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关于祭伯国的诗句

1.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什么

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叫《颂》。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颂》共有40篇。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据阮元《研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扩展资料

《诗经》的历史背景

《诗经》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年)以后产生的。《周颂》时代最早,在西周初年产生,是贵族文人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部分描写农业生产。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时期的产物,是中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年)以后。

西周取代殷商,经济制度的发生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诗经》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1、《诗经》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至此,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2、《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如屈原、汉乐府诗缘事而发、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等,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如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李白、白居易等。

3、比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 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经

2. 帮忙提供一下《诗经》中的祭祀诗及其赏析

祭祀诗是《诗经》中较早的作品,是宗教祭祀活动中用来赞颂神灵、祈福禳灾的诗歌。

祭祀诗的篇目虽然比不上弃妇诗和情诗,但其题材独特,民族特点鲜明,并有浓郁的宗教气息和文化价值,在“诗三百”中占有重要位置。祭祀诗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类诗篇主要以《周颂》为代表,其中心内容是赞美在位的周王或其祖先的功德。 从远古时代到周代,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已进步许多,但原始社会对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作为一种深层次文化积淀下来。

祭祀活动是为了维持或恢复人与“神”的良好关系,把整个社会通过集体活动联结起来。进入阶级社会后祭祀转化为权利的象征,周王朝崇尚敬天尊族,祭祀天地以周祖后稷、文王配天,其政治指向十分明显,实际上是说明其政权受命于天,祭祀先王维护宗族组织,又起到了维护统治的作用。

摘要:祭祀诗的文学特色一向为人们所忽视,甚至有人否认其在文学上的成就。事实上,祭祀诗具有模糊的人物形象、虔敬的思想感情、盛大的场面描写以及叠字、复沓、反复、设问与反问等多样的艺术手法等特色。

其研究力度还有待加强。关键词:祭祀诗 文学特色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选集,祭祀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祭祀是周代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祭祀渗透到了周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祭祀,指的是古代人们按照一定仪式进行的敬鬼事神的社会活动。

祭祀的对象,总的来说,不外乎祭祖与祭天(泛指大自然)两大类。祭祀活动源起于原始氏族社会,至周代才发展完备。

祭祀诗,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祭祀诗是指那些在祭祀活动中咏唱的赞颂神灵、祖先,祈福禳灾的诗歌。

广义的祭祀诗指的是一切写到祭祀或用于祭祀及赞神颂神的诗歌,不但包括纯祭祀诗,而且还包括颂赞诗、部分农事诗和史诗。本文探讨祭祀诗的文学特色所涉及的对象为广义的祭祀诗,大约有六十篇左右。

说到《诗经》的文学特色,人们大都喜欢拿国风以及小雅中的篇章来进行分析。至于祭祀诗,往往仅从文化(礼仪)方面来展开研究,文学方面的论述少之又少。

平心而论,祭祀诗的文学特色是不如国风及小雅突出,成就上也比不上国风、小雅,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祭祀诗在文学方面仍有其特色。下面本人不揣浅陋,试从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场面描写以及艺术手法四个方面剖析之。

一、模糊的人物形象 祭祀诗中的人物包括祭祀者、被祭祀者以及其他相关人物,这些人物大都属于一些有地位身份的人,上至君王诸侯,下至卿大夫与士,不像国风中的人物多为平民百姓或者奴隶。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固然与诗歌的题材内容不同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周代的祭祀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家族大宗)手里有关,祭祀权在当时即意味着特权,掌握了祭祀权也就掌握了政治上的权力。

祭祀诗中的人物诸如祖先、神、天,基本上都是抽象的概念,对他们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试看《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这是一首祭祀文王的诗,整首诗只是笼统地赞颂文王的“纯德”,并未对其性格与德行进行具体的描述,因此在人们心目中文王始终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又如《周颂·执竞》,该诗是一首“祀武王”之诗,文中写及武王以及参祭者的句子就“执竞武王,无竞为烈”、“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等几句,人物形象同样单薄而模糊。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的是古希腊神话中对神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生动,如多情的宙斯,嫉妒的赫拉,勇敢的普罗米修斯等等。

古代中西方在人物形象刻画上的这种差别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审美情趣。二、虔敬的思想感情 古人进行祭祀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从神致福。

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要准备丰盛洁净的祭品、严格按照程序之外,再有就是态度要严肃,心要诚,即在祭祀前、祭祀中乃至祭祀后都要怀着一颗虔敬之心。心不诚,神灵是不会赐福的。

