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词鉴赏中"情"与"景"的关系
1借景抒情,寓情与景。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没有正面阐述重大的思想主题,而是以送别一事从侧面渲染分离时心中难割之情。前两句道出和平安宁的环境,用优美和谐的气氛作用于读者的感官。第三句进酒一举直逼远行人的感情深处,同时也触动了读者的心弦。第四句设想关外无故人的凄凉,打破和谐的现实环境,使人情牵关外,心留故地,身心两离的痛苦顿生于读者胸中。作品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生活中这一典型的事件写尽了。语言素朴明净,就像道家常一样把别人的心曲句句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贴在读者的心上,并在闲适的品尝中能慢慢领会其韵味。
2 最后一句以景写情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从两诗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者痛感关外无故旧,后者则设想要“沙场走马向居延。”不仅主题明确,感情激昂,而且作品节律跳动快,空间距离拉得大,语言畅达铿锵,和作品倡导的精神相一致。
3 其实都一样的。还是借景写情
闺人春思》
愁见遥空百丈丝,春风挽断更伤离。
闲花落遍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在大好的春光之下,一个无人知晓的如春闺人却在寂寞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落花满地,宛如闺人逝去的年华。环境的荒凉衬托出心境的空虚。“愁”,“断”,“伤”,“闲”等字敲打着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不禁要为眼前这个被禁锢的思春之妇抛下一片同情之心。由于作者善于发挥自己诗歌语言的优势和特点,把平常的事件写成了不平常的作品,使作品在形式美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地位。
4 《陇上行》
负羽到边州,鸣笳度陇头。
云黄知塞近,草白见边秋。
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边塞的景物,虽没有一句抒情的字句,但这幅色彩明亮的边塞图却深深地牵动了读者的心。由于作者和读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这种空间上的位差就自然引起读者心中的一种情感反应。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亲临过边地的读者会因这首诗而产生不同的感情。有的会感到亲切,有的会感到荒凉,也有的会感到激奋。没有到过边塞的人也许会神往,甚至会产生幻想。情绪感受不同,色彩明暗和层次也就不同。
5《 淮阴夜宿二首》之一: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
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
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
客行心绪乱,不及洛阳时。
读罢全诗,我们会跟着诗人的思绪游荡于作品中的深秋异地。一会儿是无畔空远的水国,一会儿是扁舟未期。有一点难得的乡情却失落于淮水之上,思乡的归梦又疑于郢城中。日短夜长,由于触景生情,秋叶的飘落自然联想到寒冬的来临。不说是“客行心绪乱”,就是读者的心绪也愁牵于内,无以自拔。这说明,一篇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因其丰富的情绪色彩而抓住读者的心,陶冶人的感情,使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这时候,读者能忘掉自我,不自觉地和作者一起共同参与创作的意识,从作品中获取作者获取过的,感发作者感发过的。
除了诗人的心绪和欣赏者的参与意识而外,作品本身的形象体系也是构成美感色彩的重要因素。这种形象系列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多元的。诗的形象体系要在审美客体、诗人、读者三者的有机结合中来完成,缺一不可。这种形象体系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而是一种意象。它除了语言的间接功能而外,通常还有诗人主观的意念。我们从“意象系列”那里所获得的色彩情绪自然就要比从一般形象那里获得的感受丰富得多
2. 怎样分析诗歌中 情与景的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
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诗歌创造意境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
古典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以下常见的处理方式。一、触景生情人在常态下,其感情比较平静,但一旦受到外界特定情境的触发,本来潜藏于胸的某种思想感情就可能会被唤起而释放,从而凝成诗篇。
触景生情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够唤起情感活动的客观世界(景),二是创作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能因客观世界激发出主观感情的心理灵敏感,三是创作主体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因此生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突出秋天寥廓凄凉的特征,景中渗情。
颔联视野开阔,写出夔州山城的地理特点,“触景”是具体的,又是宏观概括的。颈联写自身所处的境况——“万里作客”、“百年多病”。
尾联写由萧瑟的秋天和苍莽的山水及自身的境况共同唤起的感情——“艰难苦恨”、“潦倒”。就景而言,万木摇落的深秋,荒凉僻远的山城,本来有一种压抑苍凉的况味。
这种况味和杜甫自身的“老”“病”“艰难”的处境融合扩展,使悲怆情调愈见浓郁。全诗的意境,就是触景生情生成的意境。
诗中的景并非客观世界的单纯复现,而是经过作者苦心经营的,这个景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情指向性。杜甫笔下的秋景本来就有萧瑟凄凉的况味,况且古代就有“悲秋”的传统,触凄凉景生悲苦情,符合人之常情。
这种景与情的相应,使意境更为感人。二、融情入景(移情入景)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
触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区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类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欧阳修《戏答元轸》:“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青年时,曾被贬到宜昌峡州夷州做官。
夷州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隔,眼下虽已是二月,但春天好像还未到小城一样。不过欧阳修那时还年轻,志向远大,因此虽然有山居的寂寞愁闷、“乡思”的缠绕,但更多的是伺机而发的热情。
眼前无花无春的景况,他并不感到悲伤绝望。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他坚信将来的道路会宽起来的,“野芳虽晚不须嗟”,暂时受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每句中都有体现。
正是欧阳修的这种政治家宽解和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三、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中国诗学特重情景相生,情景相生可以说是前两种情景关系的有机结合,情和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 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
