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天文的诗句
1、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诗经•小雅•鱼藻之什•渐渐之石》)。
毕月乌,即毕宿,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第五宿。
月儿投入毕星,有雨的征兆。
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豳风•七月》)。
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
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中国称二十八宿,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斗和牛都在其中。
斗宿,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的七颗最亮的星,勺子状。
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β,α2,ξ2,π,ο,ρ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4、绸缪束楚, 三星在户(《诗经•唐风•绸缪》)。 新婚缠绵,三星照亮门庭。
三星:即参星,是由三颗星组成。
5、丙之辰,龙尾伏辰(《左传•僖公五年》)。
丙日的早晨,太阳运行到尾宿,由於日光的照耀,尾宿诸星隐伏不见。
尾即龙尾。尾宿也属于天蝎座,正是蝎子的尾巴,由八九颗较亮的星组成。
6、定之方中,作于楚宫(《诗经•国风•鄘风•定之方中》)。
定宿处在天正中,楚丘修建新王宫。
定:星宿名,亦称营室星,二十八宿之一。每年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定星出现在正南天空,宜定方位,营造宫室。
7、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
参宿,其实就是猎户座;而心宿,又称为商宿,是天蝎座;参、商二星,一在东,一在西,永不相见。
8、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经•小雅•大东》)。
南天夜空有28宿中的箕星,形状虽像“簸箕”,但是却不能拿来簸扬。
即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人马座 4 )。
9、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左传•昭公四年》)。
将冬季的冰贮藏至夏天才拿来食用。
北陆,即虚宿。位在北方,为二十八宿之一。
10、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狱中咏蝉》)。
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西陆,即昴宿。位在东方,为二十八宿之一。
2.关于天文的诗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李白)
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奉和月夜观星应令》(虞世南)
1、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滕王阁序》王勃
释义: 天上的方位属于、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2、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经•小雅•大东》
释义:南天夜空有28宿中的箕星,形状虽像“簸箕”,但是却不能拿来簸扬。
3、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尚书•尧典》
释义:二十八宿之一,昴宿是西宫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
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豳风•七月》
释义: 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苏轼
释义: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6、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尚书•尧典》
释义: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指南方朱鸟七宿。
7、绸缪束楚, 三星在户。——《诗经•唐风•绸缪》
释义:新婚缠绵,三星照亮门庭。三星:即参星,是由三颗星组成。
8、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尚书•尧典》
释义: 在十二星座中,虚宿又名行宿,属磨宫二足,瓶宫二足。此星为山羊座。
9、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歌》唐 西鄙人
释义: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10、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宋 李清照
释义:天空中银河不断转动、星移斗转,人世间的帘幕却一动不动的低低下垂。枕席变凉,泪水更多的流淌,一片湿滋滋。
3.有关天文的诗句有哪些
1、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滕王阁序》王勃释义: 天上的方位属于、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2、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
——《诗经•小雅•大东》释义:南天夜空有28宿中的箕星,形状虽像“簸箕”,但是却不能拿来簸扬。3、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尚书•尧典》释义:二十八宿之一,昴宿是西宫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豳风•七月》释义: 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苏轼释义: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6、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尚书•尧典》释义:春分之昏,鸟星毕见,以正仲春之气节,指南方朱鸟七宿。
7、绸缪束楚, 三星在户。——《诗经•唐风•绸缪》释义:新婚缠绵,三星照亮门庭。
三星:即参星,是由三颗星组成。8、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尚书•尧典》释义: 在十二星座中,虚宿又名行宿,属磨宫二足,瓶宫二足。此星为山羊座。
9、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哥舒歌》唐 西鄙人释义: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10、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宋 李清照释义:天空中银河不断转动、星移斗转,人世间的帘幕却一动不动的低低下垂。枕席变凉,泪水更多的流淌,一片湿滋滋。
4.关于天文的诗词
二十四气节歌算不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苏轼的《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杜甫的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描写天上星星的好像都算吧,毕竟能对应现在的星座,比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再比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求有关天文的诗歌或名人名言
