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情法的诗句有哪些
移情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是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
在我国的著名诗句有李白的《望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三、四句即是非常明显的移情法。
再如: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也是如此。
总之,在我看来,移情法的特点主要是写主体(人)与客体(物)达到一种情感与精神相交融的手法。
2.移情作用的诗歌中
诗歌中的“移情现象”处处可见,尤以中国古典诗歌为最。
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我国古代诗歌中处处都可以欣赏到极其丰富而完美的“移情”诗句。例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及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辙”(东汉女诗人蔡琰《悲愤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蝶恋花》)、“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明代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等等。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意识都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诗歌创作中的“移情现象”乃是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的结果 。在本文中,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对诗歌的“移情现象”加以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
3.两句运用了‘移情’修辞手法的古诗词名句
古典诗词时,一些自然界无生命、无情无意的事物,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生命,变得有情、有意、有趣、有性格,能微笑、能哭泣、会说话、会行动。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牛希济《生查子》: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在诗人的笔下,物都有了人的感情。红豆能相思,花鸟解人意,都随着人的感情变化,悲欢起伏。
其实,诗中描绘的对象中,都投射着诗人自身独特情感的影子,这些意象仿佛就是诗人的化身,呈现为物我之间、主客统一,往复回流,互为同化,物我合一。 古典诗词中表现出来的这种诗人把自我的情感射到他所观照的意象中,赋予物象以生命化、有情化、人格化,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说:所谓‘移情’作用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 例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花是自然之物,不能语。但主人公在那“庭院深深”的幽静环境里,满怀忧怨孤苦的心情而无从倾吐,眼前凋零残落引起她对自身孤苦凄寂身世的联想,不知不觉地忘记了自身同花的区别,于是花被看成与人一样具有情感,并可以互相交流,由于看花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感情沉积的太深、太专一而忘记了物我界限,便毫不察觉的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外射到花上,给它灌注了生命,使花具有了同一样的感情色彩。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创作中,“移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得到了普遍实践。在具体表现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
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云彩本无生命、感情,因而也谈不上孤独不孤独,悠闲不悠闲。然而,处于特殊环境和诗人此时独特的心境之下,感到他也象人一样孤独的飘然离去,越飘越远,终不见影迹。
而在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美丽的敬亭山,出神入化,恍恍然觉得那山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彼此就象一对久别重逢的挚友,或象一对一见钟情的恋人。
从而得到一种情景交融的美的艺术境界。 使无情事物有情化。
比如柳宗元《南漳中题》:“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禽鸟本来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但在诗人看来却是拘押在幽谷之中而不能自由翱翔;水草本来是无感情的,可在诗人眼里它也好象是为了抵御深秋寒风的侵袭而舞动身驱。
这是诗人去国离乡被远谪到偏僻荒芜、尚未开发的“蛮夷”之地,独游石涧,在与自然景物的审美中融汇了自己贬居他乡,垂泪怀人的内心感情。如王禹偁《点绛蜃·感兴》:“雨根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苏轼《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雨“怨恨”、云“发愁”,那是王禹偁将自我心中的游子客愁、怀才不遇之伤感外射给雨和云的结果。月亮的阴晴圆缺,本是自然规律,可是在满怀心事的苏轼看来,那一轮如镜的中秋月,仿佛心中也有什么恨事,不然为什么这般无情,偏偏要在他们兄弟离别渴望团聚而又不能团聚的时候却圆明呢?这月有恨的情趣,是随诗人此时心中感恨别这一特定的审美情趣而定的。
再如郑谷《海裳》:“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吴融:《杏花》:“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等,这里的“凤”、“水”、“花”、“柳”无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与人一起悲伤,一起欢乐。 客观事物性格化。
如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声声慢·寻寻觅觅》:“遍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女词人刻意描写飒飒西风之中的菊花,一夜风雨过后的海棠花,都变得“瘦”了,“憔悴”了。
在词人眼里,这些花宛如一个个窈窕多姿、楚楚动人的少女,在经受了一场突然的灾难性的袭击之后,变得跟自己一样容颜憔悴、幽思郁愤。这些“花人”的“忧郁型”性格,则是词人把自己在爱情生活方面不如意而产生的离愁别绪,以及南渡后因忧国伤时、家国之恨所积演形成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怀,忧郁愤懑的个性特征外射移入手花的产物。
“黄花”是李清照词中多次出现的精神对应物之一,成了词人的自我精神品格本身。“黄花”的“瘦”、“憔悴”不仅仅成为词人在特定环境下自我独特心境的印证,而且它在词人的审美观照中,超越出了物理的界域,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变得精神化、个性化了。
“移情”的运用,使国的古典诗词极大地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众多的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移情于物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各自复杂的内心世界。然而,“移情”现象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它所依据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
4.新诗中,什么叫“移情”,诗歌中的移情有什么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好像自己欢喜时,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 悲伤时,景物也像在叹气。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移情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中的客观物景充溢着感性生命形态的颤动和美丽,使得诗人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超感性而又不离感性。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03pindao/lunwen/show.asp?id=6246
5.什么叫“移情”,诗歌中的移情有什么作用
“移情说”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归纳出四个要点:(一)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二)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三)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四)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朱光潜从美学、哲学的角度来解释,在他的《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几部著作中均有论述。在《西方美学史》中,他梳理了移情说的起源、发展,并探寻这一学说兴起的原因,在《诗论》中,他主要用移情说解释诗中情境交融的境界,在《文艺心理学》中,他把“移情作用”放在“美感经验”的分析“物我同一”中论述。他认为美感经验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移情作用常常发生在聚精会神地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时,我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往,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当然,他明确指出,移情作用常伴着美感经验,而却非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他没有把审美心理活动等同于移情作用,而是把它作为美感经验的心理活动之一,这样一来,他恰当地把握住审美经验的特点,在美学上为移情作用找到了它的位置,克服了诸多缺陷。总的来说,他主要从哲学的高度来阐释移情作用。这是美学家的特征,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移情的终级是宇宙的人情化,由有限到无限,由固定到自由。如本文的标题、开篇、结尾无不包含哲学暗示。标题“宇宙的人情化”,使人产生强烈的震摄和好奇,无限的、无情感的时空如何人情化?而开篇以庄子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引入,结尾以物我两忘、物我同一收住,令人余味无穷。
6.有关移情别恋的诗有哪些
1、《白头吟》 ——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2、《有所思》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3、《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5、《蝶恋花·出塞》清代: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7.【什么是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好像自己欢喜时,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悲伤时,景物也像在叹气.自古以来,文人骚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移情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中的客观物景充溢着感性生命形态的颤动和美丽,使得诗人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超感性而又不离感性.诗歌之所以会长时期焕发出强有力的艺术魅力,“移情手法”的巧妙运用功不可没.。
8.有关移情于山水的诗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
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
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