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嫁衣”的诗句有哪些
1.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滔《贫女》
2. 姑年二十无嫁衣 。 释文珦 《蚕妇叹》
3. 著破箱中欲嫁衣。 宋伯仁 《五老》
4. 笑语相教着嫁衣 。 郑清之 《和虚斋劝农十诗》
5. 嫁衣莫说为他。 朱继芳 《和颜长官百咏·贫女》
6.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
7. 春日游,妾拟将身嫁与,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
8.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9.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温庭筠《南歌子》
10. 著破箱中欲嫁衣,翠颦何止只忧葵。宋伯仁《五老》
11. 女郎未觉褰帷过,笑语相教着嫁衣。郑清之《和虚斋劝农十诗》
12.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秦滔《贫女》
13.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14.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15. 彼姝者子,在我室兮。《诗经·齐·东方之日》
2. 关于“嫁衣”的诗句有哪些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滔《贫女》 姑年二十无嫁衣 。 释文珦 《蚕妇叹》著破箱中欲嫁衣。
宋伯仁 《五老》笑语相教着嫁衣 。 郑清之 《和虚斋劝农十诗》嫁衣莫说为他。
朱继芳 《和颜长官百咏·贫女》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
春日游,妾拟将身嫁与,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温庭筠《南歌子》 著破箱中欲嫁衣,翠颦何止只忧葵。
宋伯仁《五老》 女郎未觉褰帷过,笑语相教着嫁衣。郑清之《和虚斋劝农十诗》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秦滔《贫女》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彼姝者子,在我室兮。
《诗经·齐·东方之日》。
3. 关于嫁衣的古诗
形容“嫁衣”的诗句有
1. 笑贫女,尚寒机轧轧,催嫁衣忙。《沁园春·莫信人言》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2. 念青衬荷叶,嫁衣尚在,青铜菱影,破镜犹遗。《沁园春·尚书当年》年代: 宋 作者: 何梦桂
3. 半镜随尘沙,嫁衣在巾笥。《拟古五首》年代: 宋 作者: 何梦桂
4. 姑年二十无嫁衣,官中催税声如虎。《蚕妇叹》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5. 著破箱中欲嫁衣,翠颦何止只忧葵。《五老》年代: 宋 作者: 宋伯仁
6. 女郎未觉褰帷过,笑语相教着嫁衣。《和虚斋劝农十诗》年代: 宋 作者: 郑清之
7. 洗尽铜华净洁贫,嫁衣莫说为他人。《和颜长官百咏·贫女》年代: 宋 作者: 朱继芳
4. 描写古代女子嫁衣的句子
《国风·周南·桃夭》
周代 无名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国风·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驳斥,认为“此皆迂论难通,不足以发诗意也”。
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其性质就好像后世民俗婚礼上唱的“催妆词”。
也有人提出了新的说法,认为这首诗是先民进行驱鬼祭祀时的唱词,其内容是驱赶鬼神,使之回到归处,并祈求它赐福人间亲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周南·桃夭
5. 谁有关与"嫁衣"的诗或词
红嫁衣 文 / 端午艾
你,穿上了红红的嫁衣
你,坐上了红红的嫁车
你,听见了红红的嫁歌
但,你的脸愈发的苍白,苍白
风,倦了
云,淡了
红红的嫁衣
有些艳了
到了,一了陌生的房间
你永久的家吗
见了,一张陌生的脸孔
你永远的依靠吗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你终于惊醒了
撕吧,撕吧,使劲的撕吧
撕掉这红红的嫁衣
重新穿上
我为你做的白色的
婚纱
白色的婚纱
映红了你的脸
白色的婚纱
荡漾出你的笑
笑来了春天呢喃的燕子
笑开了含羞的荷花
笑看红红的嫁衣随风落去
笑,拥抱着你
《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 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 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里的:
好了歌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6. 描写古代大红嫁衣的句子有哪些
足抵红莲,红衣素手,锦盖下,莞尔娇羞。
凤冠霞帔: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出自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历史渊源:唐代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中咏道:“虹裳霞帔步摇冠, 钿璎累累佩珊珊。”
每每读到此,便想到古时的那些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的出阁女子,极是羡慕她们,在人生最幸福的那一天可以装扮得如斯华丽,缨络垂旒,玉带蟒袍,下面百花裥裙,大红绣鞋,一抹浓艳满身喜庆一如心中漫溢的幸福。想那凤冠霞帔愿是后妃之服,拜天地又是帝王的郊天之礼,中国民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3734便女子的一生亦是王者。
新娘穿戴凤冠霞帔的由来凤冠霞帔自宋代以后就被规定为有一定品级的命妇才可以穿着佩戴,但它同时却也是民间女子新婚时的传统礼服。在服饰制度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怎么会允许民间女子在出嫁时可享受穿戴凤冠霞帔的殊荣,让姑娘们在出嫁时打扮得如此高贵,同皇上妃嫔们并起并坐,享受这至高无上的荣誉呢?薛宝钗的凤冠霞帔相传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掳走了帝王公孙,宋徽宗的儿子康王赵构仓皇逃出,直奔江南。
到了西店境内的前金村时,忽见路边有座破庙,庙前晒场的谷箩上坐着一位姑娘。姑娘见康王逃来,急中生智,叫他藏到谷箩里,自己仍若无其事地坐在谷箩上面。
当金兵追到问姑娘是否有人路过这里时,她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说,他们向南边逃去了。金兵信以为真,便向南边猛追而去。
结果康王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他千恩万谢,对面前这美丽机智的小女子也十分喜爱,便将身上带着的一方红帕赠给了她,告诉了她自己的身份,并说:“明年的今日定来娶你。到时你只须在岭上挥动红帕,我便可认得你。
”康王到杭州后登基,成了南宋的高宗皇帝后,如约前去迎娶姑娘,不料姑娘留恋民间自由自在的生活,又舍不得抛下父老乡亲,不愿进宫。但是又怕皇命难违,便准备了许多的红帕,叫各方姐妹是日都挥动着红帕,使高宗无法辨认,只得作罢。
但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宋高宗还是下了一道圣旨:“浙江女子尽封王! ”这可让随行的礼仪官发了愁,对皇帝说:“这都封王怎么得了? ”高宗想了想道:“这有何难?让她们出嫁时都穿戴上霞帔不就成了! ”从此姑娘们当新娘子时都披霞帔,穿上大红袍,大红裙,同时也没有忘记将康王赠送的红方巾往脸上一遮。这一习俗代代相袭直到如今,老幼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