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曾在成都担任过严武的幕僚,仅六个月就受排挤而辞职。严武死去后,他在成都孤苦无依,只得携家离开草堂,乘舟东下,再度漂泊,这首诗写于漂泊途中。
首联写“旅夜”所见的近景,月夜孤舟,微风阵阵,细草拂动,寂静与孤独笼罩一切。颔联写远景,境界阔大雄浑。
“垂”“涌”烘托平野的辽阔、大江的汹涌。这两句以磅礴开阔的气象反衬了首联孤舟夜泊的凄清情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颈联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曲笔反语抒写无由施展胸襟抱负的愤懑不平。尾联触景生情,以景自况,用辽阔的“天地”反衬“一沙鸥”的孤独无依,沙鸥是孤舟,更是诗人。
全诗描写旅途月夜景色,抒发漂泊生活孤凄的苦闷,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成为情景相生的名作。四、显景隐情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偏重含蓄蕴藉,唐司空图主张要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显景隐情表现为全篇都是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歌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景物画面中。这种意境创造的方法,与移情入景不同的是,落实到文字上的情感词极少,作品的感情指向性相当隐蔽。
至于此中的感情,要读者反复吟咏体味,才能领略其言外之意,获得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和情与景的关系
王国维:“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苟无敏锐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此其所以但为天才游戏之事业,而不能以他道劝者也。”
这里面说的“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描写景物,而是指描写客观事物——可以是景物,也可以是事件;而“情”则指的是心理活动。客观事物与心理活动交织,文学作品达到艺术效果的普遍方法。
诗中,写景、抒情甚至叙事,都是为达到艺术效果服务的,切不可认为一切以抒发感情为中心。中国传统诗歌通常以景为主,寓情于其中,也有专作情语的,这些总给人一个一切以抒发感情为中心的错觉。连王国维早年也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不懂诗的人最爱讲诗歌要“表达真情实感”,事实上若是以表达感情为目的,何必写诗?不如直截了当说“我高兴”“我悲伤”“我担忧”,表达的既简明又准确。如果非要说感情的话,我宁肯说“发泄感情”而不是“表达感情”。
因此说,情与景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吃的菜和饭的关系,有人吃饭多一些,有人吃菜多一些,你不能说是人为了就饭才吃菜。
4. 如何鉴赏古诗词中景与情的关系
一、在结构安排上,景与情的关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从画面的构成上来讲,主要分四幅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这四幅图分别蕴含了景与情在结构上的关系,第一幅图,描述了在深秋季节,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滔滔向北的情景,主要的景则是波涛滚滚的湘江水,这恰好引爆了诗人自己如波涛一样翻滚的革命热情和顶天立地、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则为下文的抒情酝酿了很好的情势,所以第一幅画面突出的景与情的关系是诗人因为眼前的景物而引发了积郁在内心的激情,更抒写诗人自身触景而产生的思想感情活动,这幅画面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就是触景生情,因景生情,景在前,情在后。这首词的上阙在描绘写完独立寒秋图后就开始尽情描绘湘江秋景图,上阙的后三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在结构安排上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则是先是景后是情,借景抒情,写景为抒情做铺垫,使激昂的感情的抒发不至于很突兀。
这首词的上阙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在结构安排上的关系则有两种,即触景生情,景由情生;先景后情,借景抒情。从整首词上来说,这首词上阙主要是写景,下阌主要是回忆叙事,而且这些回忆和叙事主要是通过两幅画面展现主来的,即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这两幅画面,对与中国古典诗歌经常采用的结构就是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明志,比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但是在这首词中在结尾最需用激昂的斗志和高亢的感情作结时,却选用了一幅画面,即以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到中流击水的画面作为诗歌的结尾,来收束全词,真可谓是气韵横生,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幅画面从这首词的结构安排的角度上讲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就是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这种景与情的关系其实在古典诗歌中式很常见的。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最后用“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一幅苍凉萧索的画面作结,来抒发诗人与朋友的深情和离别的伤感。
所以这首词从上阙和整体的构思上所呈现的景与情的关系就是触景生情,景由情生;先景后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先情后景。二、在内容选择上,景与情的关系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深入挖掘这句话的含义,可得出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即都是诗人抒发感情的载体,诗人为了抒发心中的情,表达胸中之志,一定会选择最能传达感情的景物,诗人选泽的景和要抒发的情在内容选择上到底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通篇都在抒发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进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整体的词风是高亢激昂的、雄阔壮美,而为了配合这种感情的抒发,诗人选取和词风一致的画面: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和中流击水四幅画面来表现,尤其是湘江秋景这一幅画面,可以说壮景和豪情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总之整首词,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雄浑开阔壮美的艺术境界,也让我们领悟到了毛泽东笔下秋的魅力,这首词在内容选择上,景和情存在着正好对应的关系即以景衬情。
情景交融。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诗句景情关系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