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歌颂竹溪的诗歌吗
参考一下。
竹溪诗
刘克庄
不敢匆匆看,晴窗几绝编。
参它少陵髓,饶得弈秋先。
友愿低头拜,师曾枕膝传。
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
简竹溪二首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
驻颜元不待丹砂,筋力浑如昔建牙。
剥尽皮毛真理窟,分些膏馥与儒家。
苦吟寒谷应生黍,罢讲诸天亦雨花。
自笑一生迷传注,傥容北面学南华。
2.有关小溪的诗句
王 维 《青 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 桃 源 行 》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 山 中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鸟 鸣 涧 》 月出惊山鸟,时鸣村涧中。
萁 母 潜 《春泛若耶溪》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常 建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李 白 《行 路 难》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峨眉山月歌》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越女词》 (五首其二)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五首其五)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胜雪。
刘 尞 虚 《阙 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张 旭 《桃花溪》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清溪泛舟》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李 邴 《 汉 宫 春 》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离。
韦 应 物 《滁洲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李 华 《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直向西。
曾 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贺 鋳 《忆秦娥》 晓朦胧,前溪百鸟啼匆匆。
李 清 照 《 武 陵 春 》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辛 弃 疾
《西江月》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鹧鸪天》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生查子》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鹧鸪天》 莫道人间无再少,门前溪水尚能西。
冯 取 洽 《自题交游风月楼:
一溪流水一溪月,八面疏棂八面风。
黄 庭 坚 《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柳 宗 元 《溪 居》晓耕翻露草,夜傍响溪石。
苏 轼
《虞美人》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西江月》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破琼瑶。
周 邦 彦 《西江月》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
山下兰芽短侵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形容山间小溪的诗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白话文释义: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出自唐代:王建《雨过山村》
白话文释义: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3,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出自宋代:王安石《渔家傲》
白话文释义: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
4,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出自宋代: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白话文释义: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流而出,穿越了青山的重重障碍。方圆十里的一片小平原。就坐落在青山与溪流的环抱之中。
5,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出自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白话文释义: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4.有关乡村风光的诗句(最少5首)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孟浩然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雨过山村》——王建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翁卷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新凉》——徐矶
黄昏吹角闻呼鬼,清晓持竿看牧鹅。蚕上楼时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 《村景》——陈与义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王安石
木杪田家出,城阴野迳分。溜渠行碧玉,畦稼卧黄云。薄槿烟脂染,深荷水麝焚。夕阳人不见,鸡鹜自成群。
新墙拆龟兆,疏瓦断鱼鳞。红粒炊畲粟,青烟郁涧薪。 《村舍》——陆游
