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家帮忙找一找描写墨尔本的文章或者游记,谢~~~~
上面也是介绍墨尔本的 守望大海的城市——墨尔本 苏震西:掌控墨尔本的华裔市长 墨尔本 经典建筑之旅 废弃航母"墨尔本"号售华前后的苦难经历 墨尔本之旅 墨尔本大学:永不止步的光荣学府 狂购墨尔本 苏震西 带着墨尔本走向中国 体验墨尔本的城市交通 苏震西:"掌控"墨尔本的华裔市长 经典墨尔本 作为维多利亚州首府的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金融与商业中心。它不仅以澳大利亚“最欧化”的城市著称,而且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全世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传说,游客若是到了西澳的珀斯,当地人首先会问你从哪里来;若是到了南澳的阿得雷德,当地人首先会问你属于哪一教派;若是到了东澳的悉尼,当地人首先会问你赚了多少钱;若是到了北澳的布里斯班,当地人首先会问你想不想喝一杯啤酒;而到了墨尔本,当地人则首先会问你:你上过什么学校?
墨尔本之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是“女王城市”,就是因为它最具欧洲的文化特点和人文氛围,这不仅表现在其城市规划与建筑风格—亡,而且还浸润在人们的社会观念之中。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律师、银行家、股票经纪人以及各大公司的董事往往出自墨尔本的名牌学府,像墨尔本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莫纳什大学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学,而一些私立中学,比如墨尔本卫理会女子学院也同样闻名遐迩,每年都吸引来自美国、欧洲的学子前来就读。英国查尔斯王子的中学生活,便是在澳大利亚度过的。
久居澳大利亚的人常说,悉尼像一颗未经打磨的钻石,闪闪发光,令人眩目;而墨尔本则像一颗人工培育的珍珠,品级很高,精致异常。
2.墨尔本人很热心把句子写具体
墨尔本当地风俗:1,墨尔本人很喜欢吃牛排,多数人只吃5分熟的牛排,墨尔本人冬天也是从冰箱里取出牛奶就喝,旅馆里早餐准备的牛奶也都是冰凉,据说他们给婴儿喂牛奶就是从冰箱里取出就喂.2, 墨尔本当地男男女女对寒冷的冬天没有丝毫感觉。
当地女人着装,大多数是上身穿尼子马甲或防寒服,但下身穿着裙子露着腿,任凭寒风肆意吹打着她们裸露的双腿。3,每年春节,特别距离每年年初一之后最近的周末,墨尔本唐人街彩灯高挂,旗帜飘扬,很多华人(唐人)会来到唐人街参与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活动,墨尔本市把唐人街及与之垂直的罗素街(Russell Street)的一部分进行封闭,禁止车辆通行,特别让给华人举行庆祝聚会活动,本地居民和游客可以欣赏舞龙舞狮,文艺表演等,除了吸引华人之外,也吸引大量的澳大利亚本地居民前来观赏。
唐人街对华人来说是凝聚力,对澳大利亚各民族而言是吸引力,近年来已经越来越负有盛名。4,墨尔本是一个体育盛事之都,曾举办过夏季奥运会,英联邦运动会、世界游泳锦标赛,另外也是每年主办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一级方程式赛车澳大利亚大奖赛的城市。
3.求赞美澳大利亚的诗歌,最好是英文版的,气势可以庞大些.
轮 回 作者:[澳大利亚] 杰夫•古德费娄译者:欧阳昱 五十年代 门悄悄打开时 移民和难民常被称为“新澳大利亚人” 六十年代末 老澳大利亚人——才最后被纳入人口普查数据 七十年代早期 白澳政策正式解体 这是战后澳大利亚 远在后现代主义和进口意大利羊毛西装之前 (这儿没有增值)这时,雪山水利工程雇的都是“勃格”,“倭格”和“歹狗”① 日用漂白织物工业 汽车工业 制造业 建筑业 及大多数其他跟手脚有关的工业也都一样(直到关税大行其道) 这些新澳大利亚人——他们可来劲呐 有些老澳大利亚人也是的 尽管仍然歧视黑人 袋鼠肉仍然只喂宠物 丛林食物只留给传教士吃 是的 这一切甚至都在谦卑的黎巴嫩黄瓜在澳大利亚落户之前 如今,在新千年我的房东是希腊人 我的牙医是韩国人我的咖啡店是意大利人的 我的蔬菜水果店是柬埔寨人的我的超市是越南人的 我的小商品市场是德国人的我的电脑专家是斯里兰卡人 我的法律顾问是希腊人我的邻居是瑞典人克罗地亚人、普鲁士人和英国人 我的侄儿侄女是盎格鲁—意大利人 我的孙女是盎格鲁—印度人我的电话簿一半都是我几乎不会发音的名字 这是2001年,坦帕号船扬帆进入历史 一个充满各种“倭格”“勃格”和“歹狗”的国家 却害怕一船“倭格” 所谓的“左”派和“右”派政党——绕着 同心圆转圈子——他们的贪婪和他们的权力吮吸着 这场漩涡的中心 ① 三者依次为bogs,wogs和dago,都是贬称,“勃格”指来自巴尔干半岛的移民,“倭格”指来自地中海及中东地区的移民,“歹狗”指意大利移民——译注。
轮 回 作者:[澳大利亚] 杰夫•古德费娄译者:欧阳昱 五十年代 门悄悄打开时 移民和难民常被称为“新澳大利亚人” 六十年代末 老澳大利亚人——才最后被纳入人口普查数据 七十年代早期 白澳政策正式解体 这是战后澳大利亚 远在后现代主义和进口意大利羊毛西装之前 (这儿没有增值)这时,雪山水利工程雇的都是“勃格”,“倭格”和“歹狗”① 日用漂白织物工业 汽车工业 制造业 建筑业 及大多数其他跟手脚有关的工业也都一样(直到关税大行其道) 这些新澳大利亚人——他们可来劲呐 有些老澳大利亚人也是的 尽管仍然歧视黑人 袋鼠肉仍然只喂宠物 丛林食物只留给传教士吃 是的 这一切甚至都在谦卑的黎巴嫩黄瓜在澳大利亚落户之前 如今,在新千年我的房东是希腊人 我的牙医是韩国人我的咖啡店是意大利人的 我的蔬菜水果店是柬埔寨人的我的超市是越南人的 我的小商品市场是德国人的我的电脑专家是斯里兰卡人 我的法律顾问是希腊人我的邻居是瑞典人克罗地亚人、普鲁士人和英国人 我的侄儿侄女是盎格鲁—意大利人 我的孙女是盎格鲁—印度人我的电话簿一半都是我几乎不会发音的名字 这是2001年,坦帕号船扬帆进入历史 一个充满各种“倭格”“勃格”和“歹狗”的国家 却害怕一船“倭格” 所谓的“左”派和“右”派政党——绕着 同心圆转圈子——他们的贪婪和他们的权力吮吸着 这场漩涡的中心 杰夫•古德费娄(Geoff Goodfellow),诗人、教师,1949年生于阿德莱德,15岁辍学,当建筑工人二十年直至身体严重受伤,有“工人阶级诗人”之美誉。1983年以来出版九部诗集,如《等等》(1983),《半疯:发自旗语的声音》(1996),《性爱诗一发不可收拾》(1998)和《拳来拳去》(200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