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语“民以食为天”出自于
中国食文化最早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那句耳熟能详的“民以食为天”和如雷贯耳的“食、色,性也。”
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吃”这一最为生物化、物质化的层面,可能是理解一个民族精神气质和精神内核最重要的切入点。
既然如此,那麽“吃”对中国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麽?“民以食为天”这个葫芦到底装的是什麽药?只有挖掘了“民以食为天”的全部含义,只有窥探了“吃”这个行为的全部心理动机,才能够准确地洞悉和诠释我们身边关於“吃”而发生的层出不穷的荒诞现象。 “民以食为天”出自《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中国很早即进入农耕时代,在漫长的农业社会,由於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人口相对较少,历史上天灾人祸频繁,使老百姓不得不对温饱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古代,国家、江山被说成“社稷”,而这个“稷”在古代有的书上说是黍类,有的书上说是谷类,总之是一种粮食。
古代一直以稷为百谷之王,所以帝王都奉祀“稷”为谷神,进而以此指代国家。 历次的改朝换代大多是被农民起义推翻或者元气大伤,常常是天遇大旱,农民颗粒无收,而官府依然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终於揭杆而起,所以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学术点说是因为生产和生活资料,通俗些说就是因为粮食,因为“吃”引起的。
春秋时代的大政治家管仲告诫统治者:“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足则知礼节。”他认为治国就是“牧民”,即治人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有饭吃,然后才会守法、懂规矩。
事关江山社稷,“民以食为天”不仅仅居於中国食文化的核心,还是历朝历代的立国之本。历代统治阶级都重农轻商,国家始终以农业为中心。
《周书》介绍八件国家大事(“八政”),第一就是食——拿今天的话说,就是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无农不稳,压倒一切。《魏书.李彪传》说:“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
粮食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质。在古代,仓储被视为“天下之大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积极兴建仓储设施,千方百计筹粮。
在夏朝,仓储制度正式成为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历朝历代都丝毫没有放松,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粮食政策还是几十年一贯制的“统购统销”,高度垄断,即使现在也没有完全放开经营。
另外,中国的编户制度、赋税制度、俸禄制度等无一不以此为基本准则。中国的礼仪、道德、礼教等上层建筑就建立在如此的经济基础之上,所有的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也集中於此,所以历朝历代变法和改革,通常都是关於农业,围绕着吃饭来进行的。
反过来,制度又让食文化免於沉沦,生生不息。 所以食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农业文化并居於农业文化的核心,这个标准放到世界也一样,环观中国和世界,凡是美食发祥之地,大都曾经是农业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而非商业城市。
比如广州、成都、扬州、杭州、巴黎等地。因为商人或资本家生活节奏很快,他们忙於经营,无暇美食。
而地主则是典型的有闲阶级,良田在手,到时伸手收租而已,有的是时间去吃,去研究吃。 中国历史上,除了那些能够开辟食源的人,提高“吃技”的人社会地位尤为突出,那就是厨师。
莎士比亚曾经说:“不能舔自己手指的厨师就不是好厨师。”托尔斯泰用这样的话形容过厨师的魅力:“上帝给我们送来了食物,而魔鬼却派来了厨师。”
西方对於厨师的评价不过如此,他们是优秀的匠人或者艺术家。而在中国历史上,厨师的地位高得多,发明熟食,善於烹调的先人,都被奉为圣人。
比如,传说中的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莫不是因为开辟食源或教人民熟食的丰功伟绩,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第一个有年代可考的厨师,是四千年前的少康,他是夏朝的国王。
“宰”在汉语还有管理、主持之意,比如主宰,宰制。正如俗话所说“下宰子”即是“拿主意”、“给指示”、“拍板”之意。
古代还有官名:太宰。“宰相”当然就是古代最高的官位。
《史记.陈平列传》中亦有如此记载:汉相陈平年少时曾经在乡庆会中主持宰肉与分配,因为分得最均匀,父老乡亲就说:“善哉陈孺子之为宰也!”并认为他将来一定也会成为一位好“宰”相。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厨神”都做了大官。
据《神仙传》记载:“彭祖”铿以雉和以五味,首创“雉羹”(野鸡汤),并治愈了帝唐尧的胃疾,被封为大彭城(今江苏徐州)诸侯,所以被称为“彭祖”。伊尹善於烹饪雁羹和鱼酱,不但摆脱奴隶身份,还成为商代的开国国相。
易牙又叫狄牙,传说易牙原是开饭馆的庖人(厨师),因为善调味而巴结上了齐桓公,当上了宠臣。另外,周朝的开国元勋姜尚从政前钓鱼、屠牛、卖饭,传为美谈。
可见当时是“厨而优则仕”。 连孔子这个没落贵族,这个满怀怨妇心态的思想家和圣人也出来居心叵测地帮腔,在战略上不朽教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将“吃”列为人的第一本性和根本诉求;在战术上强调:“食不餍精,脍不餍细。”将吃饭列为了人生重要的享乐。
几千年下来,或本能使然,或醍醐灌酊,或当头棒喝,或一言九鼎,或强买强卖,在民间,老百姓。
2. 谁知道"民以食为天"的诗句请告诉我,急需
【释义】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
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食,指粮食并暗示运作粮食所需要的生产资源,扩展为人民群众需要生产粮食等生活必须品的资源来维持生存就像国家需要人们来做贡献一样重要。指民食的重要。
【近义词】国以粮为本【出处】《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定语【示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典故】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被封为广野君。
3. 民以食为天 下句
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出处:据《史记•郦食其列传》记载,楚汉之争时,刘邦被项羽困在成皋,刘邦想要放弃成皋,这时谋士郦食其劝刘邦道:我听说知天命者为王。王者以人民为天,而人民以食为天。对于老百姓来说,粮食是最重要的。现在楚国屯粮的地方叫敖仓,但楚军却没有派重兵坚守敖仓。假如大王派兵攻打敖仓,夺得楚国的粮食,那就等于争取了楚国的人民。这样一来,大王必然会扭转战局,打败楚军。刘邦大大赞赏,于是派兵攻取敖仓,战局得到了扭转。郦食其的那句话在《汉书》中变成了“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去掉了“而”字,就成了我们今天的“民以食为天”了。
3、后来演变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这句话了。
4. 中国古语“民以食为天”出自()之口
出自《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典故】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很有学问。他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陈留,被封为广野君。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霸。刘邦联合各地反项羽力量,据守荥阳、成皋。
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是秦时建立的,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敖仓,它是当时关东最大的一个粮仓。 在项羽猛烈的攻击下,刘邦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项羽。
刘邦想听听郦食其的想法。郦食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
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胜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民以食为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