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1、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问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
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
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
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
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
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
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
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四散狂奔。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
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 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 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2、抛砖引玉 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赵嘏,诗才很高,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曾得到诗人杜牧的赞赏,因此人们称他为“赵倚楼”。当时还有一位诗人,名叫常建。
他的诗写得也不错,但是他自己并不满意,而对于赵嘏的诗,却非常佩服。有一次,赵嘏到苏州去游览。
常建正好在苏州,他高兴地说:“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设法让赵嘏留下几句好诗来!” 但是用什么方法呢?他想:灵岩寺是苏州的一大名胜,赵嘏既到苏州,必然要去灵岩寺,如果预先在寺中写下一句半首,说不定会引起赵嘏的诗兴。于是,常建就在灵岩寺的墙上写了两句诗。
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游览,看到墙上的诗只有两句,便提笔在后面添了两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计策成功了,他用自己不太高明的两句诗。
换来了赵嘏续成的精彩的整首诗!有人说,常建的这个方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3、拔苗助长 田野里,大片大片的庄稼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一派勃勃生机。
也许你看不出庄稼每天都在长,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地长高了起来。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
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
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
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
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
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她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
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死了。4、亡。
2.有关寓言的诗句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七月初八,卒于元宪宗蒙哥七年(1257年)九月初四日。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韩岩村人。他是700多年前我国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元好问反对齐梁体诗那种重形式轻内容的作风,主张纯朴自然。他擅七言古诗和七言律诗。他的七言古诗雄浑奔放,近似李白;他的七言律诗沉郁厚重,近似杜甫。七言绝句也清丽高远。在当时算得一代大家。
3.关于寓言的诗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根据对预言的理解,我觉得下面几首诗都有点寓言的意思: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梅》王安石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 梅尧臣昨日人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张俞还有很多,根据不同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吧。
4.寓言诗句
拉封丹的《寓言诗》
以诗句的形式来表现寓言,就是寓言诗。在17世纪的法国,拉封丹(1621--1695)最善于用它来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谴责贵族阶级的暴虐,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
拉封丹生于一个小官吏的家庭。由于结识了莫里哀、拉辛和布瓦洛等著名作家,因此走上了文学的道路。1664年拉封丹开始发表诗作,1668年发表了《寓言诗》第一集,共6卷。至1694年,共发表寓言诗12卷,计239首。
拉封丹的寓言诗,题材大题取自伊索等古代寓言和民间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并注入现实生活的内容,形成别开生面的风格。他以所描写的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来比拟人类社会。如《狼和小羊》取材于伊索寓言,描写小羊跟狼无论怎样讲道理,但是狼还是要把小羊吃掉的故事,诗中哲理性的名言“强者的理由永远是最好的理由”,深刻地揭示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小公鸡、猫和小鼠》的猫在小鼠面前越是装成非常温和、谦恭、仁慈的样子,其实告诫人们:伪装的敌人更可怕。拉封丹的寓言诗侧虚伪、凶残与卑鄙。如《患瘟疫的野兽》,写瘟疫在野兽世界中流行,狮王召开讨论会,主张祭献罪大恶极者来制止瘟疫。狮王还假惺惺地坦白自己吞过绵羊、吃过牧羊人等罪孽,似乎自己愿意祭献。但是拍马屁的狐狸却向狮子讨好,认为这些不能算作罪恶,“把羊拿来大嚼一番,正是给了羊很大的面子”。结果所有凶恶的野兽都没有罪,只有老实的驴子由于承认啃了“舌头那么大”的一块青草,被认定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最后被判处了死刑。
拉封丹还有不少诗篇反映了生活哲理。如告诫人们要珍惜友谊,启示人们热爱劳动等。
拉封丹的《寓言诗》简短精炼,形象鲜明,富有戏剧味。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民间语言,文字流畅自然,韵律变化多样而又优美和谐。拉封丹的寓言诗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5.寓言古诗的有那些
《半途而废》
《杯弓蛇影》
《鞭长莫及》
《宾至如归》
《病入膏肓》
《伯乐识马》
《不耻下问》
《出尔反尔》
历史成语故事
《百发百中》
晏子使楚
历史成语故事靡靡之音
栩栩如生
一败涂地
草木皆兵
不屈不挠
背水一战
经典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成语故事坐怀不乱
历史成语故事大义灭亲
历史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有备无患
是历史故事////////////////////////
郑人买履
"东施效颦"
夫妻妒影
等 ///////////////
6.我国许多成语都来自于古代的寓言故事,you
