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重庆火锅的诗有哪些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汉族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
重庆火锅底料,其特点是:麻辣为主,多味并存, 讲究调味,善于变化,注重用汤,崇尚自然,刀工精细,变化灵活,选料广泛,独具一格,饮餐合一,随心所欲。郫县豆瓣是用蚕豆、辣椒、盐酿制而成,是成都郫县的地方特产,其色泽红亮滋润,辣味浓厚。郫县豆瓣是红汤火锅中最重要的调味料,用在汤卤中能增加鲜味和香味,使汤汁具有温醇辣味和浓稠红亮。
描写重庆火锅的诗有:
第一首
街头小巷子,开个幺店子;一张方桌子,中间挖洞子;洞里生炉子,炉上摆锅子;锅里熬汤子,食客动筷子;或烫肉片子,或烫菜叶子;吃上一肚子,香你一辈子。
第二首
辣子红油炖排骨,清汤辅料闷山珍。
素食最忆宽竹笋,荤菜犹馋老肉筋。
迎面辛香方入口,绕舌百味欲侵心。
谁斟冰水穿肠过?耳畔忽闻仙乐音。
第三首
秦妈苏姐刘一手,毛肚鳝鱼脆鹅肠,
坎下联灯明彻夜,沿街老灶辣飘香,
红油锅里集天地,杯酒唇边慰短长,
宜把辛劳抛作雨,一山豪气煮炎凉。
第四首
错落山城夜举觞,齐齐名店火锅香。
侍儿添盏诗仙酒,幺妹擎盘麻辣汤。
一腹嘉陵江滚滚,千枝斑竹泪行行。
欲将块垒都浇尽,浓雾轻魂醉梦长。
重庆火锅,既是一种美味佳肴,又是一种烹饪方式,也是饮食文化的一个内容,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烫:重庆火锅的燃料很多,木炭、煤油、天然气、液化气、电源等广泛应用,热量大而稳定,热传导方式各有不同,但均能使火锅中的卤汁一直处于滚沸之中,食者边烫边吃,所挟烫食物原料离开汤汁时间很短,一下子又放入味碟之中,充分保证了原料的热度,并同味碟中的调味品有机结合,又热又鲜,十分可口。故司厨者和品尝者总结出一条经验“一热当三鲜”。
二是鲜:重庆火锅的汤卤调制十分讲究,所用汤汁都是用鲜香原料和调料做成的。无论是红汤卤、白汤卤,所用的原料如鸡、鱼、棒子骨等十分新鲜,含有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这些物质在卤汁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加之配以上乘调料如醪糟汁、花椒、豆瓣、料酒等,使其鲜味更浓;另一方面,凡入火锅烫食的原料,都很新鲜,无异味,现做现吃,如海鲜火锅中的大虾、海蟹,均是由飞机从沿海当日空运来的鲜活之物,鲫鱼火锅所用鲫鱼是用活鱼现宰现做,即烫即食,活鳝鱼宰杀后带着血汁下锅烫食,这样就使原料的鲜味更浓烈更突出。此即卤汁用料鲜、火锅烫料鲜,真可谓鲜上加鲜,鲜浓味美。
三是味适众口:四川火锅最初的卤汁是以麻竦为主,只放些豆瓣、姜、蒜、花椒等调料,对人刺激性大。后来发展为用牛骨、活鸡、鲫鱼、鸭、蛇等吊汤,即增加了鲜味,又减轻了刺激性。有的火锅品种,从种种不同的汤汁,到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数量可达30多种,可谓各味俱全。近年来,利用原料的变化,又产生了多种味道的火锅,如啤酒鸭火锅的啤酒风味,酸菜鱼火锅的酸菜香味,海鲜火锅散发出的海鲜味等,是在其原有麻竦味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此外,附属于重庆火锅的味碟也有多种,如用麻油、蚝油、熟菜油、汤汁等调制成的味碟,适应了人们不同口味的需要。因此,以麻竦为基础并辅以其它众多味型,使之具有较广的适应性,是重庆火锅的一个新特点。
2.与重庆有关的诗句
1.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渝州江上忽相逢,说隐西山最高峰。
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5.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6. 梅子金黄杏子丹,孤舟犹系海棠滩。
江声带雨远来急,山气映入夏日寒。
渔网参差罗水婢,乌樯历乱弄风竿。
明朝又近端阳节,为觅长丝系合欢。
3.重庆朝天门火锅的历史渊源
朝天门是老重庆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始于明初。门上原书有四个大字:古渝雄关。因此门随东流之长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并且在此迎钦差接圣旨,故名“朝天门”。
火锅的渊源十分悠久,若从它的前身算起,迄今已有3000年。《周礼.天官.膳夫》中,便有关于商周时举行庆典或祭祀的时候,王侯贵族击钟(编钟)列鼎而食的记载。那时,贵族们就已懂得奏着音乐,围坐烹具旁,直接从中捞取食物了。西汉时烹调方法之一的“濯”和三国时的“五熟釜”以及辽代契丹人墓葬中用火锅涮肉的壁画,都有火锅的原型气。到了宋代,《拨霞供》的记载更为详细。而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中已有了“冬月宴客,惯用火锅”之说,这便是“火锅”一词见诸文字最早的。重庆人吃火锅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则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1)。火锅作为一种美食,可谓香飘全国,但其称呼却各有不同。如东北称白肉火锅,北京叫涮羊肉,广东叫打边炉,上海则谓之菊花锅等。然而,惟有重庆火锅名声最大,味道最美,食者最多,传播最远,在东西南北中独树一帜,堪称火锅中的佼佼者。
重庆火锅独特风格形成于民国年间,火红于陪都时期。有诗赞重庆火锅曰:“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在釜中。”著名川籍作家李劼在1947年四川《风土什志》上发表的《漫谈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饮食篇》中说:“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发源于重庆朝天门码头。最初一帮挑担零卖贩子将水牛内脏买得,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洋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的卤汁。那些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馆将它高尚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到了抗战时期,重庆火锅迅速兴旺发达,火锅店越来越多,连一些咖啡馆、冷饮店、大餐厅也经营起火锅来!
