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纺织的诗词
一、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这首诗,大约作于元和初年。全诗围绕新制布裘来布局谋篇。
前八句,从新制布裘着墨,反映诗人优裕的生活,为下文表现其愿望张本。后八句从新制布裘生开去,抒写诗人的感慨,表达其“推身利以利人”的愿望,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代可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脉相承。白居易另一首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怀:“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白居易的思想也可知我国的一些地方在中唐时已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制衣了。诗中“桂布”四句主要写新制布裘用料考究:一是洁白似雪的桂布,一是柔软如云的吴绵,且布重绵厚,取喻新颖贴切。
“朝拥”四句承接“为裘有余温”具体描叙新制布裘保暖性能好:在数九寒天,诗人白天拥着它,夜里盖在身上,浑身温暖如春。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以勤劳的双手裁制出如此用料考究、保暖性能好的布裘,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
二、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 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 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 练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涩毳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 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州太守加样织, 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元和四年(809),白居易在任左拾遗时创作了组诗《新乐府》。这组诗共有50首,《红线毯》是其中的第二十九首。
这首诗通过宣州太守令织工“加样织”红线毯进贡皇宫这一典型事例,揭露当时的地方官吏劳民伤财来诌媚皇帝的丑恶嘴脸,并“忧蚕桑之费了”(原题下小序)。 白居易的新乐府在结构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共志”,即诗的开篇点题,结尾揭示诗的主题;而中间部分则往往承接开篇加以铺叙》。
《红线毯》便充分体现了此特点。首句“红线毯”,是名副其实的“标其目”。
自“择茧”句至“线厚丝多卷不得”,围绕织造红线毯加以铺叙。首先叙写织造红线毯的主要工序:精选好茧,用清水煮后抽丝,再选好丝练成线,以红蓝花来染,染得比真花还红,再按照既定的规格织就。
接着,采用白描与衬托的笔法,着重描写红线毯质地松软、有弹性,色彩鲜艳赛红花,突出其“温且柔”的特点。以上也间接地反映出织造红线毯费丝之多。
最后,点明宣州太实劳民佃财,令织工“加样织”红线毯是为了进贡宫 中,并点明织造这种红线毯极为费丝:“线厚丝多卷不得”。诗的结尾,显其志,揭示“忧蚕桑之费”的主题:“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红线毯的精美绝伦。
“忧蚕桑之费也”,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丝织品达到惊人的水平。 三、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缭绫》是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第三十一首,诗题下原夺小序:“念女工之劳也”。
其诗旨也就在于此。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全诗以缭绫为题材,着力描绘缭绫的精美奇绝,从而,突现织造缭绫费工惊人,达到“念女工之劳”的目的。诗中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摹写缭绫的精美奇绝:它出自“越溪寒女”之手,不同于罗、绡、纨、绮这些丝织品,其形状,犹如明月映照下的天台山前悬泻的瀑布;其花纹,宛若白云飘荡,秋雁飞翔;其色彩,由“地铺白烟花簇雪”染得像江南春水那般碧绿;染成织就,制为舞衣服,其奇纹与异彩交相辉映,无论是正看、反看,花光都闪烁不定。
缭绫如此精精美奇绝,“越溪寒女”织就它所耗费的劳动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 “越溪寒女”为织就缭绫付出了惊人的劳动:“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而她衣单身寒,却不能用缭绫为自己御寒。
因为“寒女”是听“中使宣口敕”,为包括“昭阳舞人”在内的“汉宫姬”而“琦上以样人间织”的。可是,“昭阳舞人”却把用缭绫制成的价值千金的舞衣乍得一文不值:“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
这里,对比鲜明,也就更有力地表现了诗的主题:“念女工。
2. 有关纺织的诗词
九张机
无名氏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织成一段,回文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 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 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 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 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 都将春色,藏头裹面,不怕睡多时。
3. 夸人针线活好的诗句
1、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出处:唐代·孟郊《游子吟》
释义: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2、原文: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
出处:唐代·王勃《林塘怀友》
释义:美丽的屏风上画着春天的花草,仙女的机杼上织着早晨的云霞。
3、原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出处:唐代·白居易《缭绫》
释义:织成飞在云上的一行行秋雁,染上江南一江春色。
4、原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出处:唐代·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释义: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
5、原文: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出处:唐代·白居易《新乐府 缭绫 念女工之劳也》
释义:织在上面的图案美得令人叫绝,底上铺了一层白烟,花儿攒成一丛白雪。
4. 关于簪的诗句
五声备奏,三献终祠。
车移凤辇,旆转虹旗。 礼周笾豆,诚效虔祗。
皇灵徙跸,簪绅拜辞。 庭陈大乐,坐当太微。
凝旒负扆,端拱垂衣。 鸳鸾成列,簪组相辉。
御炉香散,郁郁霏 霏。 共君结新婚,岁寒心未卜。
相与游春园,各随情所逐。 君念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艳姿,寒竹有贞叶。 此时妾比君,君心不如妾。
簪玉步河堤,妖韶援绿蕺。 凫雁将子游,莺燕从双栖。
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时不得意,妾弃还金闺。
结言本同心,悲欢何未齐。 怨咽前致辞,愿得中所悲。
人间丈夫易,世路妇难为。 始经天月照,终若流星驰。
长信佳丽人,失意非蛾眉。 庐江小吏妇,非关织作迟。
本愿长相对,今已长相思。 复有游宦子,结援从梁陈。
燕居崇三朝,去来历九春。 誓心接终始,蚕桑奉所亲。
归愿未克从,黄金赠路人。 洁妇怀明义,从泛河之津。
于今千万年,谁当问水滨。 更忆倡家楼,夫婿事封侯。
去时思灼灼,去罢心悠悠。 不怜妾岁晏,千载陇西头。
以兹常惕惕,百虑恒盈积。 由来共结缡,几人同匪石。
故岁雕梁燕,双去今来只。 今日玉庭梅,朝红暮成碧。
碧荣始芬敷,黄叶已淅沥。 何用念芳春,芳春有流易。
何用重欢娱,欢娱俄戚戚。 家本巫山阳,归去路何长。
叙言情未尽,采菉已盈筐。 桑榆日映物,草色盈高冈。
下有碧流水,上有丹桂香。 桂枝不须折,碧流清且洁。
赠君比芳菲,受惠常不灭。 赠君泪潺湲,相思无断绝。
妾有秦家镜,宝匣装珠玑。 鉴来年二八,不记易阴晖。
