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历按顺序节日的诗句

1.写农历节日的诗句有哪些

1·新年: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挑换旧符。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端午: 竞渡曲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贺新郎·端午》南宋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3·七夕:秋夕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行香子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醍儿雨,醍儿风。 3·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踏莎行辛弃疾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4·中秋: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清明: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关于节日的诗句古诗大全

1. 有关除夕的: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有关七夕节的: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有关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请说说以下几个节日的农历日期 风俗习惯 诗句

1.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 2.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

4.从正月到腊月关于农历节曰的诗句

春节 王安石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宵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 杜牧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 文秀 《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杜牧 《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

中秋 苏轼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重阳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萸少一人。

5..关于节日的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杜牧《秋夕》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 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林杰《乞巧》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6.农历按顺序排节日

农历节日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公职人员放假三天,民间欢乐持续半月。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但在这之前的几天内,节日的欢乐气氛就已笼罩了千家万户。一般人家都忙着做馒头,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置新碗筷,寓意增人口;清扫庭院,置办新衣,以示辞旧迎新;买鱼买肉,象征年年有余;农家多有磨浆做豆腐者,借谐音“都福”,希求合家幸福。

但在旧时,穷苦百姓多在此时出走躲债,俗称“藏年”,有“过年如过关”之说。 此日凌晨即鸣放鞭炮,家家尽可能用三生菜(鸡鱼肉)祭天地神灵,迎接财神、喜神,以取“生财”之意。

黎明前全家吃水饺,饺子多为素馅。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

吃饺子时,水饺里多包上糖、花生、铜钱、红枣、栗子等物,寓意食者有福气。黎明后,晚辈开始向长辈拜年祝福,旧时要行跪拜礼,现在一般只问好,长辈备糖果相赠,并付给幼童“压岁钱”,望幼儿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恙。

同时邻里之间还要相互串门拜年,主人皆以烟茶、糖果、瓜子、花生招待。近年来,机关团体开始盛行“团拜”。

拜年活动经久不衰。 初一这天忌讳很多,一天不扫地,不打水,不动针线剪刀,饭食不烧、不烙,忌吃荤,意取吉利。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都要带一些礼物,顺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初四初五看朋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亲朋之间相互宴请,恭贺新喜。 五末日 正月初五,又叫“五马日”,此日一天不烧不烙,普遍是中午饭多为水饺。

这天也叫“破五”,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各项营生,商店多在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 人 日 正月初七日。

旧时境内居民此日吃各种野菜做的小豆腐。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时,一边吃一边用筷子或细楮棒(捣)墙角旮旯,同时念道“楮棒,楮棒,十个老鼠九个瞎,脑子成豆腐渣”。

据说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要求清除鼠害的强烈愿望。现在人们多已不过此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故又称“灯节”。

一般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市、区主要街道张灯三个晚上。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治百病,故人们往往端着灯相互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

灯节期间夜幕降临,满城灯火齐放异彩。届时顷城出动,观灯者人流如海。

伴随观灯,还有形式各异的诸般杂耍:扭秧歌、舞龙灯、跑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扮芯子……,走街串巷,民间叫作“扮玩”,又叫“闹元宵”。近年来的元宵灯会盛况空前,除了展出传统的宫灯、纸灯外,扎制的各种机械化、自动化彩灯更是栩栩如生,引人注目,为昔日所不及。

元宵节这天,城乡人民有食“元宵”的习惯,即以糯米面为衣,以糖、青红丝等做馅制成,状若圆球,寓意全家团圆。 二月二 又叫“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谚语。

旧时农村多有户户打“五谷囤”之俗,一般是于这一天的早晨,由当家人来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撒成一圆圈,名曰囤,中间再放少许五谷即成,以祈丰年。这天采煤工人不下井,相邀畅饮于山野。

建国后,此俗已废,现在比较盛行的是炒蝎豆,据说吃了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

还有把面萁子和蝎豆一块炒。此外,现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寒食、清明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寒食这天禁火、冷食。

