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信传递信息的诗句
1.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2.关于信息传递的诗
1、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译文: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译文: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译文: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代:张籍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5、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译文: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6、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3.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4.有关“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2、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3、诗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4、诗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出自:两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5、诗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出自:唐代·张籍《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关于用书信传递的诗句
1.古代有关用信件传递爱情的诗句
古代用信件传递爱情诗句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 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 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的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 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 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描写古人书信来往的诗句
鱼传尺素出处:
用“鱼”来传递书信的典故,最早出现在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的乐府诗集里,说的是离别的亲人之间的书信往来的思念情感。
《饮马长城窟行》全文:“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他乡各异性。展转不可见,忽觉在他乡。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宋代秦观的《踏莎行》词也有对“鱼传尺素”的描述。
词的全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是:“漫雾遮没楼台,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样盼望都是无法找到之处。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住春天的冷寒,特别是在杜鹃悲啼不停夕阳将暮。驿站寄来了梅花,鱼雁传送到书素,堆砌起来的怨恨重重叠叠无法指数。郴江幸运而又悠然自得地环绕着郴山,为了何人又要流向潇湘去。”
鸿雁传书的出处:
《周易 渐》曰:初六鸿渐于干,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威仪吉;《礼记 月令》曰: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盲风至,鸿雁来……是月也,日夜分……鸿雁来宾,爵入大水为蛤……是月也;《仪礼》曰:大夫执雁取其候时而行也。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周书》曰:白露之日鸿雁来,鸿雁不来,远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方,雁不北方,民不怀至;《春秋繁露》曰,凡贽大夫用雁,雁有类。长者在民上,必有先后,雁有行列,故以为贽。
3.古代书信传递的古典有哪些
烽火传军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弄盏传杯】: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风筝通信 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竹筒传书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4.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典故:鸿雁传书。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使臣苏武被匈奴拘留,并押在北海苦寒地带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
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事情的真相,并给他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这只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
这样,匈奴单于再也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他放回汉朝。从此,"鸿雁传书"的故事便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而鸿雁,也就成了信差的美称。
出处: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
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
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鸿雁传书
关于书信传递诗句
1.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2.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陈玉兰《寄外征衣》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3.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唐·李冶《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像冰雪一般洁白,结成双鲤鱼的模样,要想知道心里想的事情就要打开鱼腹看书信。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6.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唐·韩偓《家书后批二十八》
我寄的书信还没有到但是我的心早就已经带到,想念已经在孤城海岸头。
7.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8.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唐·杜甫《得家书》
在外游荡给家中寄书信,返家就带上家书。
9.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家信、情书等等。
例句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3.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4.古代有关用信件传递爱情的诗句
古代用信件传递爱情诗句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 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 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的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 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 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5.形容书信传情的诗句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流红记》 唐时儒生于佑见御沟中漂一脱叶,拾起一看,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心想这一定是宫人作的,因思成病。于是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他将叶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
后于佑寄食于贵人韩泳门馆,韩泳待他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佑为妻。婚后韩夫人在于佑箱中发现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
并说,她事后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佑所题。
二人认为这是红叶为媒,一时传为佳话。
6.古代书信传递的古典有哪些
