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历十五年》最欣赏的句子还有欣赏原因(急)
李世民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么的广为流传。但是到我们学的时候,历史似乎已经形式化,除了一些史实和历史影响,很少能和当前发生什么联系。有时候甚至觉得历史不过是表现一个人文化素质的工具而已,很令人羡慕和赞赏,但是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效用。这或许就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悲哀,也是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悲哀。人家永远只会站在远处对你赞赏两句,却很难在实际中想到你。
所以,黄仁宇先生眼光的长远,对历史问题本质的剖析,对历史人物的客观人性的刻画,真的有一种冲破冰凌的春水般的冲击力和新生感。让人在历史的厚重中思考良多,也获益良多。
对于黄仁宇先生提到的一个国家的制度问题,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已经有很多人写出了精彩的评论。自认为没有这么高的水平也没有什么必要再写什么。
作为自己的感觉,看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贽。那个矛盾种彷徨的悲哀的人。
我经常都会觉得历史上描写了那么多纯粹的人是很不真实的。怎么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短短一个好或不好就评价完整。
就算是圣人,也有他自己的缺陷。就算是失败者,也有他过人之处。姑且忘了他们在历史长河里的影响。把他们看成一个人,却常常是我们忽略的。
人到底都是感情动物,怎么可能真正的坐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发泄自己的不满和忧伤。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愉悦欢畅。生活很现实,并不是你说一句你品德高尚,就可以填饱肚子,就可以活的潇洒。所以,人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觉得正确的道路?如果活的没有了起码的信念和追求,那么一辈子苟且的过了,又能有什么意思?
每个人的确都有自己不得不担负的责任,但是,这种道义上的责任如果变成了一种逼迫的借口,为什么不能决绝的逃离。生活是自己的,没有谁有权利要求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必须如何。所以,李贽断然出家,不能谓之是件不仁不义的事情。
他在精神世界上的孤独,他不愿流于庸俗市井的痛苦,都是他逃离的原因。这样的逃离又有什么不好呢?至少不会再让自己为食宿温饱操心,活的清闲自在。放下了上层社会无谓的面子,人反而活的更加的自得潇洒。
即便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文官拿出那些圣人经典大加指责,也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罢了。至少他活出了自我。所以,他坦荡,他可以直面自己不容于道德的行为,而不是文人式的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他清醒,所以他痛苦,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精神世界,没有人愿意去想象他推测的未来。当世界上所有人都是疯子,他们就正常了,而李贽却变成了一个扰乱规则的疯子。这是什么样的无奈与悲哀。所以,自杀,对于他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解脱。离开这个世界,他才能摆脱那种矛盾的撕扯和煎熬。
他活的或许不够正直和英雄。但是他却活的像个真正的人那样有了自己的感觉和欲望,有了自己的喜怒与哀乐。所以,即便是有些寥落和凄迷,也让人觉得美丽异常。
总觉得黄仁宇先生写的很悲戚,如同把自己的感受或多或少的融入了人物的世界。总有些对于现实的悲愤与怜悯淡淡的在萦绕,低低的在吟唱……
这样的书,并不能当成小说来看,我却是在几天空闲翻完的,所以,只是一种粗浅的影像。值得我再细细阅读。我想,我去做到,才有资格说些什么真正的感悟。
2. 万历十五年的简介,内容概括和故事情况
1、简介: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
不仅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内容概述: 全书以人物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主角,而这些主角的选择又涉及到社会不同的阶层,构成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
在这些人物中既有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又有权倾一时的重臣张居正;既写了当权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写了身为布衣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而这些人物之间又暗藏着各种矛盾:有万历皇帝同群臣之间的矛盾,有各级官僚之间的矛盾,有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等等。
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于一个矛盾即个人与体制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存在导致了所有这些人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点--最终的命运都具有悲剧色彩。如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上是在向体制屈服;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在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地位,无论善恶,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在一个大黑暗时代里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湮灭了。
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这个悲剧一直延续到1840年而发挥成了极致。 3、书籍的历史地位: 这是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
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3. 万历十五年的图书鉴赏
世人对世间万物的认知,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见仁见智。史学亦当如此。黄仁宇在自己的著作中,用独特的视角,把明朝晚年的公元1587年,即万历朝十五年,作为切入口,把这一年看似歌舞升平,实则上通过许多事件又蕴含、预示着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黄仁宇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尖锐问题,是令后人深思、研究的。
中华民族是个农耕民族,它的文化也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而欧美一些强国及后崛起的日本的物质文明,则有其海洋性国家的经验。诚然,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有其先后程序,其中最大的差别,现代先进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为保证,而落后国家都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结构为基础的。当中国人还在修筑明长城抵御外来入侵时,欧美列强已建造铁甲坚船,试制远程火炮,开始跨洋越海、掠地攻城的侵略扩张。连当年群雄割据的日本列岛的倭寇,也能肆无忌禅地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实属匪夷所思。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证实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来以道德代替法律。这也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成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由放牛娃而跃上皇帝宝座,他登基后为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即土地问题,采用严厉的手段,打击豪绅富户,一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社会矛盾相应得到了暂时缓和,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局限,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以后的岁月里,社会矛盾不断地激化,最终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农民起义的烽烟四起,没落的晚明政权被推翻。但李自成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的短短数月内,又遭覆灭。
《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还重点写到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最极端的清官海瑞,他一生清廉,又铁面无私,即使对皇帝,他也敢于冒死诤谏,实属难能可贵。如今学习国学和历史的人不多,研究者就更少了,尤其体现在青少年一代,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已发生根本的裂变。这种不正常的导向,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4. 《万历十五年》及其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黄震白之子,祖籍中国湖南长沙,后入美国国籍,著名历史学家。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5. 《万历十五年》及其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黄震白之子,祖籍中国湖南长沙,后入美国国籍,著名历史学家。
《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黄仁宇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6. 万历十五年的作者简介
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时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