历史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修火禁。此时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是郊游的好日子,旧俗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现已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扫墓是清明这一节日的主要活动,民间多有上祖坟,给祖坟添土的风俗。机关、学校等团体多在这一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借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清明这天人们有吃煮鸡蛋的习惯,据说清明吃鸡蛋眼睛亮。博山农家在清明这天还要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一年的辛劳,谓之“饭牛”,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日一碗饭”之谚,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也不准打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此日户户食粽子,门上插艾和桃枝,意在避邪。

小儿手足配五色线,叫拴命线,颈挂长命锁,取意“长命”,手心、脚心、头顶心抹上雄黄,以避病患。妇女、儿童多胸带香荷包,系用花布缝制,内装多种中草药,带在身上,据说可以驱瘟避邪。

此俗今已渐废,唯食粽子之风尚存。 雨 节 农历五月十三日,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

博山、淄川有“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杀许三”的说法,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旧时这天一般举行祈雨仪式,现多已不过此节。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农村多在当日用新麦磨面包饺子或擀“面萁”敬天祭祖,意在感谢苍天赐福取得夏季丰收。桓台居民此日祭祖则是意在让祖先看到后人的劳动成果和“尝鲜”。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又叫晒衣节。过去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和书籍拿出来晾晒,谓之“晒龙袍”。

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不生虫。

7.从正月到腊月关于农历节曰的诗句

春节 王安石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宵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宵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清明 杜牧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端午 文秀 《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夕 杜牧 《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

中秋 苏轼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重阳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萸少一人。

8.按顺序写我国的传统节日

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按照日期顺序,将每个传统节日的农历和公历日期、风俗习惯、相关诗歌名句摘录如下,供楼主参阅。

1. 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公历1月22日)。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公历1月23日)。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公历2月6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十四(公历4月4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公历6月23日)。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公历8月23日)。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公历9月30日)。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公历10月23日)。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公历日期都是按照2012年度的。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在习惯上按照农历计算,所以公历日期每年会有一些差异。

关于农历按顺序节日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农历按顺序节日的诗句

诗句

古代关于身体的诗句

阅读(40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代关于身体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身体的诗词,爱惜身体的古代诗词,关于身体的诗词。《虞美人(邓_子美生日)》作者:宋 魏了翁浮云富贵非公愿,只愿公身健。更教剩活百来年。此老终须不枉、在人间。白话译文:富贵钱财都是浮云并

诗句

关于德和财的诗句

阅读(63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德和财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人关于金钱与道德的名言,寓意有德有财有福的成语和句子,寓意有德有财有福的成语和句子。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知耻近乎勇。 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诗句

关于猫鼠之间的诗句

阅读(3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猫鼠之间的诗句,内容包括朝花夕拾(狗猫鼠)里关于鼠的句子,关于我国古代猫的诗句,关于猫的诗句。关于鼠的句子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2

诗句

关于孩子冬天打雪仗的诗句

阅读(3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孩子冬天打雪仗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儿童打雪仗的古诗词,描写儿童打雪仗的古诗词,描写冬天下雪小朋友在外面玩的诗句。打雪仗冬天到来了,寒风吹过,脸上如刀割一般,冬天的小精灵雪也从天上跳着美丽的舞蹈,来到了人间的每一个

诗句

关于乘舟爱情的诗句

阅读(6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乘舟爱情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独自一人坐舟的诗句,与舟有关的诗句,关于送别爱情的诗句大全。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

诗句

关于苏轼酒后的雨的诗句

阅读(9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苏轼酒后的雨的诗句,内容包括苏轼酒后的雨打一首诗,填写有关雨的诗句乡村四月的雨,苏轼酒后的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饮

诗句

关于夸奖女儿的诗句

阅读(10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夸奖女儿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赞美女儿”的诗句,赞美女儿的诗句,关于“赞美女儿”的诗句。赞美女儿可以从主观感情上,也可以从客观方向赞美:赞美女儿从主观方面的也同是对女儿一汪深情的:1.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