读《诗经》中的祭祀诗我们是不难体会古人祭祀前后的神圣与恭敬之心的。祭祀的神圣性首先体现在祭祀活动进行的环境是庄严肃穆的,可以把人在未开始举行仪式的时候就感受到神圣庄严的气氛,使人们对祖先神灵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閟宫》)举行祭祀之礼的天子诸侯态度严肃而谨慎,端庄而有序。

“于穆清庙,肃祊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清庙》)“有来雝雝,至止肃肃。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威仪反反”(《思文》)、“君妇莫莫”。

(《楚茨》)从“雝雝”、“肃肃”、“穆穆”、“反反”、“莫莫”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参祭者严肃认真的态度。三、盛大的场面描写 本文所指的场面包括祭祀场面与劳动场面。

在约六十首祭祀诗中,以祖先为祭祀对象的最多,占到所有祭祀诗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诗经》时代祖先崇拜的鼎盛。所占份量仅次于祖先祭祀的是农事祭祀诗,有十首,反映了周人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思想。

祭祀场面与劳动场面便。

3. 诗经里凡伯写的诗句

《诗经》中,没有标注作者为“凡伯”的诗。

只有《板》,据《毛诗序》记载为凡伯所作。一、原诗 《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

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々。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々,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二、译文 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

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

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

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作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

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

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

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

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

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三、鉴赏 这首诗据《毛诗序》记载,是凡伯“刺厉王”之作。西周从夷王起,即衰落不振。

厉王执政,朝纲大坏,民不堪命。《国语》曾记邵公谏厉王弭谤一事,就是对其暴虐无道的真实反映。

正如邵公所言,尽管当时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用种种不同的形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这首相传为凡伯(郑笺说他是“周公之胤”,“入为卿士”;魏源《古诗源》说他就是《汲冢纪年》中的“共伯和”)所作的讽刺诗,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

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

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

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

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

他不仅把民众。

4. 求关于‘伯’字的诗句诗句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游》 辛弃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陆游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伯兮 诗经》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何人斯 诗经》

大贤本孤立,有时起丝纶。

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上同州使君伯》 王昌龄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江早春》 白居易

伯乐向前看,旋毛在腹间。——《马诗》 李贺

5. 诗经里的爱国诗句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写出了秦俗强悍,先于勇力,乐于战斗,忘生轻死。它是一首秦国抵御西戎部落侵扰的慷慨激昂的战歌,它生动地描写了战前士卒秣马厉兵地参战激情。

《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6. 诗经中描写葬礼的诗

《秦风·黄鸟》是最有名的一篇,其中还有人殉。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交交:鸟的叫声。

穆公:秦穆公,名任好。卒于周襄公三十一年(公无前621 年),死时以177人殉葬。

子车奄息:人名。子车为姓,奄息为名。

惴惴:恐惧的样子。

针虎:人名。

【赏析】:

《黄鸟》描写秦穆公死时,以大量的活人殉葬,其中子车氏的三兄弟都被殉葬。诗描写三兄弟殉葬时的情景,表现了对三壮士的哀悼和惋惜,也表现了对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的无比愤怒和强烈抗议。诗以黄鸟止于棘树不得其所,暗示了子车氏之子殉葬的不得其所,这样的能勇士临穴也“惴惴其栗”,正在控诉殡葬的残酷。诗的写实性很强,《左传》文公六年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7. 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有关政府后者祭祀的诗歌,反应了当地民俗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诗经里关于祭伯国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诗经里关于祭伯国的诗句

诗句

李白关于春燕的诗句

阅读(4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白关于春燕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燕的诗句,关丁友情的诗句,急求关于春燕的一句诗。“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燕子自古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报春的使者。唐朝诗人郑谷有一首专门写燕子的诗:“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

诗句

关于情商的诗句

阅读(4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情商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情商的诗句,关于情商的句子,形容一个人情商高的诗句。*情商的第一点,善于与他人和谐相处: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释义: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

诗句

关于酒的大气的诗句

阅读(5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酒的大气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酒的句子豪迈、大气点,关于酒的诗句,形容酒很大气的词语。描写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诗句

关于李白之死诗句

阅读(4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李白之死诗句,内容包括李白之死的译文,李白花下死诗句,唐代诗人李白的死因是什么。世俗流传太白以捉月骑鲸而终,本属荒诞。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借以描画诗人底人格罢了。读者不要当作历史看就对了。 我本楚狂人, 凤歌