妾无光寂寂,委照影依依。 今日持为赠,相识莫相违。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叶参差吐,新花重迭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 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 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
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 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 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袜,轻露湿红纱。 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大君端扆暇,睿赏狎林泉。 开轩临禁籞,藉野列芳筵。
参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悬。 玉池流若醴,云阁聚非烟。
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 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谬陪瑶水宴,仍厕柏梁篇。 阚名徒上月,邹辩讵谈天。
既喜光华旦,还伤迟暮年。 犹冀升中日,簪裾奉肃然。
狭斜通凤阙,上路抵青楼。 簪绂启宾馆,轩盖临御沟。
西城多妙舞,主第出名讴。 列峰疑宿雾,疏壑拟藏舟。
花蝶辞风影,苹藻含春流。 酒阑高宴毕,自反山之幽。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 春叶参差吐,新花重叠开。
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 倩看飘飖雪,何如舞袖回。
逶迤度香阁,顾步出兰闺。 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
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 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
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 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
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 相看乐未已,兰灯照九华。
瑜佩升青殿,秾华降紫微。 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金屋真离象,瑶台起婺徽。 彩缨纷碧坐,缋羽泛褕衣。
云路移彤辇,天津转明镜。 仙珠照乘归,宝月重轮映。
望园嘉宴洽,主第欢娱盛。 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丛云霭晓光,湛露晞朝阳。 天文天景丽,睿藻睿词芳。
玉庭散秋色,银宫生夕凉。 太平超邃古,万寿乐无疆。
元王诗传博,文后宠灵优。 鹤盖动宸眷,龙章送远游。
函关疏别道,灞岸引行舟。 北林分苑树,东流溢御沟。
鸟声含羽碎,骑影曳花浮。 圣泽九垓普,天文七曜周。
方图献雅乐,簪带奉鸣球。 古人一言重,尝谓百年轻。
今投欢会面,顾盼尽平生。 簪裾非所托,琴酒冀相并。
累日同游处,通宵款素诚。 霜飘知柳脆,雪冒觉松贞。
愿言何所道,幸得岁寒名。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
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
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田游岩 信彼称灵石,居然狎遁栖。
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谿。 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
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 仆也颍阳客,望彼空思齐。
傥见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九 九侍神仙,高高坐半天。
文章二曜动,气色五星连。 簪绂趋皇极,笙歌接御筵。
愿因茱菊酒,相守百千年。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凰台。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台,黄扉通戚里。 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王侯贵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邻。
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
5. 回文织锦文的诗内容有
织锦回文诗 回文诗 是浩瀚的中国文化长河里一枝独特的奇葩,这一体裁首创于妇女,又完备于妇女.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妇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恩上何米语 侣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想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鸯鸳 这就是迄今仍流传在天水民间的通俗《回文图诗》。
诗图排列纵14行,横8行。起止二字在横首行正中。
读法只能依行字斜横回环吟诵,不能倒文回读。虽然格调俗浅,但韵味凄婉,切中情理。
天水妇孺皆能琅琅上口。至今,天水市的一些工艺品摊点仍然有“回文诗帕”的小工艺品出售。
苏若兰织了一幅又一幅,托人上街叫卖,“璇玑图”遂传布开来。开始时人们茫然不解,后来有人从第一行“夫”字开始,向右下方斜着念,再按网状顺序转念下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至第一行“妻”字止,居然读成了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早叫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6. 谁知道[ 回文织锦]诗的内容
东晋十六国时前秦才女苏蕙《回文璇玑图》 跟苏轼妹妹完全没关系
苏蕙112字回文璇玑图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妇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思上何米语
倡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想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鸯鸳
最著名的就是841字璇玑图了
《璇玑图》: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窈窕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桀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征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何漫漫荣曜华雕旌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医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盛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水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好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恣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当远叹水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欢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寄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桀殊文德离忠体一达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无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只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7. 关于蚕的诗句
因内容太多,只列出题目.
