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老年人心态年轻的诗句有哪些
1、《龟虽寿》——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2、《酬乐天咏老见示》唐代: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翻译: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3、《书愤二首》宋代:陆游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翻译: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翻译: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5、《春日偶成》宋代:程颢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翻译: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2.关于老年的诗句
一、《书怀寄王秘书》 (唐)张籍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品读:这首诗中讲的是养生之道,前两句提出要超脱,百事休问,第二个两句是“无病早防”,第三个两句是“有病早治”,最后两句是不要自我封闭,脱离社会,要加强人际交往。
二、《短歌行》 (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品读:人生的足迹中,充满酸甜苦辣,人生道路,犹如梦幻一般,醉酒解忧,可以暂时忘记一切,但诗人还是有更高的追求,期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安慰自己。三、神释 (东晋 )陶渊明 大钧无私力, 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 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 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 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 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 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 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 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 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 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解释:“钧”,敬词,对尊长用。
“森著”,众多、显著。品读:这是陶渊明所著《形影神》三首诗中的一首,诗前写到:“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辩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甚念伤吾身,正宜委运去。”
一个人多思多虑,过分地追求计较名利得失,肯定会伤身伤神,因此要会超脱。放下不适当的追求,适应事务发展的规律,才能从烦恼中得到解脱。
这首诗,深为季羡林大师所喜爱,在他的《八十述怀》等文章中,多次提及,特别是最后的四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涉及到生死观,有一种淡泊人生,返璞归真的感受,我们不妨仔细玩味。
四、《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品读;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心态?即使在车马喧嚣的地方,也充耳不闻,因为心态平静,放的远了,好像居处也偏离了闹市。
与世无争,和大自然和平共处,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悠然心会,难以言说。只能自己去品味。
五、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品读:诗人描述了一幅居住在乡村的美丽画卷,以及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特别突出了他超脱尘世,淡泊人生的精神境界。人老了,不要精神不振,要寻求生活中的乐趣,让身心健康,不必再一味追求身外之物。
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品读:全诗分为四节,前五句为第一节,描述秋风怒号;接下来的五句,讲诗人年老体衰,受到欺辱而无可奈何;第三个八句写到遭遇连夜雨的悲惨情景;最后六句从自己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的同样遭遇,发出了为天下寒士改变困苦环境的强烈呼声,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七、《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品读:公元768年,57岁的杜甫,离开四川东下,到了岳阳,在赞美洞庭湖浩瀚之余,也感叹自己老病缠身,不禁涕泪横流,但内心仍然忧国忧民,一年多以后,诗人就离开了人世。八、《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运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品读:这是诗人去世前两年写的一首抒情诗,表白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即使年岁增长,疾病缠身,也打消不了他的雄心。
白居易与刘禹锡对诗(一) 说明:以下两首诗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著名诗人的著作。 白居易与刘禹锡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均不便,两人用诗对答,颇为有趣,充分表达了老年心态。
九、《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均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解释:“涩”,不滑润,呆滞。
“慵”,困倦。品读:在这首诗的前八句中,诗人对自己的。
3.关于老年的诗句
一、《书怀寄王秘书》 (唐)张籍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品读:这首诗中讲的是养生之道,前两句提出要超脱,百事休问,第二个两句是“无病早防”,第三个两句是“有病早治”,最后两句是不要自我封闭,脱离社会,要加强人际交往。
二、《短歌行》 (魏)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品读:人生的足迹中,充满酸甜苦辣,人生道路,犹如梦幻一般,醉酒解忧,可以暂时忘记一切,但诗人还是有更高的追求,期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安慰自己。三、神释 (东晋 )陶渊明大钧无私力, 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 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 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 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 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 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 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 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 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 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解释:“钧”,敬词,对尊长用。
“森著”,众多、显著。品读:这是陶渊明所著《形影神》三首诗中的一首,诗前写到:“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辩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甚念伤吾身,正宜委运去。”
一个人多思多虑,过分地追求计较名利得失,肯定会伤身伤神,因此要会超脱。放下不适当的追求,适应事务发展的规律,才能从烦恼中得到解脱。
这首诗,深为季羡林大师所喜爱,在他的《八十述怀》等文章中,多次提及,特别是最后的四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涉及到生死观,有一种淡泊人生,返璞归真的感受,我们不妨仔细玩味。
四、《饮酒》 (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品读;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心态?即使在车马喧嚣的地方,也充耳不闻,因为心态平静,放的远了,好像居处也偏离了闹市。
与世无争,和大自然和平共处,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悠然心会,难以言说。只能自己去品味。