诗句

小学关于陆游的诗句

阅读(5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关于陆游的诗句,内容包括小学15年级的陆游的诗,小学中陆游的诗,小学中陆游的诗。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

诗句

关于弹琴喝茶的诗句

阅读(5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弹琴喝茶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品茶的诗句,喝茶听琴的诗句,求有关品茶的诗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苏轼《望江南·超

诗句

关于猫的伤感诗句

阅读(5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猫的伤感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猫的伤感句子,关于猫的诗句,关于猫的现代诗要哀伤的孤独的。1.小猫它一身的羽毛洁白如雪,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美丽极了!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两颗黑色的小灯泡,闪呀闪。一条黑白相

诗句

关于文民的诗句

阅读(3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文民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文明的古诗,关于文明的句子,关于文明的古诗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

诗句

摘抄关于建筑景观的诗句

阅读(4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摘抄关于建筑景观的诗句,内容包括摘抄并搜集有关建筑的诗句,摘抄并搜集有关建筑的诗句,摘抄并搜集有关建筑的诗句。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曲江亭晚望 【唐】白

诗句

关于春的诗句和立春的一个农谚

阅读(4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的诗句和立春的一个农谚,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的农谚、诗句、成语,关于春天的农谚30个,关于春天的诗句,还有关于春天的俗语或农谚。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

诗句

关于梅花的诗句含义

阅读(46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梅花的诗句含义,内容包括关于梅花的诗句古诗含义,梅花古诗的意义,描写“梅花”的古诗词寓意。1.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2.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诗句

关于烟台冷的逗逼诗句

阅读(35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烟台冷的逗逼诗句,内容包括冬日烟台海的凝重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用诗句表达高冷和逗比,描写寒冷的冰雪天地的诗句,两句。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大雪纷飞:形容雪很大。 滴水成冰:形容天气特别冷。 寒风凛冽:凛冽,刺

诗句

关于小护旗手的责任诗句

阅读(5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小护旗手的责任诗句,内容包括小学生护旗手格言,最富诗句的护旗手自我介绍,求护旗手感言要求短小,可以是诗歌.要短搜狗。给个例子给楼主参考一下,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这个温馨大家庭中的一员,名字叫**

诗句

关于灵湖的诗句

阅读(3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灵湖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灵湖的诗句,描写临海灵湖的诗句,关于灵隐寺的诗句。《小池》杨万里·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

诗句

李白关于春燕的诗句

阅读(4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白关于春燕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燕的诗句,关丁友情的诗句,急求关于春燕的一句诗。“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燕子自古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报春的使者。唐朝诗人郑谷有一首专门写燕子的诗:“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

诗句

关于情商的诗句

阅读(47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情商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情商的诗句,关于情商的句子,形容一个人情商高的诗句。*情商的第一点,善于与他人和谐相处:1.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释义: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

诗句

关于酒的大气的诗句

阅读(5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酒的大气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酒的句子豪迈、大气点,关于酒的诗句,形容酒很大气的词语。描写酒的诗句 《问刘十九》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赏

诗句

关于李白之死诗句

阅读(4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李白之死诗句,内容包括李白之死的译文,李白花下死诗句,唐代诗人李白的死因是什么。世俗流传太白以捉月骑鲸而终,本属荒诞。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借以描画诗人底人格罢了。读者不要当作历史看就对了。 我本楚狂人, 凤歌

诗句

小学关于陆游的诗句

阅读(51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关于陆游的诗句,内容包括小学15年级的陆游的诗,小学中陆游的诗,小学中陆游的诗。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

诗句

关于弹琴喝茶的诗句

阅读(5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弹琴喝茶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品茶的诗句,喝茶听琴的诗句,求有关品茶的诗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苏轼《望江南·超

诗句

关于猫的伤感诗句

阅读(54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猫的伤感诗句,内容包括描写猫的伤感句子,关于猫的诗句,关于猫的现代诗要哀伤的孤独的。1.小猫它一身的羽毛洁白如雪,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美丽极了!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两颗黑色的小灯泡,闪呀闪。一条黑白相

诗句

关于回家心切的诗句

阅读(38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回家心切的诗句,内容包括常年在外,表现回家心切的诗句,形容“回家心切”的诗词,体现归家心切的诗句。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