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清照抒情的诗句是

1.李清照的比较长的抒情的古诗词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2.求有关李清照的抒情词

易安词,每一篇都是由情而发的。在下略选数篇而已。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芳草,

望断归来路。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关于李清照的诗大全

无法全部呈现,呈现下《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醉花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关于李清照的诗句填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5.关于李清照的诗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浣溪沙·髻子(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临江仙(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浣溪沙(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临江仙(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念奴娇(李清照)

萧条庭院,有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头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末?

菩萨蛮(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见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章丘)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6.关于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她因赵明诚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

又如《一剪梅》下片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她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如《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

下片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盛日」。

下片写到: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唳下」。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

7.关于李清照的抒情散文300字

我时常想起那一次在溪亭饮酒时的情景——

我坐在溪亭里观赏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只觉得自己被眼前的荷花深深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蝴蝶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荷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莲蓬却依然挺立在荷叶中,莲蓬上嵌满了绿宝石似的碧绿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望上去,一株荷花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夏日荷花图》。

看着这美妙绝伦的景象,我深深陶醉其中,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我坐在溪亭里一边观赏着这只有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没想到我如此不胜酒力,才喝了几杯,就酩酊大醉了,坐也坐不稳,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飘飘悠悠,仿佛自己来到了人间仙境。我又觉得自己真是快活似神仙呀!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直到自己的兴致被时间的流逝给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我摇摇摆摆的走上小舟。可这时,我还有些醉意,早就把回家的路线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只好凭着自己朦胧的记忆前进。可是自己摇橹的手不听指挥,你让它往北摇,可是它偏偏和你作对,把橹往南摇;你让它把橹往南摇,可它却往北摇。行的船跌跌撞撞,好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一样。没想到,我竟然把小舟给摇到了藕花的深处。

此时,我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时酒也醒了,看到自己身处在藕花的深处,四周都被荷花给笼罩着。我顿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我拼命的摇着船橹,可这荷花比我人还要高,怎么划也无济于事。可我摇橹的声音却惊动了荷叶丛中一群水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直上云霄。

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在了船舱里,在这种无人之境的环境中我该如何是好呀!最终,我只得在船舱中度过了这漫长的一夜。

那一夜以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

8.李清照的诗句 古诗

乌江(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咏史诗,雄浑壮阔,气贯长虹,与其词风殊不相同,由是可知作家作品风格的多样性,不宜以“婉约”二字简单概括之.女流之中,宋初花蕊夫人之诗:“君王城头竖降旗,妾在深宫岂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或可与之相比.

二、

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诗中抚今忆昔,表现了诗人对亡夫的思悼之情和对人生的伤逝之感.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的瘁死,对李清照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她不仅由此失去了物质上的依靠,更主要的是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这首七绝,从首句所提到的“十五年前”来分析,当为李清照晚年所作.诗的前两句首先倒叙昔时,后两句以今昔对比来抒情.今景与旧景的极其相似,今情与旧情的极端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诗人正是通过揭示这一反差,来让人们体察其今日的“情怀”.诗人今日情怀究竟如何?诗中没有直接道出,但了解诗人晚年生活状况的人都知道:自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对一位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来说,是实在难以承受的.这一切,诗中皆未道出,也许正是诗人不忍道出的缘故吧?活着本已困苦,又何必徒增苦闷呢!

三、

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梁头的栖燕终日无休止地互相倾诉着心曲,帘外的蔷薇被细风送进一缕缕清香.这些本应带给诗人的是什么呢?是美好的回忆,还是苦涩的情思?是欣慰,还是愁上加愁?诗人没有直言道出,留与读者去想象了.

四、

钓台(夜发严滩)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赵墓言台诗》记:“汉严子陵钓台,在富春江之涯.有过台而咏者:‘君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李清照诗即化用此诗意.其实, 名与利,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何愧之有?我不主张隐逸,但也并不刻意追求名利,我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我相信,在成就事业的同时,自会有我应得的名利.

