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不能以貌取人的诗句
1、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出处: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补》。
释义:
相马者往往因为马瘦而看错马的材质,相人者往往因为人穷而忽略人的才能。这两句说明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人的地位低下或贫贱而忽略人的才能,以致失去有才之士。
2、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释义:
我因为听信他人的话失去了宰予,因看人相貌失去了子羽。
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且能言善辩,但后来被孔子批评言行不一。也有一说,是宰予参与田常作乱而被陈恒所杀,但唐代司马贞疑此说把阚止(亦字子我)当宰予。不论是什么原因,孔子曾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释义:
不可用人的相貌去衡量人,不能用盛酒的酒斗去测量大海的水。
扩展材料:
不能以貌取人的典故
韦诜择婿
唐玄宗时,裴宽曾在润州地力官手下做事。当时润州刺史韦诜正在为女儿挑选丈夫,很久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一天,他在家里休息,登楼远望,看见花园里有个人往土堆里埋东酉,于是向家人打听那是谁,家人回答说:“是裴宽。他为人清廉,不愿意接受人家的贿赂、生怕站污了自己的家门。有人送给他一大块鹿肉干放下东西就走了,他没法退还给那个人,又不敢自欺欺人所以就把它埋起来了。”
韦洗听了对裴宽的人品赞叹不已,决定把女几许配给他结婚那天,韦诜让女儿躲到帷帐后而偷偷看裴宽裴宽又高又瘦,穿着一件碧绿的衣服,族人都取笑他叫他“碧鹤”。韦诜严肃地说“父母爱惜自己的女儿,一定要让她嫁给贤良的公侯作妻子,怎么能够以貌取人呢,”果然,裴宽不负岳父的重望,后来当了礼部尚书,很有声望。
2.柳永关于不可以貌取人的诗句是什么
婉约词风,婉约派后期代表人物。且形成白描见长,铺叙点染,状抒情致的柳体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3.柳永关于不可以貌取人的诗句是什么
婉约词风,婉约派后期代表人物。
且形成白描见长,铺叙点染,状抒情致的柳体词。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2113,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5261代表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4102,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1653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内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容《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
4.以貌取人的一句
以貌取人 ( yǐ mào qǔ rén )以貌取人
解释:以:根据;貌:外貌,容貌;取:衡量。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
英文解释:judging a book by its cover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用于人。
例句:用人要以人品、能力为取舍依据;不应~。
辨形:取;不能写作“娶”;貌;不能写作“藐”。
示例:郭沫若《海涛集·涂家埠四》:“但也只怪我们~,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
近义词:以名取士
反义词:量才录用
歇后语:刘备轻看庞统
灯谜:皇帝选美女
5.告诫人不要以貌取人的话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能只根据外貌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学中指看相不能只看相貌,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品德操行,即相心与相德。《纯阳相法》曰:"任是不扬(貌丑)难录取。"其注:"胡僧云:休嫌貌不扬,白璧璞中藏。诚能知美中有恶,恶中有美,相术不减姑布子卿矣。"即是说高明的相士并不以貌取人,而是善于发现璞中之璧。《鬼谷子相辨微芒》亦曰:"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韩非子·显学》曰:"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所言孔子以貌人自嗟失误之事,后世相学家常引为相形必须同时相德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