烽火传军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弄盏传杯】: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风筝通信 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竹筒传书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关于书信迟的诗句
1.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2.关于书信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谁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4.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5.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6.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陈玉兰《寄外征衣》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3.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唐·李冶《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像冰雪一般洁白,结成双鲤鱼的模样,要想知道心里想的事情就要打开鱼腹看书信。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6.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唐·韩偓《家书后批二十八》
我寄的书信还没有到但是我的心早就已经带到,想念已经在孤城海岸头。
7.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8.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唐·杜甫《得家书》
在外游荡给家中寄书信,返家就带上家书。
9.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家信、情书等等。
例句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7.含有书信的诗句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寄夫》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王昌龄《寄穆侍御出幽州》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白居易《寄元九》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卢照邻《横吹曲辞·折杨柳》
莫道幽闺书信隔,还衣总是旧时香。——梁锽《代征人妻喜夫还》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杜甫《寄韦有夏郎中》
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黄庭坚《寄张仲谋次韵》
楼头约取衡阳雁,寄得一行书信无。——俞桂《寄书》
近得尚书信,殷勤问圣躬。——冯琦《读杨太宰诗有感二首》
8.描写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李白
关于书信传递方式的诗句
1.古代有关用信件传递爱情的诗句
古代用信件传递爱情诗句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 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 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的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 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 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有关书信的古诗词并且是信息交流方式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古代书信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羽檄:就是插有羽毛的书信。古代战事紧急时,常把羽毛插在书信上,称之为“羽檄”。
羽书: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
鸡毛信:古代羽书的一种,就是在书信上粘插鸡毛,因此又叫“鸡毛信”。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在沿用。
飞鸽传书: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历史悠久,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时,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急脚递: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俗称“传金牌”。始于宋代,元代称为“急脚铺”。相传岳飞一日接连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这就是金宇牌急脚递。
4.关于信息传递的诗
1、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译文: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译文: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译文: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代:张籍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5、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译文: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6、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5.古代书信传递的古典有哪些
烽火传军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弄盏传杯】: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风筝通信 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竹筒传书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6.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青青河畔草》 ……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无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其他的像烽火啦,飞鸽啦,鸿雁啦,都很常见,不过官家用的应该是官道驿站吧,像讽刺杨贵妃的词里不是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吗,以及红尘指的应该就是官方用来通报信息的 鸿雁传书、鱼龙传书。
在唐人的《春江花月夜》里,有一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一、烽火传军情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出土的东汉初年《塞上烽火品约》木简上的部分内容,再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西北边陲“谨侯望,通烽火”的历史遗迹。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
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鸿雁传书 1958年7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纪念邮票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4分和8分,图案都是工作中的广播发射塔和正在蓝天上高高飞翔的大雁。
这只飞雁,用的是“鸿雁传书”的典故来象征邮政通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
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凶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凶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
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
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以上两则“鸿雁传书”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鸿雁传书”也就渐渐成了邮政通信的象征了。 三、鱼传尺素 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边纸图案为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
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 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
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
7.古代人传递书信的方式