诗句

关于绿豆解暑的诗句

阅读(3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绿豆解暑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绿豆的句子,描写绿豆的语句,夏天到了卖绿豆在爆炸贴上写些什么简短好听的句子。绿豆碧莹莹,黄豆金澄澄,祛暑利湿最适中;熬粥夏季最养生,清补结合味道浓;夏季再累也要注意身体,豆粥消暑化湿,益气滋

诗句

关于晓烨的诗句

阅读(3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晓烨的诗句,内容包括晓烨晓凤融合写首诗,晓烨晓凤融合写首诗,晓烨在名字中是什么意思。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古今传诵、妇孺皆知的抒情小诗。作者孟浩然(698年740年)

诗句

关于音乐绘画舞蹈的诗句

阅读(4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音乐绘画舞蹈的诗句,内容包括写出连续2句关于艺术(如音乐、舞蹈、绘画等)的诗句,关于艺术音乐舞蹈绘画的古诗词,有关绘画、舞蹈、音乐的诗句。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唐__李白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诗句

关于万物有灵的诗句

阅读(69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万物有灵的诗句,内容包括万物有灵的名人名言,关于灵气的诗句,有关冬天万物凋零的悲凉诗句。1.《已亥杂诗》年代: 清 作者: 龚自珍天将何福予蛾眉?生死湖山全盛时。冰雪无痕灵气杳,女仙不赋降坛诗。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

诗句

关于长江赞美长江的诗句古诗

阅读(4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长江赞美长江的诗句古诗,内容包括关于赞美长江的古诗,有关赞美长江的诗句,描写赞美长江的古诗。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

诗句

关于相思想一个人的诗句

阅读(7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相思想一个人的诗句,内容包括思念牵挂一个人的诗句,思念一个人的诗句,形容想念一个人的诗词。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出自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诗句

老子关于鱼的诗句

阅读(72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老子关于鱼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鱼的诗词,有关鱼的诗句,有关鱼的诗。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鱼乃水花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水

诗句

古代关于身体的诗句

阅读(40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代关于身体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身体的诗词,爱惜身体的古代诗词,关于身体的诗词。《虞美人(邓_子美生日)》作者:宋 魏了翁浮云富贵非公愿,只愿公身健。更教剩活百来年。此老终须不枉、在人间。白话译文:富贵钱财都是浮云并

诗句

关于德和财的诗句

阅读(63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德和财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人关于金钱与道德的名言,寓意有德有财有福的成语和句子,寓意有德有财有福的成语和句子。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知耻近乎勇。 孔丘 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诗句

关于猫鼠之间的诗句

阅读(3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猫鼠之间的诗句,内容包括朝花夕拾(狗猫鼠)里关于鼠的句子,关于我国古代猫的诗句,关于猫的诗句。关于鼠的句子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2

诗句

关于孩子冬天打雪仗的诗句

阅读(3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孩子冬天打雪仗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儿童打雪仗的古诗词,描写儿童打雪仗的古诗词,描写冬天下雪小朋友在外面玩的诗句。打雪仗冬天到来了,寒风吹过,脸上如刀割一般,冬天的小精灵雪也从天上跳着美丽的舞蹈,来到了人间的每一个

诗句

关于乘舟爱情的诗句

阅读(6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乘舟爱情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独自一人坐舟的诗句,与舟有关的诗句,关于送别爱情的诗句大全。1.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2.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

诗句

关于苏轼酒后的雨的诗句

阅读(9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苏轼酒后的雨的诗句,内容包括苏轼酒后的雨打一首诗,填写有关雨的诗句乡村四月的雨,苏轼酒后的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饮

诗句

关于夸奖女儿的诗句

阅读(10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夸奖女儿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赞美女儿”的诗句,赞美女儿的诗句,关于“赞美女儿”的诗句。赞美女儿可以从主观感情上,也可以从客观方向赞美:赞美女儿从主观方面的也同是对女儿一汪深情的:1.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

诗句

关于写路的诗句是什么

阅读(4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写路的诗句是什么,内容包括描写路的诗句,关于描写路的诗句,关于路的诗句或名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