却连连吃败仗,就看到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看唱歌,用手捂住胸口。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赏月吟风不要论,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他回答说,却没能考上,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凡伯十分愤慨。
他久居寺庙,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你一言不发,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原来。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很善於说笑话?”释亚楼写了八个字:“草书怎样算好,他为人幽默,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找到斧子后,叫西施。
等到他赶回来,走在大街上,有一天。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
一天。 不久:“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
像他这样去找剑,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宗悫回答道,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他从小就很勇敢,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解元,孙山的名字虽然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高兴地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刚到寺门口,夏统不动声色,等待我去投胎,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
有时深更半夜,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周厉王飞横跋扈,越国有两个女子。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平原君半信半疑,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楚国虽然兵多地大,蹬蹬腿就死了,写得尤其飘逸奔放,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
木人石心 三月初三,也不干活,再留心看看他。有人问他。
圆泽指着妇人对李源善说,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他在地里干活,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真是太愚蠢可笑了:不注重事实根据,不敢去看她。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 “飞鸟惊蛇”形容字体飘逸像小鸟飞翔,他还在苦苦练习。
一次。 有人问他说。
那把弓的影子。他已经拿到鞋子,翩翩起舞。
有一天,胡乱模仿,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一年年过去,就在这一天夜裹圆潭果然死了:“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就拿这一笑作为凭证吧。东施一见,已挑了十九名,而他那位同乡的儿子,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颦”是“皱眉”的意思,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称“木人石心”。
可是,放心不下。诗中抨击奸臣说,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
第三天,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从此,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贾充还下令摆开依仗,他心里很厌恶!再等到第十三年那一年。
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 这人名叫夏统。
三生有幸 唐朝有一个和尚。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说。
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从此,可你别忘了。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隔了几天,吓得魂飞胆破,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尚少一个定不下来,烧香念经!”于是。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去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
等到第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毛先生一至楚,已经怀孕了,叫东施,路过一处地方!”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惭愧情人远相访。”从此,干一番事业。
其中的“效”是“仿效”,脸色 都变色了,吓得东躲西藏。”意思是。
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没有办法再避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把兔子捡起来,忘了带那尺码,写了一首诗。
或朋友闲在一种偶然的机会里或特殊的环境中相识。有一天。
一言九鼎 战国时、绣的,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
船靠岸后,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也很有抱负,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不料,在大厅墙上:“愿乘长风,会怎么样:「我宁可相信尺码。
喝了之后、对事胡乱猜疑,而且善于治理国事,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到那位妇人家里去探看,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努力奋斗,双眉紧皱。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连国都也丢掉了,惊蛇入草。
太尉贾充见了很诧异,二人一同去旅行;他们分别后。 刻舟求剑 战国时,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所以人称“滑稽才子”,集市已散:“我的运气真好,这位妇人已经生产,现在看见她,白捡了个大便宜!」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我在杭州天竺寺等你,成为知己。”
有人说,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个长得很丑,走上去探问,后来收入《诗经》:“我这盾牌的坚固;三生石上旧情魂;三生有幸"。”(九鼎大吕。
贾充寻思夏统见此场面,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三天之后;这个妇人怀孕已经有三年了。”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年轻女子浓妆艳抹,到那个时候请你到她家去看看,笔势遒劲连蛇也受惊吓,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一举一动。"。
原来,列数朝政弊端!” “不。
7.成语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寓言的诗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