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妙法莲华经的经典语录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
《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於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於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
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第一序品: 是本经的总序,佛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
弥勒菩萨因疑发问,文殊师利菩萨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於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
第二方便品: 此品与寿量品,是《法华经》的两大中心,为本经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佛说诸佛究竟了知诸法实相——「十如是」。
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盘,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之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第三譬喻品: 自此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止的七品,是将方便品内容进一步以譬喻及因缘加以说明。本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
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三乘喻为「羊、鹿、牛三车」,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之喻,显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深义。 第四信解品: 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目犍连,于上品领解佛意。
佛更说「长者穷子」喻,佛喻为大慈悲的长者,三乘譬喻为穷子,导出「于一乘道,随宜说三」的结论。 第五药草喻品: 佛应四人之请,更以「三草二木」将人天二乘譬喻为大、中、小药草,将上根、下根菩萨喻为大树和小树,将佛的平等智慧譬喻为一味之雨。
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诸种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润泽成长,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第六授记品: 授大迦叶等四人将来成佛之记。
第七化城喻品: 先说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听讲《法华经》而转为菩萨沙弥,后乃成佛。次说「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为入佛智慧、最终成佛。
第八五百弟子授记品: 富楼那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记。次说「系珠喻」,五百弟子虽都怀有佛种,但未开悟,由烦恼覆藏,如衣里藏有宝珠,但因不知,故处於穷困之境。
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 阿难、罗睺罗为上首。 第十法师品: 佛在世或灭度后,凡随喜听闻《法华经》者均授予成佛的记别。
又举出修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本经的「五种法施」和供养本经的「十种」功德。说谤法者之罪,并说凿井喻。
第十一见宝塔品: 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证明释尊所说真实不虚。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开多宝佛塔。
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尊同座。 第十二提婆达多品: 说如来往昔求法,师事阿私仙得闻妙法。
又授提婆达多成佛记。文殊入龙宫说《法华经》,八岁龙女闻经即身成佛,证明《法华经》功德广大。
第十三劝持品: 药王、大乐说和两万菩萨,各各发愿弘扬《法华经》。被授记的五百阿罗汉及学无学八千人,以及八十万亿那由他无数菩萨,皆誓愿弘此经典。
第十四安乐行品: 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告以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并以转轮圣王髻中明珠罕见授人来譬喻佛不轻易讲说经中最尊最胜的《法华经》。 第十五从地涌出品: 六万恒沙菩萨及其眷属从地涌出,大众疑惑,不知此等恒河沙数菩萨为谁之弟子?从何处而来?此为佛开显「久远实成」佛果的序曲。
第十六如来寿量品: 释尊说明「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而其中间乃至今生,皆是方便示现。又说「佛寿长远」、「佛身常住」。
以良医之譬喻说明为救众生而示现方便。佛实际上是「常在灵鹫山」、「常住说此法」,为使众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现灭度。
此品旨在说明佛陀「寿命之无量」、「教化之无量」、「慈悲之无量」及「救济之无量」。 第十七分别功德品: 说明与会者闻法获益之多,和五品弟子功德。
第十八随喜功德品: 是继上品所说者,说明听闻、讲述此经的广大功德。 第十九法师功德品: 明五种法师的功德,得六根清净神通力。
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 说明常不轻菩萨,以随喜行,得清净六根,说《法华经》,以此显示赞叹本经功德。 第二十一如来神力品: 佛出广长舌相,放毛孔光。
以此神力,为嘱付灭后传此经,捷要地说此经功德。此经所在之处就是道场,诸佛在此处成道、宣讲,并在此处涅盘。
第二十二嘱累品: 此品为对诸菩萨「总付嘱」,三摸众菩萨顶而嘱付之。 第二十三药王菩萨本事品: 自此品开始到第二十八劝发品,详说佛灭后弘此经的必要及弘经的功德。
本品举出药王菩萨过去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臂供养,以报答听日月净明德佛讲《法华经》之恩。 第二十四妙音菩萨品: 叙述变现34身,说《法华经》的妙音菩萨,从东方净光庄严国来到灵鹫山,礼拜释尊及多宝佛塔,以显宣说《法华。
2.法华经中的经典名句
1. “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法华经·法师品》 2. “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3. “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法师品》 4. “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法华经·如来神力品》 5.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6. “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
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暗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暗,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 7.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悯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何况尽能受持种种供养者。
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后,悯众生故,出于恶世,广演此经。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法华经·法师品》 8. “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使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茶、若毗舍暗、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9.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用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3.妙法莲华经的经典语录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