一个是信件,由邮差来发放,骑马到每个驿站,再换马,最后把信送到 还有就是飞鸽传书,就是用信鸽,将信绑在信鸽腿上,再放飞,信鸽就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往哪写信就用哪个地方带来的信鸽 还有些比较不正规的就是传言,说书等等,人们相互传言将信息传播 或者说书的先生将某些事编成书词,用说书的方式唱出来,也算是信息传播.古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系统的国家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传递就已见诸记载。 乘马传递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
位于嘉峪关火车站广场的“驿使”雕塑,它取材于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驿使手举简牍文书,驿马四足腾空,速度飞快。此砖壁画图于一九八二年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为小型章邮票主题图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关是中国信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形成了一整套驿传制度。特别是汉代,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
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
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
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比做流星。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达到每天500里。
由此可见,唐朝邮驿通信的组织和速度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将所有的公文和书信的机构总称为“递”,并出现了“急递铺”。
急递的驿骑马领上系有铜铃,在道上奔驰时,白天鸣铃,夜间举火,撞死人不负责。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
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岳飞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从前线强迫召回临安,这类金牌就是急递铺传递的金字牌,含有十万火急之意。 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 1.用候鸟,特别是鸽,雁等作传输工具 2.作内馅的方式,如藏在鱼肚,饼类,包子等 3.以特殊声音,如钟声,鼓声,鞭炮声等 4.以灯光,火光,如孔明灯.烽火台等 5.还有其他记号,摆设等,如诱敌的记号 另外还有钟鼓、烟火、鸽子、旗语、狼烟等方式传递信息。
关于传递书信的诗句
1.古代有关用信件传递爱情的诗句
古代用信件传递爱情诗句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 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 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的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 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 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关于信息传递的诗
1、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译文: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译文: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译文: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代:张籍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5、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译文: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6、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3.古代书信传递的古典有哪些
烽火传军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弄盏传杯】:弄:酒宴中戏弄;盏:浅而小的杯子;传:传递,传送。指酒宴中互相斟酒。【青鸟传信】:青鸟:传说中受西王母役使的神鸟,后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比喻使者传递信息。
【鱼传尺素】: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风筝通信 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竹筒传书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4.古代书信传递的典故
《青青河畔草》 ……遗我双鲤鱼,中有尺素书……《无题》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其他的像烽火啦,飞鸽啦,鸿雁啦,都很常见,不过官家用的应该是官道驿站吧,像讽刺杨贵妃的词里不是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吗,以及红尘指的应该就是官方用来通报信息的 鸿雁传书、鱼龙传书。
在唐人的《春江花月夜》里,有一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一、烽火传军情 1994年11月7日,原邮电部发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的汉代烽火台遗址,边纸上的文字为1974年在甘肃居延地区破城子烽塞遗址出土的东汉初年《塞上烽火品约》木简上的部分内容,再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西北边陲“谨侯望,通烽火”的历史遗迹。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
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
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鸿雁传书 1958年7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纪念邮票一套2枚,面值分别为4分和8分,图案都是工作中的广播发射塔和正在蓝天上高高飞翔的大雁。
这只飞雁,用的是“鸿雁传书”的典故来象征邮政通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
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凶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
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凶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凶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
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
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以上两则“鸿雁传书”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鸿雁传书”也就渐渐成了邮政通信的象征了。 三、鱼传尺素 1990年11月28日,原邮电部发行了J174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小型张一枚,邮票图案为姑苏驿,边纸图案为古代铜器上的鱼形铭文,这些鱼形铭文,用的是“鱼传尺素”的说法来象征邮政通信。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
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
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 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
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
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
5.关于书信的句子有哪些
1、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明代袁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338凯的《京师得家书》
2、在匆匆远去的时光里,一些人会和我们渐行渐远,一些事情会被我们淡忘。我们会失去一些朋友,又会遇见一些人。
那些曾经寄托了我们亲情与友谊的书信、那些承载了我们的光荣与梦想的书信却像一座座纪念碑似的镌满了碑文,屹立在我们走过的人生路上。
——曹含清《怀念书信》
3、从前书信很慢,爱情很长; 现在聊天很快,爱情很短。 如今书信已不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译文:过去交通极不便利,两个相爱的人一别可能就是几年不见,车马很慢,写信寄出也很慢,一生的时间都用来去爱一个人。不过时代发展之后,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去到很远的地方,遇见更多的人,所以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更容易爱上其他的人。
——南来隐士《南来隐士论人生》
