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的花(加描写它的诗句)
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宋·秦观《虞美人》 杏花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唐·杜牧《杏园》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李商隐《日日》 知有杏园无路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唐·温庭筠《经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诗)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唐·温庭筠《菩萨蛮》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 宋·晏殊《临江仙》 杏子梢头香蕾破。
淡红褪白胭脂涴 宋·苏轼《蝶恋花》 疏疏晴雨弄斜阳,凭栏久,墙外杏花香 宋·曹组《小重山》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宋·张良臣《偶题》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宋·刘彤《临江仙》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宋·韩元吉《好事近》)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南宋·范成大《忆秦娥》)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宋·陈与义《临江仙》) 白□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
(北宋·晏几道《浣溪沙》)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北宋·秦观《画堂春》)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北宋·欧阳修《田家》)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北宋·李清照《临江仙·梅》)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北宋·寇准《柳》)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北宋·寇准《江南春》)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声韵启蒙·一东》)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宋·范成大《忆秦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唐·储光羲《钓鱼湾》)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唐·李贺《冯小怜》)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唐·韩偓《寒食夜》)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唐·李贺《恼公》)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唐·李商隐《日日》)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雾落五更钟。(明·陈子龙《山花子》)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唐·温庭筠《杨柳枝》) 梨花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唐·郑愔《贬降汝州广城驿》 带叶梨花独送春 唐·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唐·岑参《送杨子》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 宋·陈克《豆叶黄》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宋·范成大《棠梨》兰花: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战国楚·屈原《九歌 礼魂》 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宋·洪兴祖《楚辞·九歌·礼魂》补注 弱柳。
2.我要7首古诗,加上句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
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
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
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
有《诚斋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 芙蓉②向脸两边开。
乱③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
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王昌龄集》。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②芙蓉:即荷花。
③乱:混杂。“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
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
[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
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
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
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
3.关于春花的诗句加上作者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刘禹锡 《踏歌词》
日暮江南闻竹枝,
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尽时。
晏几道《浣溪沙》
二月春花厌落梅,
仙源归路碧桃催。
渭城丝雨劝离杯。
欢意似云真薄幸,
客鞭摇柳正多才。
凤楼人待锦书来。
4.我要7首古诗,加上句意,句意简单点~
第一首: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翻译: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第二首: 《长歌行》选自《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 菜园中生长着绿色的葵菜,叶上的晨露待阳光一照就干了。春天的暖气向大地施布着恩泽,万物就可充满生机勃勃的光华。
但时常叫我担心的秋天来得太快了,便要红花凋谢,绿叶枯萎。百条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何日能向西游呢?谁要是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的话,那么,到了老年只能后悔而悲哀了。
/(一切河流流到东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呢?一个如果在少壮年华不抓紧时间, 有所作为,等到年纪大了,一事无成,再悲伤也没有用了。)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 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第三首: 《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 ,采葵持作羹。
羹 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翻译: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墓坟。”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第四首: 《七哀诗》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云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赏析: 这首诗借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怨根,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 打击之后的怨愤心情。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 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 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 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
5.有哪些带花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6.写花的诗句
)
28.
秋花冒绿水,正是深夜浅暮时。”--元稹《菊花》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
宋·秦观《虞美人》
4.梅子金黄杏子肥,花月正春风。
珍重多情关伊令,蝴蝶无处寻花。
已是黄昏独自愁;王维)
零落成泥碾作尘,秋雨呜败荷。
一枝梅花开一朵;
遥知不是雪;菊花>.
美人笑隔盈盈水。
5荷花.一夜绿荷霜剪破。
(张志和,花重锦官城。塍.槲叶落山路.
(范成大<。
(杜甫,
桃花流水鳜鱼肥.
(杨万里<。(探梅"?
坐看飞霜满,
风吹罗带锦城秋。
(李商隐,还来就菊花。
(李白,
凌寒独自开,
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芙蓉
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何方可化身千亿;山行>.无可奈何花落去:《江畔独步寻花》)
8.
(杜牧<,一树梅花一放翁,
待我泛红光,
落日还生渺渺愁,
人比黄花瘦。(杜甫.山间幽步不胜奇:垂帘莫对此花身。 指底先王长养情,暗寓伤秋的情绪。一年一度秋风劲,此花开尽更无花:田间的土梗子,恼人偏在最高枝
桃花,人约黄昏后;画>。
寒梅最堪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有时声足意不足,蕊寒香冷蝶难来:《忆江南》》
18,莫作蔓菁花眼看,意态修然欲出尘!凭君与向游人道。
(白居易。”--黄巢《题菊花》
2。 成连入海移人情;)
14,柳绿更带春烟。
(佚名<。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人面不知何处去。(杜甫。
珍重多情关伊令;)
26。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春风花草香。(孟浩然。”--《采桑子·重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