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修辞手法之长短句整散句(请详细说说,并多举几个例子,】
长句,是指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它的修饰语(定语、状语)多,并列成分多,或者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特点: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和严密精确的思想. 短句指的是短小精悍、节奏短促、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的句子.短句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简洁生动地表现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变化,表现作者激越的情绪或果断肯定的语气. 长句变短句. 长句变短句,首先要认清长句的特点.长句的特点一般有三:—是修饰语(定语、状语)多,二是并列成分多,三是某一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 举例: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x0b 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的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和牧民群众为开辟草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面. 参考答案:这出戏一开始就给观众展现了草原上的欣欣向荣的大好风光,展现了牧民群众为开辟草原原牧场、架设桥梁而战斗的动人场面.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四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005)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答案: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 整句是结构相似,形式比较匀称整齐的句子,如对偶、排比即属此类.整句形式整齐,节奏和谐,富有气势,适用于散文、杂文等文体. 散句则是形式错落,结构不整齐的句子.散句表意灵活自然,可根据语境而灵活运用. (1)整句变散句 整句改为散句,只要将各个句子中重复使用的词语去掉,在不改变原句基本语意的前提下,不遗漏内容要点即可,这不是高考复习的重点,不再赘述. (2)散句变整句 将几个散句改为整句,一般是要先确定一个基准句,以此为标准来调整改造其他的句子,使各个分句的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这里特别注意三点:①读懂原句,找准对称点;②不变原意,改变结构,使句子整齐对称;③要注意字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 答案: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等. 将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整句.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怒放在冰天雪地; 它不是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 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 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
2.临流班坐,
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
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译文】
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的清醒者,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尝尽世态炎凉,宦海浮沉,回归田园依旧躬身耕耘。欣逢昨夜春雨如甘霖,把我的东坡田园滋润,(古诗百科)更有喜鹊报喜来,晴暖气象新。最爱听雪堂西畔一道幽泉的潺潺;最爱看北山倾斜的身姿,还有小溪横流在山前;南望亭台丘壑,错落有致,四望亭的后丘耸立高山巅;这山水田园一一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叹一声吾老矣,就此寄余年。
3.《一剪梅》,作者李清照,赏析
(一)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宋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也飘飘,雨也萧萧。
何时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巴蕉。 二、赏析 1、综合赏析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最近,电影《李清照》沿袭了伊世珍之说,当赵明诚踏上征船出行时,歌曲就唱出《一剪梅》的“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我认为把这首词理解为送别之作,于词意不尽相符,就是“轻解罗裳”两句,也难解释得通。
“罗裳”,不会是指男子的“罗衣”,因为不管是从平仄或用字看,没有必要改“衣”为“裳”。“罗裳”无疑是指绸罗裙子,而宋代男子是不穿裙子的。
要是把上句解为写李清照,下句写赵明诚,那么,下句哪来主语?两者文意又是怎样联系的呢?看来,应该以《花庵词选》题作“别愁”为宜。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家庭生活充满了学术和艺术的气氛,十分美满。
所以,两人一经离别,两地相思,这是不难理解的。特别是李清照对赵明诚更为仰慕钟情。
这在她的许多词作中都有所流露。这首词就是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它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1、红藕香残玉簟秋 写出时间是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红藕”,即红色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时节,指出就是这样一个萧疏秋意引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显示出全词的倾向性。
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红藕香残”,虽然是表示出秋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
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就表现手法及其含义来看,这一句和南唐李璟《浣溪沙》的首句:“菡萏香销翠叶残”相类似。
同样是说荷花凋残,秋天来了。但后者不如前者那么富有诗意:“菡萏香销”,无疑是不及“红藕香残”那样既通俗又是色泽鲜明;“翠叶残”意思仍然和“菡萏香销”一样,是指秋来荷叶落。
但“玉簟秋”,却不同了,又有一层新的意思。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
一句话里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显然,同是七个字,但它的涵义就比之李璟句丰富得多。
怪不得清朝陈廷焯赞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白雨斋词话》)李清照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这一句“精秀特绝”,却是事实,并非过誉。
李清照本来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牵挂,如今面对这样一个荷残席冷、万物萧疏的景象,免不了触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萦绕胸怀,内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总是要想办法排愁遣闷的,这是人之常情。
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究竟想如何来消除这愁闷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当泣,而是借游览以遣闷,下两句就是这样引出来的。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上句“轻”字,很有份量,“轻”,是轻手轻脚的意思。它真实地表现了少妇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随就独自上小船了。下句“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的。
“罗裳”,是丝绸制的裙子。“兰舟”,即木兰舟,船的美称。
这里用“罗裳”和“兰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为这是富贵人家之所独有。
这两句的涵义,既不同于《九歌?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写湘夫人乘着桂舟来会湘君;也不同于张孝祥的《念奴娇》:“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写张泛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的兴奋心情。而是极写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其实,“独上兰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极何以出此?然而,它不过是象“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
过去也许双双泛舟,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过,李清照毕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对方的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着自己的。所以,她宕开一笔,写道: 3、月满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前两句是倒装句。这几句意思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谁”,这里实际上是暗。
4.请高人写长短句诗
琉璃色的天空 沾染了几抹淡淡的云烟 远处的山川若隐若现 恰似你似笑非笑的脸 书桌上的残笺 停留在无忧的童年 寄给你的从前 每一页都写满了思念 青黑色的天空 印刻着忆忆的思绪 窗外的青柳轻摇着身躯 描画着满天飞絮 偶尔寂寞的开始下雨 依如孤单的我 在梦里自言自语 寒雨敲击着窗子 我突然停止了呼吸 生怕它打破窗上的残菊 不知要过多久 所有的伤痛才会全愈 水墨清寒里的一段记忆 是谁忘记了那一次说好的生死相依 我以为我可以永远忘。
5.陆游在《长短句序》中说:“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
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一般把“诗”作为正统,这是从《诗经》和孔子“删诗”流传下来的,而诗以外的比如“词”“曲”,都被看作小道,“词曲”在古代也一般是给宫庭或者歌女优人唱的,但因为唐诗高度发达,后人无论体裁上还是情感抒发上都难以超越,所以宋人偏重于词,更经苏东坡等人发扬光大。
但词,始终在士大夫眼中是被视为小道的,陆游也如此。陆游在词上很有成就,晚年把自己的词编为册子,并作《长短句序》说出上面的话,意思就是:我年少时候沉浸于世俗的填词,也有点成就,到晚年就开始后悔了,然而这些渔歌菱唱的小调,终让我爱不释手。
可以见出,作为士大夫立场的陆游,对词是有偏见,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然而从个人感情出发,却又对词小调非常喜欢。后面还有“今绝笔已数年,念旧作终不可掩,因书其首,以志吾过”。
至今虽已有数年未写,但念着昔日填的那些词作,喜爱之情还是无法掩盖,这才把它编成册子,写下这段书前小序,以表明我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