4、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译文: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庾信 《寄王琳》
5、春有风筝,夏有鱼,秋有青鸟,冬有雁,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猫腻 《庆余年》
6、默存得空就写家信;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白天黑夜都写。这些信如果保留下来,如今重读该多么有趣!但更有价值的书信都毁掉了,又何惜那几封。
——杨绛《干校六记》
关于传递茶的诗句
1.关于茶的诗句大全
关于茶的诗句
1、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2、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4、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陆羽《六羡歌》
5、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6、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
7、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
8、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张籍《夏日闲居》
9、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2.关于茶文化的诗句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译: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
3、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黄庭坚《品令·茶词》
译: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黄庭坚《满庭芳·茶》
译: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6、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译: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洢《核舟记》
译: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8、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译: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译: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1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3.关于茶的古诗20首
1、山泉煎茶有怀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译文:坐着倒一鼎清凉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细末如尘。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2、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译文:越人送给我剡溪名茶,采摘下茶叶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一饮后洗涤去昏寐,神清气爽情思满天地。再饮清洁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飞雨落洒于轻尘中。三饮便得道全真,何须苦心费力的去破烦恼。
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来自欺欺人。愁看毕卓贪图饮酒夜宿在酒瓮边,笑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所做的饮酒诗。崔使君饮酒过多之时,还会发出惊人的狂歌。谁能知饮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传说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词
宋代:黄庭坚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4、满庭芳·茶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
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唐代: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译文:芳香的茶树丛掩隐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叶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纯洁的光华。更有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采回了这珍奇的细嫩茶芽。晨雾紧贴着石涧奔湍的山泉蒸腾而上,采茶之处离山崖之顶也不过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圆有方,色泽绝非一般,茶叶品质如圭如璧,真是美玉无瑕。我吩咐家人用华贵的茶具去煎这难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弥漫到远处的人家。这纯和的茶香让我的灵魂得以净化,并以自然的本真荡去内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来那甘露一般的斋饭,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个天下。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谁不惊叹,恐怕更珍贵于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4.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5.关于茶的诗句
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故人寄茶 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贡馀秘色茶盏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施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
嫩荷涵露别江滨。
中山竹叶香初发,
多病那堪中十分。
尚书惠蜡面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
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
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
晚铛宜煮北山泉。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萧员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浮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6.关于釆茶的诗句
阮郎归 (宋)黄-庭坚
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
月团犀腌斗圆方。研膏入焙香。
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
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
《踏莎行·咏汤》(宋)张炎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
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
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踏莎行》(宋)吴-潜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森森竹里闲庭院。
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尽将前事思量遍。
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
7.关于“茶”的诗句有哪些
1、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 》
释义: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2、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释义: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
3、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4、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释义: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艳阳高照,又使人口渴难忍。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6、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释义: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7、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释义: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
