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书信的诗句
落花时 纳兰容若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虞美人纳兰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使青鸟兮衔书,恨独宿兮伤离居。李白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李白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李璟 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李白 书无鸿雁如何寄,肠断催归作麽回。
向子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 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
柳永 别来凭谁诉,空寄香笺,拟问前欢甚时更。欧阳修 香笺小字寄行云。
纤腰非学楚,宽带为思君。晁补之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归燕,衔得云中尺素书。
李白。
2.关于信息传递的诗
1、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寄外征衣》唐代:陈玉兰
译文:信中每一行字上都浸透了我的眼泪,寒气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我寄出的寒衣不知收到没有?
2、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渔家傲》
译文:流着泪面对这空白的书信纸,心中的思念之情怎么能一张纸就能表达出来的,当书信寄出再收到的时候,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唐代:岑参
译文: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唐代:张籍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5、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无名氏《饮马长城窟行》
译文: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6、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 《京师得家书》
译文:绵绵的江水有三千里长,家书有十五行那么长。行行之间没有其他的言语,只是告诉我要尽早回到故乡。
3.与书信有关的诗句
古代书信的“美称”
河北 张木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大诗人杜甫《春望》中的诗句。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自古以来,书信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人们给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称,赋予了美好的情趣。“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多么美妙的诗句,多么动人的情境!
鱼肚子里真有“尺素书”吗?古人的书信常用洁白的绢来写,长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故书信即称尺素书。洁白的尺素常结成双鲤之形,古乐府诗有道:“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因此,“双鲤”为书信的代称。前面引诗中的“烹鲤鱼”并非真烹,不过是一种生动的比喻罢了。
苏武牧羊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缚在雁足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常常合称“鱼雁”,例如古诗有“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除用绢、帛写信外,还以竹片、木片作为书写材料,称为简、札、牍,故书信有时又称“书简”、“书札”、“书牍”或“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牍”、“尺翰”、“尺书”等等美称。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书信的代称。晏殊有词道:“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
4.有关“书信”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2、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3、诗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宋代·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释义: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4、诗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出自:两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释义: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5、诗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出自:唐代·张籍《秋思》
释义: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书信传递信息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