1. 采桑(例句:蚕生春三月)
朝代:南北朝 作者:民歌
2. 蚕谷行(例句:天下郡国向万城)
朝代:唐 作者:杜甫
3. 蚕妇(例句:粉色全无饥色加)
朝代:唐 作者:杜荀鹤
4. 蜀驮引(例句:昂藏大步蚕丛国)
朝代:唐 作者:冯涓
5. 咏蚕(例句:辛勤得茧不盈筐)
朝代:唐 作者:蒋贻恭
6. 蚕妇(例句:晓夕采桑多苦辛)
朝代:唐 作者:来鹄
7. 送友人下蜀(例句:见说蚕丛路)
朝代:唐 作者:李白
8. 杂曲(例句:妾本蚕家女)
朝代:唐 作者:李益
9. 孤松篇(例句:蚕月桑叶青)
朝代:唐 作者:刘希夷
10. 杂讽九首(例句:红蚕缘枯桑)
朝代:唐 作者:陆龟蒙
11. 和卓英英锦城春望(例句:蚕市初开处处春)
朝代:唐 作者:眉娘
12. 贫女词寄从叔先辈简(例句:蚕女非不勤)
朝代:唐 作者:孟郊
13. 春游(例句:锦袍日暖耀冰蚕)
朝代:唐 作者:牟融
14. 汝川行(例句:汝坟春女蚕忙月)
朝代:唐 作者:欧阳詹
15. 卧疾,答刘道士(例句:白露蚕已丝)
朝代:唐 作者:钱起
16. 自叹(例句:春蚕未成茧)
朝代:唐 作者:邵谒
17. 蚕女(例句:养蚕先养桑)
朝代:唐 作者:司马扎
18. 蜘蛛谕(例句:春蚕吐出丝)
朝代:唐 作者:苏拯
19. 采桑女(例句:春风吹蚕细如蚁)
朝代:唐 作者:唐彦谦
20. 惆怅诗十二首(例句:八蚕薄絮鸳鸯绮)
朝代:唐 作者:王涣
21. 簇蚕辞(例句:蚕欲老)
朝代:唐 作者:王建
22. 姬人养蚕(例句:昔年爱笑蚕家妇)
朝代:唐 作者:韦庄
23. 野蚕(例句:野蚕食青桑)
朝代:唐 作者:于濆
24. 织绫词(例句:去年蚕恶绫帛贵)
朝代:唐 作者:章孝标
25. 菩萨蛮(例句:小院蚕眠春欲老)
朝代:宋 作者:陆游
26. 如梦令(例句:妾似春蚕抽缕)
朝代:宋 作者:王沂孙
27. 蚕妇吟(例句:子规啼彻四更时)
朝代:宋 作者:谢枋得
28. 蚕妇(例句:昨日入城市)
朝代:宋 作者:张俞
29. 采桑子(例句:春蚕昨夜眠方起)
朝代:宋 作者:赵子发
30. 浣溪沙(例句:蚕已三眠柳二眠)
朝代:宋 作者:周密
31. 鹧鸪天五○首(例句:八茧吴蚕剩欲眠)
朝代:金 作者:元好问
32. 长水竹枝词(例句:蚕种须教觅四眠)
朝代:清 作者:黄燮清
8. 苏惠的璇玑图诗句有
千古流芳的《璇玑图》 关中农村,特别是武功、扶风、岐山、兴平一带,姑娘出嫁时有种讲究:结婚当天,娘家要送女婿及吃筵席的众亲友蓝、白、红等三色线织就的方形手帕,寓意着女婿及夫家对婚事不得“三心二意”。
久而久之,“织帕相赠”成为关中婚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追究其文化根源,应与关中民间传说——苏惠《璇玑图》有关。
《璇玑图》的传说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中有一位兰心蕙质的才女叫苏惠(字若兰)。据说,她是县令苏道质的第三个女儿,自幼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织布,远近乡人都叹其机智过人。
16岁时,苏惠嫁给书香世家的窦滔,夫妻恩爱,情同鱼水。窦滔“风神秀伟,精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
在秦州(今天水)任上政绩卓著。谁知却遭小人谗言密谋造反,窦滔被抄没家产,并被发配至流沙(今敦煌)服苦役。
七八年过去,窦滔杳无音信,苏惠思夫与日俱增,遂将无限情思写成七八千首诗文。后来,窦滔官复原职,再得重用,往襄阳赴任。
此时,苏惠才知窦滔已纳能歌善舞的敦煌女子赵阳台为妾。为此,夫妻反目,窦滔赴襄阳任时,苏惠没有跟随。
后来,苏惠悔恨难当,为表达坚贞爱情与分离之苦,她用五彩丝线织成长宽8寸的诗文锦帕,托人送给丈夫。窦滔看后大为感动,立将宠妾赵阳台送回关中老家,然后隆重迎接苏惠到身边,夫妻和好如初。
这诗帕便是千古流芳的《璇玑图》。有关苏惠璇玑图传说的文字记载有多处,最有代表性的是《晋书·列女传》和武则天的《苏氏织锦回文记》。
而故事的发生地也有“武功说”、“扶风说”和“天水说”。 《璇玑图》由于奇巧善变、文采斐然,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文人雅士的兴趣,人们不断地解读、玩味它。