8、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释义: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9、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释义: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10、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释义:手端着一碗茶无需什么理由,只是就这份情感寄予爱茶之人。
8.描写茶的诗句
⊙ 清茶辞
我必须从水中穿透脉络
回到你的泥土,根系
澄静天空和高山缭绕的云雾
譬如精确到清明酉时,默诵三声奔雷
就长出一芽两叶
黑暗之中那些苏醒的茶树
无法被春寒加进注脚
香城不在海面之上
不高入云端,不耽守迷局
两个灯芯隔室相望许久
残茶已浸透线装书
⊙ 斗茶辞
把风收紧,把琴藏好
把仕途和大宋煮进一泓舒缓的山溪水
如今只要红的,白的,绿的叶
乃至发黄的毛边纸
展开一盅两件,黑眼睛里装着
香气如兰,从此楚河汉界只有骈指之隔
他们说啜甘咽苦而存天性
这一品,看见江山如画,春秋倒流
⊙ 冲茶辞
接一瓢扬子江中的水
烟霞正在入海
那个摘取蒙山顶芽或者漫过石钟乳的
传说,不比回甘之味更遥远
我有红泥小火炉与三山齐
于是我轻服薄裘,我端坐廊前
CHINA用茶籽周游世界
寻茶问道的人,一刻不停的浇水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烧盅热罐前无我,之后没有了世界
而我独自淋盅刮沫,高冲低筛
清清淡淡,不起一点微澜
这是大同世界。
漂的和流动,感观里的战争
象一只母虎匍伏在丹霞山谷中
和平的守护神,而没有一份祭品
你不死于任何一场灾难
你的氤氲之气随时可以溅落
小小的疼痛,以便更多的祥和被安置
于大爱,这个清寂之晨绽放的安宁
去了物欲,格物致知
仍然小壶如香橼
只三杯,无余也无缺
再跟两个破烂吧……………………
⊙ 独自去偷欢
别要求台阶顺从脚步
它们是睿智的,简洁和一言不发的
除非纵火,整个夜晚空无一人
杯子还在原处旋转
喝水的人从三月里开掘隧道
他将离开大汉,到大唐去
带着离乱和独立的树,跑上台阶
这一切的发生悄无声息
木制的,铁皮,或石头构成的格局
使我看见妖人的手指
看见斑斓的时光
只是别让我看见你的眼眸
里面闪烁的陶陶然
他们说--“回忆不是幸福”
⊙ 我将与城市雕像在冬天里继续卑微下去
茂密的草丛此时已经枯萎
足迹深藏其中
--“那片叶子才是我的灵魂”
可是严冬拿走了绿色
剩下麻雀,零星阳光和词句
在城市雕像身边结了冰
他的面孔里站满了
灰尘,他的身边蹲伏着另一尊雕像
瑟瑟的包裹在破烂棉衣里
温暖的灯光隔着街道,树木,隔着层层迭迭
车来车往的高架桥,哪一处是家乡
麻雀藏进我单薄的诗篇
在这个夜晚总要倒塌些什么
雕像,或者温暖的梦
卑微得没有任何回响
--“请带走我,离开民工的身体”
饮 茶
仙翁遗石灶,
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
茶烟袅细香。
关于书信鹅诗句
1.关于鹅的诗句
题鹅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鹅儿
【唐】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道州北池放鹅
【唐】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赠鹤
【唐】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鹤答鹅
【唐】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2.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3.关于“鹅”的诗句有哪些
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唐 · 骆宾王 《咏鹅》
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2、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 宋 · 晁冲之《春日》
译文: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3、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 唐 · 王驾《社日》
译文: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
4、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 清 · 曹雪芹《菱荇鹅儿水》
译文: 鹅儿在那里戏水,水上面有菱荇。 燕子在树里穿来穿去,把桑树、榆树的枝条来做自己的窝,回来做自己的燕窝。
5、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 宋 · 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译文: 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
4.描写/赞美鹅的诗句
1、《咏鹅》全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注释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3、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5.关于 鹅 的诗词名言
繁体:鹅 笔画:15 读音:é 部首:鸟 部首笔画:5 五笔:丿,扌,乙,一 ;trng 【释义】 家禽,比鸭大,额部有肉瘤,颈长,嘴扁而阔,腿高尾短,脚趾间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
能游泳,吃谷物、蔬菜、鱼虾等,肉和蛋可以吃。 【鹅黄】éhuáng 小鹅绒毛那样的颜色:鹅黄大衣。
【鹅毛】émáo 鹅的羽毛。常用作比喻义:鹅毛般的大雪|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鹅 (形声。从鸟,我声。
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
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同本义。
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如: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鹅头(讹头。
讹诈,敲竹杠);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编辑本段]鹅类的祖先 这种像鹅一样的巨鸟属于Dasorni种类的远古巨大鸟类,栖息在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河岸的塞普利岛屿水域,其翼展可达到5米(16英尺)宽。
它们像信天翁一样猎食:掠过水面,在飞行中突然地捕获水中的鱼或鱿鱼。 它比现代鸟类更多地撕咬食物,因为它们在鸟喙边缘长着锋利、像牙齿般的凸出物。
像所有现今的鸟类一样,它长着由角蛋白构成的鸟喙,角蛋白是形成人体头发和指甲的物质。但它们不同于现代鸟类,现代鸟类的祖先在进化历程中逐渐脱落了牙齿,最新发现的这种远古鸟类所长的多骨牙齿被称为“假牙”,真正的牙齿是由牙釉质和象牙质构成的。
锋利的假牙能防止它们在飞行中食物从口中滑落。[编辑本段]鹅的寿命 鹅一般可以活28—50年左右 黑天鹅 [编辑本段]最大家禽 鹅 é家禽。
像鸭但比鸭大,颈长,喙扁阔,脚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
能游泳,吃谷物、蔬菜、鱼虾等。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
鸭科动物繁杂,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这些动物中的一些被人类驯化成的家禽,如绿头鸭驯化成了家鸭,鸿雁驯化成了中国家鹅,灰雁驯化成了欧洲家鹅,疣鼻栖鸭驯化成了番鸭。
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易: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飘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有几种天鹅如疣鼻天鹅和大天鹅是体型最大的游禽,也是体型最大的飞禽之一。
疣鼻天鹅也是最优雅的鸟类,常见于欧洲的公园中,但是我国不太常见。家鹅的祖先是雁,大约在三四千年前人类已经驯养。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
脖子很长,身体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
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至15公斤。
卵化期一个月。栖息于池塘等水域附近。
善于游泳。主要品种有狮头鹅、太湖鹅等。
鹅 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它是灰雁和原鹅改良的品种。他体色呈白色和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像戴了顶帽子;颈长,嘴扁而阔,脚上趾间有蹼。
它身躯庞大,完全失去飞行能力,在地上行走不便,但在池塘或在河流中却能自如畅游。 鹅遇到生人或生人进出主人家门就会鸣叫,甚至跑过来用喙拧上一口,这就是保护性或防护性的反应。
鹅属于雁型目类能漂浮于水面的游禽,喜欢在水中生活,以青草等粗饲料为主,以食鱼、虾。 鹅肉可供人们食用。
鹅肉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 别名:家雁肉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 鹅是食草动物,鹅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健康食品。鹅肉含蛋白质,钙,磷,还含有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
鹅肉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从生物学价值上来看,鹅肉是全价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仅比鸡肉高一点,比其他肉要低得多。
