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旦节的来历的古诗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最早的元旦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 3 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
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2.关于元旦的诗句,不要全诗
关于元旦的诗句,不要全诗的有: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刘长卿《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3、宋伯仁《岁旦》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元旦的来历、简介如下:
元旦的来历,可追溯到中国夏朝。在中国夏朝时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现在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3.春节的来历和关于春节的诗句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
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
4.元旦诗句的由来
关于元旦的诗句:
1、《回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3、《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5.关于元旦的诗句,不要全诗
元旦的来历:
中国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元旦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孟浩然《田家元旦》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宋)毛滂《元日(玉楼春)》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明)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清)钱谦益《丁卯元日》
6.关于元旦的来历,习俗,诗词,谜语,短信
关于元旦的来历,习俗,诗词,谜语,短信如下:
1、来历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之名称指的是夏历(阴历,又称农历)正月初一。其实元旦的的称呼,是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新年的一个统称,在公元纪年里,新年的第一天。
元,也就是首的意思,旦也就是日的意思,在中国,元旦最早是在《晋书》中出现的。但是,中国的元旦,一直都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的,但是,就这个日期也是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定下来的。而元旦的起源,却是在5000年多年之前了,也就是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时期,《晋书》中记载说:颛顼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2、习俗
在元旦这一天人们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庆祝,而在中国元旦是由“春节”演变而来的,所以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将春节的风俗直接照搬到了元旦里面,如放鞭炮,祭拜先祖,吃团圆饭等等,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3、诗词
《元旦在鹤林偶作》
【宋】白玉蟾
东风吹散梅梢雪,
一夜挽回天下春。
从此阳春应有脚,
百花富贵草精神。
4、谜语
欢天喜地贴对联,敲锣打鼓笑开颜(打一节日)
谜底:春节
春节前夜无比醉,通宵不眠来守岁(打一节日)
答案:除夕
春节(打一成语)
答案:张灯结彩
新年走红发红包(商品名)
谜底:春卷
5、短信
送你鲜花让容颜灿烂,送你牵挂让内心温暖,送你关怀让友情传遍,送你祝福让快乐相伴,送你好运愿你开心过元旦。元旦快乐。
元旦到了,借一双妙手,剪一段风,吹去问候;摘一片雪,飘去思念;捉一缕阳光,洒去温暖;发一条短信,送去祝福。元旦快乐,新年快乐!元旦祝福
祝福是无声的,关心是看得见的;幸福是无声的,快乐是看得见的;时间是无声的,元旦是看得见的;为了让你元旦幸福,我把祝福变成,能看得清的白底黑字发给你,要开心欢笑一生噢!
事业不高,有成就行。朋友不多,真心就行。这是人生,幸福第一。往日忧愁在,今日尽开心。幸福又美满,健康又安宁。可以尽欢笑,赏美景。无疾病之烦恼,有好运之神行。在此云:元旦快乐!
元旦将至,元旦已约好祥风瑞雪,在元旦这一天播洒快乐幸福,降临好运平安,扫走忧愁烦恼,带走无奈伤心,愿您元旦快乐,开心幸福!
元旦假期即将结束,温馨提示送给你:生活起居要规律,切莫熬夜早早睡,亲友聚餐多注意,饮食合理别喝醉,祝你节日过得有滋有味,节后上班不疲惫!
7.元旦节的来历的古诗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试笔(选一)——(明)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 我国在发掘大汶口文化遗物中,发现一幅太阳从山颠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
经考证,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写法。后来,在殷商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出现了被简化的“旦”的象形字。
“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下面的“一”字表示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
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了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最早的元旦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
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 3 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 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
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8.元旦来历和故事和诗歌,不用太多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故事:
在中国远古时候,有一个平凡的少女叫"百合女",她长的十分漂亮,她住在一个叫芳幽国的地方.那里终年百花盛开,许多有灵性的动物在那里生活着.百合女就生活在那里,所有男人都迷恋上了她.可是百合女却不喜欢他们,因为她知道,这些男人并不是真正爱她.但是因为家境贫困,她的父母必须让她嫁出去.有一天,百合女去雨莲山上采花,采花时差点掉入悬崖,突然从夕阳中飞出一个英俊的少年,那个少年救了她.于是,两人在山上坐者聊起了天.百合女和他聊的很开心.那个少年告诉她:"你要是想找我就来这座山上大喊一声"索伦"就行了.''
于是百合女每天都来这座山上.漫漫的他们日久生情.但是这件事被百合女的家人知道了,让她嫁给一个大少爷.她不肯父亲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索伦知道了这件事,努力想把百合女救出来.可是大少爷得不到的东西,任何人也别想得到,把百合女杀了,索伦为百合女殉情而死.
这时两人的灵魂化做雨莲上的百合花山
人们被他们的爱情所陶醉.感动.于是这一天定为元旦.
诗歌:
元旦,好比一个美丽的东西
看
元旦一来到
我们的脸上
便有了最灿烂的笑容
我们穿上新衣服
显得多麽神气
元旦,好比一个特别的节日
看
省吃俭用的爸爸妈妈
给你买来许多好吃的零食
还有许多好玩的玩具
都给你买过来
让你感到很惊奇
同是也让你感到了家庭的温馨
啊
元旦节是美丽的
也是快乐的 新年小诗------献给妈妈
雪花一片一片轻飞,学问一点一点积累,
亲爱的妈妈------,我不再让你陪我睡。
光阴一天一天不回,小树一棵一棵成倍,
亲爱的妈妈------,我是你最大的安慰。
钟声一遍一遍敲锤,新年一步一步靠内,
亲爱的妈妈------,我会把明天变更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元旦的由来和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