“璇玑”本是中国古代天文测量的器具,而“璇玑图”的名称是因为《璇玑图》的中心有“璇玑图”三个字而得。《璇玑图》共29行每行29字,除去后人加上的“心”字,总共840个字。
无论从左右、上下、里外、交互、叠一字、退一字、半段顺逆、旋回诵读,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格式的诗文。依据目前的统计,璇玑图可组成7958首诗,故有“情诗八千”之说。
其诗句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情真意切、如怨如诉。伤感处催人泪下,愉悦处涕破笑来,真可谓妙手天成。
例如:“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闻旧新。霜冰齐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幽怨、不平盈胸的同时,又表达了霜冰一样的纯洁真情;又如,“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描述了悲思满怀的主人,独坐空堂抚琴,琴声呜咽,心曲悲伤;“寒岁识凋松,贞物知终始。
颜衰改华荣,任贤别行士。”用岁寒而后凋的松柏作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夫君矢志不移的真情。
而这首诗倒读也行,同样也是文词通顺,意境甚至更佳。 回文的集大成者 回文是西晋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其字句回旋往返皆可成文,而且符合格律规范。
朱存孝《回文类聚序》说:“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据说,苏伯玉出使在蜀,久不回家,其妻思念以极,作诗于盘中寄与他,取其盘旋回环之意。
苏伯玉读后即感悟回家;而苏惠的《璇玑图》则是回文诗的集大成者,一出现就达到了顶峰,后人无有能及者。此后,历代解读、模仿者不计其数。
皮日休、苏东坡、王安石、秦观、汤显祖、袁枚等著名文人都写了不少的回文诗词,凝练的文字蕴含着复杂精妙的内容。据说有一次,苏轼拜访秦观不遇,写信去和尚寺里询问情况。
秦观见信后,回了一封14个字排成一圈的怪信: 暮赏 已花 时归 醒去 微马 力如 酒飞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通过这首回文诗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可读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而且每个字出现两次,遣词用字功力极高。
较之人们耳熟能详的这一回文典故,《璇玑图》则变换更多、组合更巧、更为奇特。武则天特别喜欢《璇玑图》,她在《苏氏织锦回文记》中赞道:“五彩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
南宋的朱淑真重金购得《璇玑图》,研读之后作有《璇玑图记》,曰:“于是坐卧观究,因悟璇玑之理。” 《璇玑图》的价值与影响 苏惠的回文织锦精妙绝伦,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武则天称其“上陈天道,下达人情,中稽物理,博引广譬,寄意深远,玄妙至极,堪称千古奇文。”《诗薮》外编卷四云:“苏若兰璇玑诗,宛转反覆,相生不穷,古今诧为绝唱。”
首先,当时多数的普通大众是看不懂《璇玑图》的,苏若兰笑言:“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但文人雅士却对其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尝试破解织锦诗句。
从《晋书》开始到唐,有武则天、李白、李善、吕延己;到宋,有苏东坡、黄庭坚、秦观等;直到明清时期,研究《璇玑图》的人依旧很多,代代不绝。人们从各自的角度,探索出了奇妙精绝的各种读法。
1600多年了,《璇玑图》魅力不减,仍有着巨大的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