鹅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均超过其他肉类,对人体健康有利。鹅肉脂肪的熔点亦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1、鹅肉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并且脂肪含量很低。 2、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根据测定,鹅肉蛋白质含量比鸭肉、鸡肉、牛肉、猪肉都高,赖氨酸含量比肉仔鸡高。
3、鹅肉味甘平,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祛风湿防衰老之效,是中医食疗的上品。 4、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我部确定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二○○六年六月二日 四川白鹅、伊犁鹅、狮头鹅、皖西白鹅、雁鹅、豁眼鹅、酃县白鹅、太湖鹅、兴国灰鹅、乌鬃鹅?营养成分 每100克鹅肉所含营养素·热量 (251.00千卡) ·蛋白质 (17.90克) ·脂肪 (19.90克) ·胆固醇 (74.00毫克) ·维生素A (42.00微克) ·硫胺素 (0.07毫克) ·核黄素 (0.23毫克) ·尼克酸 (4.90毫克) ·维生素E (0.22毫克) ·钙 (4.00毫克) ·磷 (144.00。
6.与鹅有关的诗句和诗句
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示儿(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7.关于书信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8.关于鹅的诗句
题鹅 【唐】李商隐 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
那解将心怜孔翠,羁雌长共故雄分。 舟前小鹅儿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鹅儿 【唐】李郢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
何穷散乱随新草,永日淹留在野田。 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道州北池放鹅 【唐】吕温 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
安得免沸鼎,澹然游清池。 见生不忍食,深情固在斯。
能自远飞去,无念稻粱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鹅赠鹤 【唐】白居易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鹤答鹅 【唐】白居易 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 未必牺牲及吾辈,大都我瘦胜君肥。
关于寄书信的诗句
1. 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2. 关于书信的诗句
《饮马长城窟行》
——汉·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3.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陈玉兰《寄外征衣》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3.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唐·李冶《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像冰雪一般洁白,结成双鲤鱼的模样,要想知道心里想的事情就要打开鱼腹看书信。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6.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唐·韩偓《家书后批二十八》
我寄的书信还没有到但是我的心早就已经带到,想念已经在孤城海岸头。
7.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8.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唐·杜甫《得家书》
在外游荡给家中寄书信,返家就带上家书。
9.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家信、情书等等。
例句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4. 谁有关于书信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5.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6.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7. 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
1、《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释义:
你守卫在边关,我却在吴地,凉飕飕的西风吹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正在为你而担忧。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寄令狐郎中》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
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
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
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3、《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释义:
身在玉门关外道路竟如此遥远,翘望故都金陵音信又何等稀疏。
我现在激动地流下千行热泪,只因为拜读了您万里寄来的手书。
4、《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释义:
柴门多日紧闭不开,
门前石阶铺满了白雪皑皑。
如今有人把琼玉般的积雪踏碎,
是友人从京城给我寄了诗来。
5、《钟陵禁烟寄从弟》唐代: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
释义:
(柳)落絮纷飞如花般的飘落,日头又已西偏,独自外出踏青,只有草长得密密稠稠。
寄给(近亲、好朋友)亲戚朋友们的书信竟也音信全无,我又怎么敢在黄昏的时候听那杜绝的啼鸣呢。
8. 描写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李白
关于书信传递爱的诗句
1. 古代有关用信件传递爱情的诗句
古代用信件传递爱情诗句如下:
《饮马长城窟行》 汉 无名氏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结素鱼贻友人》 唐 李冶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书后批二十八》 唐 韩偓
四序风光总是愁,鬓毛衰飒涕横流。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
《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得家书》 唐 杜甫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
今日知消息,他乡且旧居。
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
临老羁孤极,伤时会合疏。
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
北阙妖氛满,西郊白露初。
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
农事空山里,眷言终荷锄。
《赠猎骑》 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渔家傲》 宋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的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端州江亭得家书》 唐 李绅
雨中鹊语喧江树,风处蛛丝飏水浔。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蝶恋花》 宋 赵令畤
尺素重重封锦字。
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
佩玉采丝文竹器。
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
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
心驰魂去神千里。
《蝶恋花》 宋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2. 形容书信传情的诗句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流红记》 唐时儒生于佑见御沟中漂一脱叶,拾起一看,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心想这一定是宫人作的,因思成病。于是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 他将叶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
后于佑寄食于贵人韩泳门馆,韩泳待他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佑为妻。婚后韩夫人在于佑箱中发现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
并说,她事后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佑所题。
二人认为这是红叶为媒,一时传为佳话。