五、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品读:诗人描述了一幅居住在乡村的美丽画卷,以及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特别突出了他超脱尘世,淡泊人生的精神境界。人老了,不要精神不振,要寻求生活中的乐趣,让身心健康,不必再一味追求身外之物。
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品读:全诗分为四节,前五句为第一节,描述秋风怒号;接下来的五句,讲诗人年老体衰,受到欺辱而无可奈何;第三个八句写到遭遇连夜雨的悲惨情景;最后六句从自己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的同样遭遇,发出了为天下寒士改变困苦环境的强烈呼声,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七、《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品读:公元768年,57岁的杜甫,离开四川东下,到了岳阳,在赞美洞庭湖浩瀚之余,也感叹自己老病缠身,不禁涕泪横流,但内心仍然忧国忧民,一年多以后,诗人就离开了人世。八、《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运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品读:这是诗人去世前两年写的一首抒情诗,表白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即使年岁增长,疾病缠身,也打消不了他的雄心。
白居易与刘禹锡对诗(一)说明:以下两首诗是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著名诗人的著作。 白居易与刘禹锡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均不便,两人用诗对答,颇为有趣,充分表达了老年心态。
九、《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与君均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解释:“涩”,不滑润,呆滞。
“慵”,困倦。品读:在这首诗的前八句中,诗人对自己的老态。
4.有关老年人的诗句
1、《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2、《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3、《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5、《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5.关于态度的诗句
1. 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洪应明《菜根谭》
2.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诸葛亮《舌战群儒》
3.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方圆并用.————洪应明《菜根谭》
4.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篇》
6.不因喜怒举兵,勿以思怨用人.————《孙子兵法》
7.无求备于一人.————《论语》
8.齿刚则折,舌柔则刚.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子路《忍经》
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弱.————老子《道德经》
10.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礼让金》
11.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菜根谭》
12.不与人争者,常得多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吕本中《官箴》
13.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淡然恬然,方不与世忤.————吕坤《呻吟语》
14.愚者喑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荫.————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5.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庄子《庄子.天地》
16.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以实其坚.是故大愚若愚焉耳.————李哲《焚书.卷三》
17.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18.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李白《相各歌辞.梁甫吟》
19.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老子《道德经》
20.谋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变化之妙,可谓万千.————曹操
21.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也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鬼谷子》
22.多算胜,少算不胜.————《孙子兵法》
23.益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论语》
24.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纪晓岚《训大儿》
25.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2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27.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甫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30.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1.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
32.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一切绪烦恼,皆从不忍生.莫之大祸,起于斯须之不忍.————王安石
33.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荀子
34.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论语》
35.信,国之宝矣,民之所凭也.————冯梦龙《东周列国传》
36.以德服人,天下欣戴;以力服人,天下怨望.————范仲淹《范正公文集》
37.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洪应明《菜根谭》
38.德者,事业之基.————洪应明《菜根谭》
39.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岳飞
40.公则无不明,正则无不达.————王阳明
41.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4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3.心,是身体的主宰.天子以天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天下混乱;诸侯以国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国灭;平凡人
身体受命于心,心不正则受杀害.————孔子
6.关于老年的打油诗
1、《李老汉》
作者:李凤玉
年逾古稀李老汉,要吃饺子来此店。
皮薄馅大似汤圆,服务周到人人夸。
2、《志愿者》
作者:李凤玉
我是古城一老翁,产业大军一螺钉。
小车不倒只管推,志愿者是我的名。
3、《老年生活歌》
作者:城北老伯
老年生活很平常,
自找乐子自找忙。
忙忙碌碌忘烦恼,
开开心心保健康。
清晨迈腿六千步,
傍晚扭腰三百趟。
下池游泳强体魄,
上网漫游购时尚。
呼朋唤友赏山水,
聊天品茗逛商场。
种花养鸟喂锦鲤,
唱歌跳舞写文章。
公益活动献爱心,
组织生活亮思想。
远亲近邻和谐处,
儿孙媳婿天伦享。
垃圾信息不转发,
正面能量多弘扬。
科技爆发新时代,
百岁人生有希望。
4、《快乐老人节》
作者:李穗丰
平水韵下平五歌
人生七秩历奔波,
岁月艰难坎坷多;
回忆当年甜与苦,
说来故事满筐箩。
5、《老年》
作者:曾初良
转眼又是一整年,对照检查到镜前。
初看仿佛老模样,细瞧处处改容颜。
7.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和蔼可亲:【基本解释】: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拼音读法】:hé ǎi kě qīn
【使用举例】:假若有人愿意来看他,他是个顶~的人。(老舍《四世同堂》二)
【近义词组】:平易近人、和颜悦色
【反义词组】:气势汹汹、冷若冰霜、横眉怒目
【使用方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态度谦和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老年态度相反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