《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於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於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
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第一序品: 是本经的总序,佛说无量义经后,入无量义处三昧,天上降下种种妙华,佛的眉间白毫放大光明。
弥勒菩萨因疑发问,文殊师利菩萨作答:过去诸佛宣说《法华经》前,皆现此瑞。暗示佛说此经之殊胜处有别於他经,唤起大众的注意。
第二方便品: 此品与寿量品,是《法华经》的两大中心,为本经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称叹诸佛智慧甚深无量,难解难入,佛说诸佛究竟了知诸法实相——「十如是」。
为令声闻、缘觉二乘人断苦缚,得涅盘,佛以方便力,曾分说三乘之教,今日所说才是佛的真实教法。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事因缘,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实无三乘。
第三譬喻品: 自此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为止的七品,是将方便品内容进一步以譬喻及因缘加以说明。本品说明舍利弗最先领解佛意,故被授记为华光如来。
佛将三界譬喻为火宅,将三乘喻为「羊、鹿、牛三车」,将一佛乘喻为「大白牛车」,以有名的「火宅喻」和「三车一车」之喻,显示「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及「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的深义。 第四信解品: 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目犍连,于上品领解佛意。
佛更说「长者穷子」喻,佛喻为大慈悲的长者,三乘譬喻为穷子,导出「于一乘道,随宜说三」的结论。 第五药草喻品: 佛应四人之请,更以「三草二木」将人天二乘譬喻为大、中、小药草,将上根、下根菩萨喻为大树和小树,将佛的平等智慧譬喻为一味之雨。
三千大千世界的大小长短诸种草木,悉受一味之雨而润泽成长,如同佛以一相一味之法,平等利益一切众生。 第六授记品: 授大迦叶等四人将来成佛之记。
第七化城喻品: 先说大通智胜佛时十六王子听讲《法华经》而转为菩萨沙弥,后乃成佛。次说「化城喻」,三乘之果不外是化城,目的是为入佛智慧、最终成佛。
第八五百弟子授记品: 富楼那为上首,五百弟子皆得受记。次说「系珠喻」,五百弟子虽都怀有佛种,但未开悟,由烦恼覆藏,如衣里藏有宝珠,但因不知,故处於穷困之境。
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 阿难、罗睺罗为上首。 第十法师品: 佛在世或灭度后,凡随喜听闻《法华经》者均授予成佛的记别。
又举出修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本经的「五种法施」和供养本经的「十种」功德。说谤法者之罪,并说凿井喻。
第十一见宝塔品: 多宝佛塔从地涌出,证明释尊所说真实不虚。释迦如来以神力,三变净土,分身诸佛咸集,开多宝佛塔。
多宝如来,分半座与释尊同座。 第十二提婆达多品: 说如来往昔求法,师事阿私仙得闻妙法。
又授提婆达多成佛记。文殊入龙宫说《法华经》,八岁龙女闻经即身成佛,证明《法华经》功德广大。
第十三劝持品: 药王、大乐说和两万菩萨,各各发愿弘扬《法华经》。被授记的五百阿罗汉及学无学八千人,以及八十万亿那由他无数菩萨,皆誓愿弘此经典。
第十四安乐行品: 文殊请问末世持经方法,佛告以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并以转轮圣王髻中明珠罕见授人来譬喻佛不轻易讲说经中最尊最胜的《法华经》。 第十五从地涌出品: 六万恒沙菩萨及其眷属从地涌出,大众疑惑,不知此等恒河沙数菩萨为谁之弟子?从何处而来?此为佛开显「久远实成」佛果的序曲。
第十六如来寿量品: 释尊说明「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而其中间乃至今生,皆是方便示现。又说「佛寿长远」、「佛身常住」。
以良医之譬喻说明为救众生而示现方便。佛实际上是「常在灵鹫山」、「常住说此法」,为使众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现灭度。
此品旨在说明佛陀「寿命之无量」、「教化之无量」、「慈悲之无量」及「救济之无量」。 第十七分别功德品: 说明与会者闻法获益之多,和五品弟子功德。
第十八随喜功德品: 是继上品所说者,说明听闻、讲述此经的广大功德。 第十九法师功德品: 明五种法师的功德,得六根清净神通力。
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 说明常不轻菩萨,以随喜行,得清净六根,说《法华经》,以此显示赞叹本经功德。 第二十一如来神力品: 佛出广长舌相,放毛孔光。
以此神力,为嘱付灭后传此经,捷要地说此经功德。此经所在之处就是道场,诸佛在此处成道、宣讲,并在此处涅盘。
第二十二嘱累品: 此品为对诸菩萨「总付嘱」,三摸众菩萨顶而嘱付之。 第二十三药王菩萨本事品: 自此品开始到第二十八劝发品,详说佛灭后弘此经的必要及弘经的功德。
本品举出药王菩萨过去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烧臂供养,以报答听日月净明德佛讲《法华经》之恩。 第二十四妙音菩萨品: 叙述变现34身,说《法华经》的妙音菩萨,从东方净光庄严国来到灵鹫山,礼拜释尊及多宝佛塔,以显宣说《法华。
4.描写莲花的诗句,越多越好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一个富家公子喜欢上了姐姐
于是千方百计讨她欢心~
姐姐提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想在明年春天的时候看到
十里的红莲 没有任何杂色的红莲~
公子答应了 于是他买下了京城 最繁华的地段
建了一个十里的荷塘
为的就是 能让自己喜欢的女孩看到 美丽的莲海~
他以为自己能成功
他却不知道 他们两个姐妹是不会分开的
这样 春天来的时候 在十里的红莲中
却恰恰有了一朵白莲。。.
5.犹如莲花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是法华经里面句子吗
阿弥陀佛!您能问这个问题,说明您是位有大善根的人!“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普贤行愿品》,恩师宣化上人是这样讲解的:”世间道,就在世间即可出世间,即是不执著,离开执著,就得到解脱。什么叫不执著?就是‘身在尘,心出尘,井里摘花不染尘。
'人虽在世界上,可是心超出尘世,好像在井里摘花不染尘,没有著尘埃,犹如莲花。莲花是出污泥而不染,其根在泥淖中,可是花在水上面,这叫出污泥而不染。
我们不著世间上一切法,好像莲花不著水,不染尘一般,也好像日月在虚空中运行而不停止,而无所执著。“愿您精进修行,明达佛理,早日成佛!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6.有关莲的诗
咏莲诗赋
青阳渡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 莲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采莲曲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秋池一株莲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
古风 (其二十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子夜吴歌(其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采莲曲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赋得涉江采芙蓉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人来间花影,衣渡得荷香。桂舟轼不定,菱歌引更长。采采嗟离别,无暇缉为裳。
咏江南可采莲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
东林寺白莲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7.谁有关于莲的资料诗句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nbsp; 赠荷花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和文与可菡萏轩
宋苏轼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荷花
宋陆游
南浦清秋露冷时,凋红片片已堪悲。若教巨眼高人看,风折霜枯似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