关于李清照抒情的诗句是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李清照抒情的诗句是

诗句

关于面对瀑布的赞美现代诗句

阅读(3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面对瀑布的赞美现代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瀑布的现代诗句,描写瀑布的现代诗句,描写瀑布的现代诗。瀑布:那飞泻下来的银链,在阳光下闪烁,使银链更明亮。而银链的宏伟,大于任何一个饰物;而银链的庞大,又大于任何一个无形的气墙。走

诗句

古诗中关于火灾的诗句

阅读(78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中关于火灾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火灾”的诗句,描写火灾的诗句,关于火灾的诗歌。白居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令彼征敛者,迫

诗句

关于花池的诗句

阅读(5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花池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花池的语句,描写花池的语句,宋代白居易描写连花池的诗句。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

诗句

关于莲花励志的诗句

阅读(3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莲花励志的诗句,内容包括求描写关于荷花励志的诗,关于花的励志诗句大全,赞美荷花的励志句。◇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诗句

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

阅读(4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内容包括搜集一些关于秋天的古诗,描写秋天的古诗,想找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诗句

有没有关于婷的诗句

阅读(4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没有关于婷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婷字的诗句,有没有带有“婷”[同音]的成语或诗句哦,有没有关于“婷婷”的诗。无端天与娉婷 宋 ·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白话释义: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2、缥缈娉婷绝代歌,翠袖风中

诗句

关于铁柱的诗句

阅读(4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铁柱的诗句,内容包括我爱铁柱写四句诗,每句开头分别是我爱铁柱,只要有恒心铁柱磨成针与之相类似的诗句是什么,用铁柱磨成针写一个句子。《赠知宫王南纪洞章歌》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黄道珠躔阙一点,方寸无人洞门掩。桑田

诗句

关于摘缨挑的诗句

阅读(3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摘缨挑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采摘的诗句,跟'缨'字有关的诗句哦名句,描写“采摘”的诗句。《赠袒肩和尚》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

诗句

关于从文的诗句

阅读(43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从文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柳的诗句,关于青衫的诗句,关于读书的诗句。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

诗句

关于西湖的诗句八上

阅读(3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西湖的诗句八上,内容包括关于西湖的诗句古诗,有关西湖的诗句(3首),关于西湖的诗句。你好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

诗句

关于和睦陶器的诗句

阅读(3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和睦陶器的诗句,内容包括请各位大侠,想想关于陶艺陶器的诗句,描写陶器的句子,关于陶瓷的诗句啊。白玉金边素瓷胎 清·弘历(乾隆皇帝) 白玉金边素瓷胎, 雕龙描凤巧安排; 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青山来。 题宣德宝石红釉碗

诗句

关于端午的诗句出题

阅读(4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端午的诗句出题,内容包括端午节的诗句,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关于端午的诗句。《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诗句

关于麦冬诗句

阅读(38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麦冬诗句,内容包括麦冬草的句子,描写麦冬的好词好句,描写麦冬的好词好句。书带草,即麦冬草。书带草是一种草,分布在我国南北方地区可广泛应用栽培。 生物特性:植株高约30厘米,根细长,分枝多,有时局部彭大成纺缍型

诗句

关于生活平淡如水的诗句

阅读(16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生活平淡如水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平淡生活的古诗句,形容感情平淡如水的古诗词,描述安然平淡生活的诗句。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

诗句

关于面对瀑布的赞美现代诗句

阅读(3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面对瀑布的赞美现代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瀑布的现代诗句,描写瀑布的现代诗句,描写瀑布的现代诗。瀑布:那飞泻下来的银链,在阳光下闪烁,使银链更明亮。而银链的宏伟,大于任何一个饰物;而银链的庞大,又大于任何一个无形的气墙。走

诗句

古诗中关于火灾的诗句

阅读(78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中关于火灾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火灾”的诗句,描写火灾的诗句,关于火灾的诗歌。白居易《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令彼征敛者,迫

诗句

关于花池的诗句

阅读(5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花池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花池的语句,描写花池的语句,宋代白居易描写连花池的诗句。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

诗句

关于莲花励志的诗句

阅读(3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莲花励志的诗句,内容包括求描写关于荷花励志的诗,关于花的励志诗句大全,赞美荷花的励志句。◇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诗句

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

阅读(4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内容包括搜集一些关于秋天的古诗,描写秋天的古诗,想找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

诗句

有没有关于婷的诗句

阅读(4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没有关于婷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婷字的诗句,有没有带有“婷”[同音]的成语或诗句哦,有没有关于“婷婷”的诗。无端天与娉婷 宋 ·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白话释义: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2、缥缈娉婷绝代歌,翠袖风中

诗句

关于铁柱的诗句

阅读(4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铁柱的诗句,内容包括我爱铁柱写四句诗,每句开头分别是我爱铁柱,只要有恒心铁柱磨成针与之相类似的诗句是什么,用铁柱磨成针写一个句子。《赠知宫王南纪洞章歌》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黄道珠躔阙一点,方寸无人洞门掩。桑田

诗句

关于互相依赖的诗句

阅读(51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互相依赖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代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诗句,描写事物相互依存的古诗词,形容事物相互依存的古诗。解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付: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