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毯子的诗句
《红线毯》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2.描写红线毯质地优良的诗句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红线毯
作者:[唐] 白居易
体裁:古体诗,七言乐府。
这是《新乐府》的第二十九首。诗题宋本原作《红绣毯》,但正文作“红线毯”。“红线 毯”,是一种丝织地毯。此类红线毯是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所管织造户织贡的。据《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土贡中有“丝头红毯”之目,即此篇所谓“年年十月来宣州”的“红线毯”。这首诗通过 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地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 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 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影响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这样的直接谴责,感情是强烈的。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缲丝:将蚕茧抽为丝缕
练:煮缣使熟,又有选择意
红于蓝:染成的丝线,比红蓝花还红。红蓝:花名,箭镞锯齿形蓝色叶,夏开红黄花,可制胭脂和红色颜料。
披香殿:汉代殿名,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曾在此歌舞,这里泛指宫廷里歌舞的处所。
宣城太守加样织:作者原注:“贞元中,宣州进开样加丝毯。”“开样”和“加样”都是翻新花样的意思。加样织:用新花样加工精织。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太原出产的毛毯硬涩,四川织的锦花褥又太薄,都不如这种丝毯好。毳:鸟兽的细毛。
线厚:丝毯太厚。
地衣:即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