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元宵节看灯的诗句.谚语
鹦鹉曲·夷门怀古,元代:冯子振。人生只合梁园住,快活煞几个白头父。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马行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
人生能居住在开封古城,真是一大幸事,你看那几位白发老头,谈笑风生,快乐何似。他们中有的人祖上五代都生活在此,过惯了京城的安稳日子。老头儿们闲话起宋徽宗宣和年间,汴京城花团锦簇,繁华之至。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2.元宵节赏灯诗句
1、“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
2、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
3、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
4、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
5、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6、宋代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7、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
8、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9、清代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
10、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11、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2、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有关灯盏的诗句
约克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杜甫)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
孤灯寒照雨,愧君相见频 (司空曙)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钱起)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白居易)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归(白居易)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糙射覆蜡灯红。(李商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4.关于元宵赏灯的诗句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
崔液组诗《上元夜》七绝,共六首。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
据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神龙(唐中宗年号)之际,京城正月望日(即十五),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族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
车马喧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竞夸。
文士皆赋诗一章,以记其事。作者数百人,唯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贞(苏、郭之作皆五律)、殿中侍御史崔液为绝唱。”
这是崔液所作赏灯诗六首中的第一首。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一小孔,壶中立刻度箭,壶中的水逐渐减少,箭上的度数就依次显露,就可按度计时,击鼓报更。元宵夜尽管解除了宵禁,但长安城的钟鼓楼上,仍旧按时报更;人们听了,都嫌时间过得太快,怕不能玩得尽兴,于是说: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上句写出了人们“欢娱苦日短”的感慨,下句是说在此太平盛世,应该通宵尽兴。
吃过晚饭,打扮一新的人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早早走出家门,三五成群相邀着、呼唤着、嬉笑着,涌出巷口,融入大街,汇进似潮喧闹欢腾的人流。人们兴高采烈地燃放烟花爆竹,挥舞狮子龙灯,观赏绚丽多彩的灯火,评论着、嬉戏着、赞叹着。
越看越高兴,越玩越兴奋,“莫相催” 衬托出气氛之热烈,景色之迷人、“彻明开”既写出了元宵节通宵达旦闹花灯时间和程度,又写出了人们高涨而持续的勃勃兴致。 接着连用两个问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谁家”、“何处”,实际是指家家、人人说明万巷皆空的盛况。
这包括了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因而,“谁家”“何处” 这四字包涵的内容实在太多,它把人声鼎沸、车如流水马如龙,灯火闪烁,繁华似锦的京城元宵夜景一语道尽。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
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5.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元宵争看采莲船,玛香车拾坠钿。《诗日》 铂石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元宵》东方骏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穮李,行歌尽落梅。语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6、满城灯市荡春烟,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矽无月》丘逢甲
7、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刘克庄
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明)唐寅
9、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1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
2、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
3、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明)唐寅
4、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7.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十五元宵节关于灯盏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