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日落日出的诗句
1、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出自唐代张蠙的《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释义:
春日里无战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独自一个人登上了单于台。白炽的太阳从大地内部升起,奔腾的黄河从远天之外涌来。黄沙翻滚纹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风呼啸响声疑是平地生雷。很想跨越阴山关隘看个究竟,阴山关隘虽已天亮门户不开。
2、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彭蠡湖晚归》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释义: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声病。如果来到这儿眺望,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
3、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释义:
其一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危楼。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其二:
晴空万里,湖面风平浪静,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驶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晚秋后异乡旅人登楼望景,落日缓缓落在君山之中。向北看只见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则看见枫叶红艳似火。一路只顾观赏风景很少留神思考,结果到了巴陵还未作出好的诗篇。
4、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其三》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释义: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游春的人们哪管春天将去,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释义: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2.求日落日出的诗句 急
日出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忆江南》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3.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李白
4.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李欣
5.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赵匡胤
6.白日一照,浮云自开(苏轼《贺端明启》)
7.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前赤壁赋》)
8.东西升日月,昼夜如转珠(元稹《苦雨》)
9.旭日衔青嶂,晴云洗绿潭(释寒山《诗》)
10.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宾《登单于台》)
1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欧阳修《醉翁亭记》)
12.我有送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1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4.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倾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赵匡胤《咏初日》)
日落
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王勃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4.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李商隐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王之涣
6.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 《望江南》
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8.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赵 翼《太湖暮归》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10.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李白 《登新平楼》
11.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苏曼殊《吴门》
12.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13.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
14.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杜甫 《落日》
1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16.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宋•张 耒《和周邦彦》)
17.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宋•舜民《村居》)
18.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宋•秦 观《满庭芳》)
19.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宋•刘子翚《胡厚仙山居》)
20.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清•查慎行《池河驿》)
21.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清•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22.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宋•范仲淹《苏幕遮》)
23.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宋•王禹偁《村行》)
24.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宋•晁补之《鹧鸪天》)
25.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3.关于日落日出的描写
就这样深蓝的天空持续了很久很久。
这时月亮在天空已将走尽它的旅程,正要隐没到大海中去。空气变得愈加清凉了。东方的天色已渐渐发白。农庄的公鸡叫了,它们嘶哑的啼声穿过鸡舍的板壁,像是从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天空无际的苍穹在不知不觉中发白了,群星一一消失。
鸟儿唧唧地叫响了。起初是怯生生的从树叶丛中传来;逐渐胆大起来,叽叽喳喳闹成一片,枝枝叶叶间都响彻颤动的、喜悦的欢唱。
大自然所有一切的生物贪婪的呼吸着太阳升起的第一缕阳光。
渐渐地,渐渐地。
天,亮了。。
4.描写落日的说明文
落日的幻觉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 ∶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