5.关于竹溪家乡风物的神话传说以及前人的诗词,要具体啊~
竹溪这一方青山绿水,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为武陵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
古为楚,毗邻秦巴;今为鄂,连接渝陕。追溯县域内的旅游活动,有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有文才横溢的游记诗赋,彰显奇山异水,纵贯古往今来。
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幽深奇峻的十八里长峡;"一脚踏三省"的鸡心岭;有原始风貌的万江河。在文化遗址方面,三堰坝樱桃园遗址为汉代武陵县城所在地;鄂坪慈孝沟有明代采皇木摩崖诗刻;偏头山为"北常飞升之处",现存祖师庙遗址;春秋战国期间的楚长城,在竹溪县境内有关垭、铁桶寨等6处遗址。
当代建设成就方面,有偏头山森林公园;龙王垭茶园;鄂坪电站工程等等。在民俗文化方面,有独具特色的向坝民歌,正在申报"中国汉民族民歌之乡";山二黄剧种为全国36个地方保留剧种之一。
竹溪,是未受打扰的世外桃源。静谧的原始森林、高耸的悬崖绝壁、动人心魄的万亩草甸、色彩斑斓的世外田园以及神秘的秦楚交汇民俗,无处不在向人们展示着竹溪旅游资源所蕴含的巨大吸引力。
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十八里长峡自然风景区,已被确定为省级风景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而且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山、水、泉、洞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千山叠翠,奇峰突兀,古木参天,流泉飞瀑,古朴神秘,是一处绝妙的生态旅游的佳境。
城南偏头山森林公园,融龙泉洞、孔家凸、三凸、巴山客舍、偏头山五个风景区于一体,奇峰崔嵬,怪石嶙峋,恰似人间仙境。历史悠久的楚长城遗址为公元前611年前后楚国修建的庞大军事防御工程,在竹溪有6处遗址,总长100公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使用洋桃涎、石灰粉、粘土筑就,历经2500多年的历史沧桑而不朽。
采皇木遗址为明代修建故宫在竹溪采集楠木的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当时的光华知县瘳希夔采伐皇木,百求不得,于竹溪慈孝沟大功告成,遂题诗留下千古摩崖石刻。还有船形寨、王家套等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折射着竹溪远古的灿烂文明,泉溪原始森林中的闻太师墓、双桥乡秦王坟、赵家庄的汉墓碑群、竹溪"古八景"等,包隐着竹溪历史悠久而神秘的色彩。
竹溪古属庸国,在交通不发达的古近代,是荆楚南国进川入陕的必经通道,同时又因紧邻川盐重镇和盛产贡茶,竹溪又是盐商北行、南茶北运的茶盐古道。距今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战场在竹溪,姜子牙兵沉兵营(现兵营乡),周武王智破迷魂阵,闻太师命丧绝龙岭,黄天化魂丢泗水关。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为抗御秦巴诸国入侵,先后修筑了楚长城。公元前278年,上庸邑宰庸扰邂遇好友屈原从汉中郡返回,途经竹溪。
只可惜屈原此时因流放正寻求死亡解脱,没能留下文字。相传公元520年前后,真武祖师在昂首山修炼,因山高路险,常人难近,修炼七七四十九载未近人间烟火。
白日飞升之时,真武祖师一怒将山踢歪,留下偏头山。从此天干旱,地无收,民遭殃,山南成了饿坪(今鄂坪),山北成了烧田(今烧田坝)。
为了赎罪,民众纷纷出力修庙,只因山险路峭,庙事困难重重,鲁班听说后搭云梯以助之。至今留下多处鲁班桥、鲁班石。
公元683年,唐中宗李显流放房陵时,途经竹溪,不幸中暑,以梅子茶解之,从此竹溪茶传入皇宫,被武则天命名为贡茶。公元737年,诗仙李白离川入荆,途经竹溪,写下诗歌《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1407年,即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建造奉天殿、整修故宫楼,派裘侍郎带兵不远数千里到竹溪慈孝沟采伐金丝楠木,后光华知县廖希夔为纪念这一事件,作诗一首,刻于慈孝沟巨石之上,史称“摩崖石刻”…… 在封建时代,竹溪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宗教文化传播和繁衍的重要基地。过去县内有大小寺庙五十多座,僧侣100人以上的寺庙就有4座,即莲花寺、青山寺、白云寺、观音阁。
我国佛教第十三代高僧印光大师,在1881年至1899年间,就在莲花寺习经求法,后修成正果移居浙江普陀寺。近代被称为世界“僧王”的悟明法师,8岁开始在观音阁出道修法,出道后迁入武汉归元寺授徒播法。
竹溪贡木文化 一、楠木。中文科名叫樟科,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等,是一种高档木材之一,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
明代宫廷曾大量伐用。现在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多为楠木构筑。
楠木不腐不蛀有幽香,皇家藏书楼、金漆宝座,室内装修等多为楠木制作,在家俱中,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新洲乡烂泥湾村(原翁家大院后山)已存楠木林,占地面积8亩有余,大小楠木144株,树杆挺拔如水杉,最高30几米,树胸直径100厘米,据林业专家介绍两颗最大的树龄约有500年左右。
二、皇木。京城故宫于1420年建成,后期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不幸被大火焚烧。
其构件遭遇严重损坏,1558年修复这座宫殿需大量楠木,部分木料采自竹溪。清同治六年史版《竹溪县志•古迹》记载:竹溪县鄂坪乡慈孝沟、距县城三十公里,地势幽狭,两岸峭削,水出柿河。
其他昔年多大木,前明修故宫殿,曾采皇木入此,壁间镌。
6.关于小舟的古诗
有关船的诗句
1、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5、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凄。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杜牧《初上船留寄》
6、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