3.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陈玉兰《寄外征衣》
我寄上一封简短的书信,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3.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唐·李冶《结素鱼贻友人》
尺素像冰雪一般洁白,结成双鲤鱼的模样,要想知道心里想的事情就要打开鱼腹看书信。
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春望》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5.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6. 此书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头。——唐·韩偓《家书后批二十八》
我寄的书信还没有到但是我的心早就已经带到,想念已经在孤城海岸头。
7.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8. 去凭游客寄,来为附家书。——唐·杜甫《得家书》
在外游荡给家中寄书信,返家就带上家书。
9.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唐·杜牧《赠猎骑》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出处
10. 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今含义
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渡,乞白服相见。"
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2、指信札。
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简称书信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书写材料演变等原因,书信又有许多别名、美称,下面略举数端。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家信、情书等等。
例句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4. 关于传递爱心的诗句
传递爱心的诗句
1、爱心,它无不在处处伸张浩然正气,无不时时在抒写奉献的诗句。
2、爱心能净化我们周围的空气,能扫除我们心灵的障碍,能把我们的生活妆扮得如花似锦,能让我们拥有好心境去踏平征途上的坎坷。
3、爱心——人类友谊的传递,给人一种快乐;爱心——四通八达的输络网,给人一种温暖。
4、爱心是什么?爱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什么?爱心是扶慰你受伤心灵的微笑。
5、爱心是头顶温顺美丽的阳光,使黑暗的角落撒满阳光;爱心是脚下一条条通向家的石子路,使离家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爱心是满天迷人的星星,使迷途的旅人找到家的路。
6、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爱心是一杯泼洒在头顶的冰水,使高热发昏的人得能冷静地思索;爱心是一块衔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饮黄连的人尝到生活的甘甜。
7、爱心是一缕阳光,它让贫病交迫者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甘泉,它滋润着干涸者的心田;爱心是一支拐杖,它给予颓唐者站起来的力量;爱心是一束花朵,它指明荒漠跋涉者春天的方向……
8、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身处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片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9、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爱心是一柄撑起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荫庇;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
10、奉献自己的爱心应该成为一种时尚和自觉行为。想一想,如果每个人都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无论是多少,也是一片心意,这样,这个社会就会更美好。
11、人人都可以献出一点爱心。少一点争吵,多一份谦让,那是宽容者的爱心;少一些埋怨,多几分体贴,那是纯朴者的爱心。
12、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拥挤的车厢也会有老人小孩的立足之地安身之位,再窄再挤的公路也会畅通无阻汽笛欢歌。
13、社会需要爱心,人类需要帮助。也许只是一根小小的木桩,就可救活一个溺水的人;也许只是薄薄的一条毯子,就可以温暖一个冻僵的人;也许只是一句话,一只温暖的手,就可以唤回失望者的希望。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别走开,让我们一起来奉献自己的爱心,一人是人,二人为从,三人成众,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需要的不正是这种众志成城吗?
14、有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想,的确如此,如果人们相互关爱,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是纯真而美好的。
15、曾记否,洪水像猛兽一样扑来时,是一颗颗舍生忘死的爱心救出了危楼与树梢上凄声呼救的老人与孩童;烈火咬噬着高楼大厦时,是一颗颗奋不顾身的爱心英勇地扑进火海,保住了千百家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在非典疫情弥漫电视萤屏时,是一颗颗纯洁无瑕的爱心冲向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
16、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17、爱是冬天里的太阳,能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爱是沙漠里的清泉,能给旅行中的人以清爽,爱能给人力量。有爱的地方,人们的内心是快乐的,人们的生命更加的有质量。
18、爱的力量是无比大的,爱的色彩是无比美的,她可使心中有爱的人幸福,贡献出爱的人快乐,得到爱的人欢笑。可使家庭美满,使社会安定,使世界和平。关心、宽恕和体谅都是爱,让我们一起把爱贡献出来,给社会,给世界,给人间,使人间处处有温暖,处处有温情,处处都有爱。
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包括相应的一定行动),它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关怀、爱护人的思想感情,包括于所有情感之中。当对象为人类时,往往与"阶级友爱"或"同胞情"相对应,指超阶级的或超国的、基于彼此都是人类这一认识的同情怜悯,当对象为非人类时,则往往基于彼此都是动物或生命这一认识的同情怜悯。
5.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6. 关于爱的传递的诗句或歌词有哪些
1.《慈母爱》
朝代:元代|作者: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2.《结爱(一作古结爱)》
朝代:唐代|作者:孟郊
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
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
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
始知结衣裳,不如结心肠。
坐结行亦结,结尽百年月。
3.《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朝代:唐代|作者:刘叉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4.《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
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5.《临江仙·长爱碧阑干影》
朝代:宋代|作者:晏几道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脸红凝露学娇啼。
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
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7. 关于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京师得家书》明代: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释义: 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
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2、《秋思》唐代: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释义: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3、《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释义: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5、《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释义: 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用书信传递信息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