1、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斗牛”是二十八宿之中的两宿。“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王勃这句诗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2、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王勃这句诗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3、唐代卫象《古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卫象这一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4、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5、唐代张说《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张说这一诗句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6、《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7、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8、《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9、《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7、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参商不见,说的是参星(参宿,现在的猎户一部分)和商星(心宿,现在的天蝎座)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天上,认真看的话似乎确实不能同时看到猎户和天蝎。参商永离指的就是距离远,不能相见,或者意见相左。
6.诗经中关于日全食的句子
《小雅·十月之交》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描写关于日全食的句子如下: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释义:
正是十月的时候,初一这天是辛卯。天上日食忽发生,这是凶险的征兆。往日月蚀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如今天下众黎民,大难将临令人悲。
日食月食示凶兆,运行常规不遵照。全因天下没善政,空有贤才用不了。平时月食也曾有,习以为常心不扰。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
扩展资料:
这是周幽王时期的一个朝廷小官,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诗。将日食、月食、强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联系起来,抒发自己深沉的悲痛与忧虑。
诗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发生的原因,认为它们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所以开篇先说十月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无光,在古人是以为预示着有关君国的大灾殃。诗人将此事放在篇首叙出,使人震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十月之交
7.诗经七月里包含的天文历法
因为历法的规律和天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不相一致,导致了夏商周秦各代的历法一直多变。所谓三正就是人们探索历法规律的结果。按照司马贞的说法,三正是:
周正建子,夏正建寅,秦正建亥。周朝以今天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夏朝以今天阴历的正月为正月,秦朝以今天阴历的十月为正月。
《诗经·七月》的一个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就表现在它真实记录了夏周之间的历法变动轨迹。使我们今天依然可以利用它来捕捉夏历和周历之间的嬗变。在整部流传下来的《诗经》中,《七月》是唯一的资料。
《国语》和《礼记》里都提到“夏之衰也,周弃继之。”《尚书》里周人也称自己是夏的传人。说明周可能确实是夏的一个分支。所以夏的历法最初是通过周弃来继承的。但是夏的历法中,一年只有十个月。我在《夏小正物候辨析》中已经作了论证。其中最有力的证明是:夏历五月夏至(时有养日),而十月有冬至(时有养夜)。我们知道冬至到夏至之间正好时隔六个月。周历在《礼记》中已经是每年十二个月了。《七月》中有两个“年底”:
“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是夏历十二月的一个年底。”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这是十月底的一个年底。说明两种历法同时存在着。
《诗经·七月》是西周早期的作品,那时周人在公刘及古公亶父的领导下住在陕西泾河上游一带。从《诗经·七月》记载看,当时正处于夏历和周历的历法转型期。诗中有这样的一段: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说明每年的十月晒场上的粮食入库以后,周人有一个节日。这个节日类似过年,丰收节和狂欢节。夏历的十月是一年的终了,周历的十月不是一年的终结,但是在《诗经·七月》中却是被称为“改岁”: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这个改岁包括改岁时的把酒狂欢都应该是夏历年终改岁的遗存。在《诗经·七月》中十月以后不是十一月和十二月,它的十一月称作“一之日”,十二月称作“二之日”,正月称作“三之日”,二月称作“四之日”。而三月到十月的称呼不变,沿袭夏历。
西周初期的平民生活也是被分割成这样的两个部分,对应的非常整齐:从三月到十月,大家是住在田野里的家,从事农事,实行的是三月至十月的夏历。而从一之日到四之日大家是住在自己在都邑的家里,妇女和孩子在猫冬,而男子则为统治者服役,实行的是一之日到四之日的周历。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豣,献豣于公。二之日凿冰冲冲。
三之日纳于凌阴。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从四之日(周历四月夏历二月)开始,大家陆续回到自己在田野里的家,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所以这四个“之日”的历法是周人自己的创造。介于“四之日”和“四月”之间的是夏历三月(周历五之日)是最容易混淆的一个月,所以在《诗经·七月》中这个三月有两个别名作为过渡:以“之日”的延续被称作春日,以农事月份的开始被称作蚕月。因为在这个蚕月里,仓庚鸟叫了。这意味着女人们要开始孵化蚕卵了。而在《夏小正》里,仓庚鸟在二月就开始叫了。原因是《夏小正》的夏历二月底已经是《诗经·七月》里的三月半了。
但是由于历法从夏历的每年十个月改为每年十二个月,所以每个月从36天改为每个月30天了。所以在《诗经·七月》里记载的农事和物候与《夏小正》里的农事和物候就发生了明显的差异。由于将一年分成“农事的”和“皇室的”两个部分,实行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在《诗经》的其他篇章里,都不用这种西周早期曾经用过的历法。到了周公以后的《礼记月令》里就有了成熟的十二月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农时。但是《礼记月令》里,立春之月也就是孟春之月定在夏历的正月。可见还是回到了周人祖先的夏历,这说明西周早期的历法改革是不成功的。
8.诗经中关于日全食的句子
《小雅·十月之交》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描写关于日全食的句子如下: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释义:正是十月的时候,初一这天是辛卯。
天上日食忽发生,这是凶险的征兆。往日月蚀夜光微,今天日食天地黑。
如今天下众黎民,大难将临令人悲。日食月食示凶兆,运行常规不遵照。
全因天下没善政,空有贤才用不了。平时月食也曾有,习以为常心不扰。
现在日食又出现,叹息此事为凶耗。扩展资料:这是周幽王时期的一个朝廷小官,因为不满于当政者皇父诸人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社稷安危,只顾中饱私囊的行为而作的一首政治怨刺诗。
将日食、月食、强烈地震同朝廷用人不善联系起来,抒发自己深沉的悲痛与忧虑。诗人不理解日食、月食、地震发生的原因,认为它们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所以开篇先说十月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
“日者,君象也”,夏末老百姓即以日喻君。日而无光,在古人是以为预示着有关君国的大灾殃。
诗人将此事放在篇首叙出,使人震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十月之交。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诗经中关于天文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