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抄课文天火之谜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指出本体和喻体
本体、喻体、喻词同时出现,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这种比喻称明喻。
全书的明喻使用了一系列贴切的喻词,且极富于变化。象“如、若、似、似……一般、如……一般、象、如同、好似、如……相似、犹如、与……相似、……一般、当……一般”,例如: (1)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眼如闪电,口似血盆,牙如剑戟(第三回19页)。
(2)(牛王)现出原身,一只大白牛,头如峻岭,眼若闪光,两只角似两座铁塔(第六十一回453页)。 (3)慌得那八戒战战兢兢,伏之于地,把嘴拱开土,埋在地下,却如钉了钉一般(第六十七回496页)。
(4)拘得个土地老儿在庙里似推磨的一般乱转(第七十二回533页)。 (5)忽失声泪如泉涌(第七十七回575页)。
这几例分别用“如、若、似、如……一般、似……一般”等喻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是典型的明喻。明喻一般是以人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事物作为喻体,使本体显得更加真切分明,如“泰山、峻岭、闪电、剑戟、铁塔、推磨的”都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用这些作比喻,更简洁明了,也更通俗易懂。
2、暗喻 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是相关的关系,用“是、变成、为、作、就是”等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例如: (1)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神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是昆仑顶上擎天之柱(第六回40页)。
(2)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第三十六回263页)。 (3)那怪物肚皮贴地,翘起头来,就是一只赣保船(第六十七回498页)。
以上几例,直接把喻体说成本体,虽然它不点明是比喻关系,然而比喻的关系却隐在其中,通过“是、为、作”等喻词来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比明喻更加突出了两者相似的地方。 3、饰喻 本体和喻体间构成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 (1)那时此宝有二丈多长,斗来粗细(第三回17页)。 (2)可怜!我的铜斗儿江山,铁围的社稷,谁知被他阴占了!(第三十九回289页)。
(3)那唐僧一行四僧,上了羊肠大路,一心里专拜灵山(第四十回294页)。 (4)二大王身高三丈,卧蚕眉,丹凤眼,美人声,匾担牙,鼻似蛟龙(第七十四回553页)。
例二中用铜斗儿修饰江山,用“铁围的”修饰社稷,例三中用“羊肠”修饰大路,例四中用“卧蚕”修饰眉毛,“丹凤”修饰眼睛,“扁担”修饰牙齿,可以使本体更加形象生动,更富形象色彩。 4、借喻 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不出现,这种手法称为借喻,也叫借比。
例如: (1)那人绰彩袖,春笋纤长,擎玉盏(第二十三回167页)。 (2)你拿了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第二十七回201页)。
(3)是老孙一棍子打出豆腐来了(第五十六回417页)。 这三个例子都是只出现喻体,本体没有出现,也没有喻词,这种比喻以喻体代替本体,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
用春笋比喻女子的纤纤细指,更突出了女子的手修长,秀色可餐。将哭丧棒比喻孙悟空的金箍棒,表明了金箍棒的威力之大,再加上孙悟空性急难管教,难怪唐僧会不喜欢。
用豆腐来代替脑浆,形象地揭示了被打死的山贼的惨状。 5、强喻 也叫较喻,是程度不等的比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
例如: (1)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第五十回371页)。 (2)那厮忍疼挣命,往前一撺,比使风更快(第六十七回498页)。
(3)我日间与那太子夸口,说我的手段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第三十八回280页)。 (4)苍蝇不过豆粒大小(第三十四回248页)。
例一中孙悟空自负自己画的圈可以阻挡妖魔鬼怪的进入,比那铜墙铁壁要强的多,妖魔难以入侵,这也正突出了孙悟空的法力高强。例二中妖怪受疼逃窜,强调比使风更快。
例三中孙悟空夸口自己的手段高深莫测,胜过山高海深。例一和例三也揭示了孙悟空自负和自命不凡的一面。
2. 天火之谜文中四字成语翻译
《天火之谜》文中四字成语解释: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冷嘲热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进行讥笑及讽刺。
乌云密布:满天都是乌云。
雷电交加:指风雨天既有雷也有闪电,雷声与闪电同时或错杂出现。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大雨倾盆: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3. 为什么要用天火之谜做题目
预资料习 课题 天火之谜 课时 2 备课日期 12、4
主备 方善宇 执教 执教日期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给课文分段,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重点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复述课文,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课时
目标 1、学会生字,词语,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2、学习文章第一段。
教具
学具
板书
设计
预习
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揭题 天火之迷
3、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天火指的是雷暴,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出示自学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2)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
说说夏天雷雨时的景象及当时心情。
说说当时家里长辈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