容而言,似应将其成文年代定在战国时期。应该说《中庸》从子思之文到收入《礼记》,再到宋人的解说,最终由朱熹从《礼记》中抽出,重新校定章句,并加以注解,成为四书之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庸》全书共33章,3545字,此外还有朱熹所加的注释和解说,以阐发其思想。

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是什么意思

该句出自儒家经典《礼记.中庸》,舸是大船的意思,楫则是船桨的意思。

译作现代语是:一百条船在竞争着向前行驶,只有奋力划动船桨的人才能走在前头。引伸义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取得成就。”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读音【bǎi gě zhēng liú fèn jí zhě xiān】

近义词:天道酬勤

《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的四十九篇关于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包涵了从孔、孟、荀各家大儒论著,内容庞杂。《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唐代韩愈所推崇,北宋二程发扬,至南宋大儒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时将其抽取,成为和《大学》、《孟子》、《论语》并称的四书。

4.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读音 奋楫中流怎么读

【读音】bǎi gě zhēng liú fèn jí zhě xiān

【释义】上百条船在激流的江水中划行,努力划桨的人会在最前面。

【引申义】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取得成就。

【下联】千帆竟发,勇进者胜。意思是上千的帆船出发在海上,敢于前进的人才会胜利。

【出处】前一句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后一句出自儒家经书《礼记·中庸》,由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

【表达思想】这句话意在告诫人们要发奋努力、敢于拼搏。先贤圣人大多对发奋这一精神情有独钟。《周易》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说明君子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

扩展资料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词义剖析:

1、百舸

【释义】许多船。舸,大船。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示例】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争流

【释义】比较高下、长短;流,流品;竞相流泻;指争相逐流而去。

3、奋

【释义】鼓起劲来;摇动;举起。

【示例】奋笔疾书

4、楫

【释义】桨,指的是划船用具。

【示例】舟楫

关于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诗句

诗句

关于写花很美的诗句

阅读(155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花很美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花美丽的诗句,描写花多的美的诗句,关于花美的诗句。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待到重阳日,还来

诗句

关于雨的诗句带有雨的词

阅读(4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的诗句带有雨的词,内容包括带雨字的诗句大全,带有雨字的诗句,带有雨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5、渭城朝雨浥轻

诗句

关于彭泽的诗句

阅读(4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彭泽的诗句,内容包括诗词中的彭泽什么解释,古代诗词中彭泽令一词有何典故,醉眼多似陶彭泽,赞美的是谁即诗句。因晋陶渊明做过彭泽县令,故借指晋隐士陶潜。晋书·隐逸列传·陶潜"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诗句

关于影的诗句6个字

阅读(3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影的诗句6个字,内容包括含有“影”字的诗句,关于影子的古诗(整首)至少6首,含有影字的诗句。1.《九曲棹歌》 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2.《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

诗句

关于山水湖的诗句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山水湖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山水湖泊的诗句,描写山水湖泊的诗句,描写山,水,雨,湖的古诗。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句

关于赞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4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赞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关于赞美中秋节的诗句,赞中秋节的诗句,赞中秋节诗词。你好,赞美中秋节的诗句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

诗句

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句

阅读(4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句,内容包括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词名句,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句,求关于爱情的一些唯美诗或句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

诗句

关于楼兰的连续的两句诗句

阅读(4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楼兰的连续的两句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楼兰的连续的两句古诗,请写出关于楼兰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写出关于楼兰的连的两句古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意思: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

诗句

写出有关于夏天的诗句

阅读(40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写出有关于夏天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夏天的诗句,5个,写出几个关于夏天的诗句,关于夏天的古诗20首。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5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6 晓出净慈寺

诗句

关于灰来诗句

阅读(5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灰来诗句,内容包括含有灰的诗句,形容“灰色”的诗句,带有灰字的诗句,带有蒲字的诗句。“灰”开头的诗句腰衱佩珠断,灰蝶生阴松。出自唐·李贺《感讽六首》2、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出自唐·李世民《正日临朝》“灰”结

诗句

李白写的关于汪伦的诗句

阅读(5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白写的关于汪伦的诗句,内容包括李白送汪伦的诗句,李白写的赠汪伦古诗歌词诗句,赠汪伦一诗是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赠汪伦作者: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

诗句

关于车的诗句大全

阅读(8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车的诗句大全,内容包括跟车有关的诗句,描写汽车的诗句,带“车”字的古诗词。跟车有关的古诗句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杜甫的《兵车行》,开头第一句就是“车辚辚,马萧萧”。另外,李贺的《高轩过》开头也是描写车的,“华裾织翠青

诗句

关于依依不舍诗句

阅读(46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依依不舍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依依不舍的诗句,形容依依不舍的诗句,表达“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无名氏杨柳青青

诗句

关于春美好的诗句

阅读(7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美好的诗句,内容包括赞美春的美好的诗句,形容春天美好的诗句,描写春天美好的诗句啊。1.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诗句

关于写花很美的诗句

阅读(155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花很美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花美丽的诗句,描写花多的美的诗句,关于花美的诗句。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待到重阳日,还来

诗句

关于雨的诗句带有雨的词

阅读(4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的诗句带有雨的词,内容包括带雨字的诗句大全,带有雨字的诗句,带有雨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5、渭城朝雨浥轻

诗句

关于彭泽的诗句

阅读(4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彭泽的诗句,内容包括诗词中的彭泽什么解释,古代诗词中彭泽令一词有何典故,醉眼多似陶彭泽,赞美的是谁即诗句。因晋陶渊明做过彭泽县令,故借指晋隐士陶潜。晋书·隐逸列传·陶潜"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诗句

关于影的诗句6个字

阅读(38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影的诗句6个字,内容包括含有“影”字的诗句,关于影子的古诗(整首)至少6首,含有影字的诗句。1.《九曲棹歌》 朱熹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2.《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山

诗句

关于山水湖的诗句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山水湖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山水湖泊的诗句,描写山水湖泊的诗句,描写山,水,雨,湖的古诗。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句

关于赞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4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赞中秋节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关于赞美中秋节的诗句,赞中秋节的诗句,赞中秋节诗词。你好,赞美中秋节的诗句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

诗句

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句

阅读(4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句,内容包括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词名句,求一些关于爱情的诗句,求关于爱情的一些唯美诗或句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

诗句

搜索关于春天和冬天的诗句

阅读(40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搜索关于春天和冬天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诗句,描写春天和冬天的古诗,描写春天和冬天景物的古诗。描写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诗句: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