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物致知的诗句
格物致知
谓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 一。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於善深,则来善物;其知於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词 目 格物致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 例 :
1.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2.“梅花也学娇桃李,不敢冲寒便出头”(钱大昕诗句)
3.“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2.寻含有格物致知的古文10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
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 例 : 1.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2.“梅花也学娇桃李,不敢冲寒便出头”(钱大昕诗句) 3.“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
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明末刘宗周[3]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观念争议,以下就重点例举一千余年来儒学界的主要各家解释原文,并以粗体文字简略描述各家观点大意: 东汉 【郑玄】: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格,来也。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
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 唐朝 【孔颖达】: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
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
物格而后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
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北宋 【司马光】: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
:『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
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格,犹扞也、御也。
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 【朱熹】: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
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 此谓知之至也 【黎立武】:通彻研究《大学》所述的事物内容:『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
事有终始,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言。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
由平治而溯至格物,终必有始也。』『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后耳。
夫物,孰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哉!』 明朝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
夫是之谓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
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清朝 【孙奇逢】:『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为纯一之体,发而为灵明之用,其灵明之发而为最於一之念者,则良知是也。
即良知之发,而识吾性之真,因推极其良知之用,以复还吾性之体;是王子良知之说,正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统而为彝伦之大,散而为万事万物之理,是万事万物之理,即吾性之所存也。
本吾性之理,以格万事万物之理。穷万事万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子即物穷理之说,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为非也。
盖王子得吾性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不得其要,则泛滥而。
3.寻含有格物致知的古文10句
发 音 gé wù zhì zhī
释 义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 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 例 :
1.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严复《原强》)
2.“梅花也学娇桃李,不敢冲寒便出头”(钱大昕诗句)
3.“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阳水底天;
闲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
4.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名言赏析
格物致知
释义: 【解释】: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示例】:顾彼西洋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严复《原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解释
格物致知
有关名言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只不如足见之。--刘向
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
纸上得来终觉醒,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列宁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