4.描写重庆火锅的文章
片段好不好?给我优秀吧?
发展历程
重庆火锅
由于重庆火锅的影响,四川各地的火锅逐渐兴盛起来,使得四川火锅的源流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四川火锅以重庆火锅为主流,各地火锅为支流一起汇合成一条美食之河。 随着岁月的推移,重庆火锅逐渐风靡全国名扬四方。出现了“德庄”、“小天鹅”、“秦妈”、“孔亮”、“苏大姐”、“奇火锅”等火锅大型品牌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火锅企业10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火锅企业有17家,先后进入全国餐饮百强企业14家。在2005年度全国餐饮百强的20强火锅企业中,重庆占到11家。重庆举办的“万人火锅宴”摆放火锅餐桌1000桌以上,绵延1.3公里,30多万市民集聚现场,10多万人就餐,可谓场面宏大、世界罕见。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上海,重庆火锅猛烈冲击上海滩;在南京,重庆火锅扎根大小饭店、百姓家;在深圳,“山城火锅”随处可见;在天津、昆明、贵阳、拉萨、西安……重庆火锅已流传全国,香飘四方。 远渡重洋 落户海外。
历史起源
重庆火锅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民间,历史悠久。 今日火锅的容器、制法和调味等,虽然已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但一个共同点未变,就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这种烹调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可以说它是火锅的雏形。 《韩诗外传》中记载,古代祭祀或庆典,要“击钟列鼎”而食,即众人围在鼎的周边,将牛羊肉等食物放入鼎中煮熟分食,这就是火锅的萌芽。历经秦、汉、唐代的演变,直到宋代才真正有了火锅的记载。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提到吃火锅之事,即其所称的“拨霞供”,谈到他游五夷山,访师道,在雪地里得一兔子,无厨师烹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桌上,用水半铫(半吊子),候汤响一杯后(等汤开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涮)熟,啖(吃)之,乃随意各以汁供(各人)随意沾食。”从吃法上看,它类似现在的“涮兔肉火锅”。 直到明清,火锅才真正兴盛起来。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办了530桌宫廷火锅,其盛况可谓是当时中国火锅之最。清嘉庆皇帝登基时,曾摆“千叟宴”,所用火锅达到1550个,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令人惊叹。 麻辣火锅发源于重庆。大约是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才开始有了毛肚火锅。
5.关于重庆的名气的诗句有哪些
1、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
君到南朝访遗事,柳家双锁旧知名。——陆龟蒙 《送 琴客之建康》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 《峨眉 山月歌》 3、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杜甫 《夔州 歌十绝句》 4、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 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白居易 《入峡次巴东》 5、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
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
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张循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6、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
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
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徐安贞 《送王判官》 7、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岑参 《初至犍为作》 8、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
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
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杜甫 《哭严仆射归榇》 9、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
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
应知窗下梦,日日到江干。——贯休 《晚春寄张侍郎》 10、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
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
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 ——卢象 《峡中作》。
6.赞美重庆的诗词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 【胡楚宾谣】 胡楚宾,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双南金。
王昌龄 【卢溪主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权德舆 【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志士感恩无远近,异时应戴惠文冠。
陆龟蒙 【送琴客之建康】 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君到南朝访遗事,柳家双锁旧知名。
薛能 【寄河南郑侍郎】 三峡与三壕,门阑梦去劳。细冰和洛水,初雪洒嵩高。
大雅何由接,微荣亦已逃。寒窗不可寐,风地叶萧骚。
白居易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白居易 【入峡次巴东】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白居易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张循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沈佺期 【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张循之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
月明三峡晓,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胡皓 【出峡】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
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卢象 【峡中作】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
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
徐安贞 【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
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崔翘 【送友人使夷陵】 猿鸣三峡里,行客旧沾裳。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
开襟春叶短,分手夏条长。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岑参 【初至犍为作】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李嘉佑 【送客游荆州】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青门一分首,难见杜陵人。
皇甫曾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佑诗)】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杜甫 【悲秋】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 【游子】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杜甫 【哭严仆射归榇】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
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
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
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杜甫 【瞿塘两崖】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贯休 【晚春寄张侍郎】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
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应知窗下梦,日日到江干。
7.重庆火锅什么味道(四字词语概括)
麻辣鲜香。
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是汉族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 。
重庆火锅植根于民间,属于八大菜系中的川菜,从一种菜系为基础,师承多家,不拘常法地重复烹饪、复合调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看似无心,实乃妙手天成,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现代重庆人思想活跃,在饮食上喜欢标新立异,追怪猎奇,以吃感觉、吃风味、吃麻辣为时尚。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重庆朝天门老火锅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