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景说理的古诗文有哪些
《北风行》
唐代: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秋宵月下有怀》
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劳劳亭》
唐代: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春庄》
唐代: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清代: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2.借景说理的古诗文有哪些
《北风行》唐代:李白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秋宵月下有怀》唐代: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劳劳亭》唐代: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春庄》唐代: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清代:纳兰性德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3.说理的诗句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看清楚。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1]
编辑本段后世影响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4.借景说理的写法写庐山的诗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5.题西林壁 中即景说理的诗句
就是诗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看清楚。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1]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1]
编辑本段后世影响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1]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苏轼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6.关于说理的古诗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陈与义《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南宋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北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