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关于家乡风俗的诗句
1.《中秋》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2.《八月十五夜玩月》唐 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3.《水调歌头》宋 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元日》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清明》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生查子·元夕》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8.《上元夜》唐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9.《诗曰》宋 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0.《节令门.端阳》清 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供参考。
2. 民情风俗描写的句子
最奇特的恋爱场所——姑娘房
云南楚雄彝族山区的青年,谈恋爱有规定的场所即姑娘房。姑娘长到十六、七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织麻纺线,挑花绣朵。有小伙子来相会时,陪坐谈天。楚雄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
最奇特的中国婚俗——阿注婚
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有趣、奇特,但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阿注婚。阿注婚分为阿注婚、阿注同居婚、成家婚三种形态。
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各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结交阿注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抚养。在农忙季节,女方家需要帮忙,男方可以前去协助。男女之前的爱情是阿注婚的基础,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注关系。阿注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
阿注同居婚:在长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转变,由分局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以上两种阿注婚,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注关系的。
3. 摘抄有关“风俗民情,传统文化”的片段
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4. 本人搜集有关过年的风俗民情和跟春有关的诗词,有的尽管贴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这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加上这天
是阳气初萌而冬尽春回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冬至”。唐朝诗人白居易咏“冬至”诗
就有“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之句。
冬至这个节日由来已久。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便作为岁首。秦朝沿其制
冬至亦称过小年。到汉代后,冬至才改为冬节,官场举行贺节之仪,谓之“贺冬”
并且放假休息。当时冬至已和夏至、上元节、上已节、社祭等成为较隆重的节日。
当时节令很少,冬至自然更加隆重,有吃馄饨、吃汤圆、吃红豆稀饭等习俗。到了宋
朝,冬至最受重视,北宋时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
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
…”后来历法有了改变,不再以冬至为岁首,但仍称“冬至”为“亚岁”。然而老百
姓习惯做“冬至”节的习俗却没有因此而改变。生活在闽粤赣一带的客家人,其先祖
来自中原,因而把做“冬至”节的习俗带下来并世代沿袭下来,甚至有“冬至大过年
”的说法。
客家地区流传“冬至羊,夏至狗,吃了满山走”的民谚,因此,冬至前后家
家户户都要买些羊肉煮酒“补冬”。还要蒸糯米饭、做糯米汤圆祭祀祖先。冬至蒸酿
糯米酒,俗语称之为“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若是入冬以来蒸的糯米酒,在冬
至日添水酒质尤佳,能久存。许多人家还在这一天腌肉、腌冬菜等。
5. 有谁知道乡间民情民俗的颜语
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裁缝。
一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
不要看公羊叫得厉害,要看他过河的本领。
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一年盼望一年好,汗衫补得象夹袄。
种菜老婆吃菜脚,做鞋老婆打赤脚。壮族
财主过年杀猪宰羊,穷人过年没油没年关,年关,财主过年,穷人过关。
屋里无灯望月出,身上无衣望天热。
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衰,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牦牛好不好,看鼻子就知道;姑娘美不美,看父母就知道。藏族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哭一场。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拿秤,怎知斤和两。
糊涂虫不知聪明的可贵,健康不知患病的痛苦。维吾尔族
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
说空话的人有一个甜蜜的舌头,实干的人有一双勤劳的手。
针孔的伤口虽然小,但是毒性大;虚伪的语言虽然婉转,但是害处多。
泥人经不起雨淋,假话经不起对证。
6. 谁知道一些民俗民情
一: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道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二: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7. 形容风俗的成语
关于风俗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百里异习】: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比户可封】: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风俗淳美。
【比屋而封】: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采风问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断发纹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同“断发文身”。
【敦世厉俗】:敦:促成;厉:激励。促使社会风俗纯朴起来。
【方土异同】:方土:指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的不同。
【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风通道会】: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风土人情】: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俯仰随俗】:俯仰:低头,抬头,指一举一动。举止言谈随和着社会的风俗习惯。
【改俗迁风】: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广袖高髻】:宽大的衣袖,高耸的发髻。用以形容风俗奢荡。
【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毁风败俗】: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极重不反】: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同“极重难返”。
【极重难返】: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接三换九】:旧时风俗,新嫁娘到夫家后,三朝要接回娘家一次,九朝要互送礼物,探望一次。
【绝国殊俗】:不同国家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流风遗韵】:流风:遗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俗韵事。
【六合同风】: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泛指天下。古指天下各处的风俗教化完全一样。
【民情土俗】:一地的人情世故,风俗习惯。
【披发文身】: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奇风异俗】:奇特的习惯和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