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佳句赏析
《上下五千年》自1979年初版问世以后,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这部书原来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在读者中,不仅有大量青年学生、职工,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重温五千年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我想,我们的读者正是抱着这样的深厚感情,喜爱这部书的。当然,学习历史,不仅仅是怀恋过去,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发扬我们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激励我们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强国的志气。
把历史知识故事化,首先是历史,其次才是故事。宁肯使故事性弱一点,也不虚构情节,敷演成文。这是编写这部书遵循的一条原则。当然,在忠于史实和照顾历史系统性的前提下,采用什么史料,从什么角度去反映历史人物的活动;取什么,舍什么,哪些详,哪些略,作者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例如写明代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没有写这场斗争前期的所谓“争国本”、“三案”一类官闱琐事和官僚集团之间的无谓纷争,而直接采用了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和张溥《五人墓碑记》的材料。这未必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或本质,但我认为这两则故事是很感人的。如果说作者在选择材料上有什么倾向的话,那就是着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一种为正义事业的献身精神,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历史是不可能重复的,但历史又是一面镜子,这似乎是古往今来都承认的道理。在这部书所收集的故事中,读者不难找到一些有借鉴作用的东西;在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我到某些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至今仍有一定教育意义。但正如我在《前言》中说过,我们不能凭一则故事对历史人物作全面的反映。对一些优秀历史人物,主要写他们积极的一面(对这一面,只根据史料叙述,不作虚美描写,也不把人物拔高),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消极的一面。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他们的缺点或错误。例如古代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和坚持改革的政治家,他们的爱国的正义活动,几乎都羼杂着封建的忠君思想。我们不能超越历史条件苛求古人,也不能离开历史条件盲目崇拜古人。
2.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佳句赏析
《上下五千年》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
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
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写历史读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观点问题,在这方面,仍旧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尽量不发议论,少作分析;有些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
当然,在材料的取舍上,语气的褒贬上,作者实际上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在运用原史籍材料的时候,作者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选择、剪裁。
但是不用现代的观点去修改史料。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语言,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原样写的。
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也不能轻易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不能一说好人,就什么都好;一提坏人,就坏到底。
《上下五千年》里的每则历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断,不能凭它来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评价。
3. 中华上下五千年好段赏析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
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至
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
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
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
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
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
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
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
造力.
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
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了许多猿人的遗骨和遗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们祖
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
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有四
五十万年的历史了.
这里,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
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
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
牛和梅花鹿.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
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
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
兽作斗争,猎取食物.
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
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
现另一种原始人的遗迹.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把他们叫做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
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在那时候,人们能磨制骨针可不是一件简
单的事.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
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
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
期了.
4. 《中华上下五千年》佳句品析
中华上下五千年好句
1 . 自从匈奴人占领中原,北方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来。
2 . 现在中原的百姓遭到敌人残酷迫害,人人想要起来反抗。
3 .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家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
4 . 当时,长江以北还有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
5 . 刘琨在北方听到老朋友祖逖起兵北伐,也很高兴,说:“我夜间枕着兵器睡觉等天亮,就是一心要消灭敌人。
6 . 有一天,祖逖用布袋装满了泥土,派一千多名兵士扛着,运到了晋营,装作运粮的样子。
7 . 祖逖在战斗的艰苦环境中,和将士们同甘共苦,自己的生活很节约,把省下的钱尽量帮助部下。
8 . 即使是跟自己关系疏远和地位低下的人,他也同样热情地对待。
9 . 我们都老了,今天能够在活着的日子里看到亲人,死了也可以闭上眼睛了。
10 . 祖逖辛辛苦苦收复失地,反而受到朝廷的牵制,心里很不舒坦。
11 . 豫州的男女老少听到祖逖去世的消息,像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伤心。
12 . 祖逖虽然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事业,但他那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一直被后代的人所传诵。
13 .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14 .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15 . 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
16 . 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17 . 商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它留下的贵族和奴隶主在社会上还有一部分势力。为了安抚这些人,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殷侯,留在殷都,又派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去帮助武庚。名义上是帮助,实际上是监视,所以叫做“三监”。
18 . 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提高耕种技术,又大规模拿海水煮盐,鼓励老百姓入海捕鱼。离海比较远的诸侯国不得不依靠齐国供应食盐和海产。别的东西可以不买,盐是非吃不可的。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19 . 过了三年,文王又发兵征伐崇国(在今陕西省沣水县)。是商朝西边最大的一个属国。文王灭了崇国,就在那里筑起城墙,建立了都城,叫做丰邑。没过几年,周族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了。
20 . 传说中的神农氏还亲自尝过各种野草野果的味儿,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发现了许多可以吃的食物,还发现了许多可以治病的药材。据说,医药事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21 .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22 .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哪里知道,他射中的不过是公子小白衣带的钩子,公子小白大叫倒下,原来是他的计策。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5.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摘录及赏析
《上下五千年》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写历史读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观点问题,
在这方面,仍旧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尽量不发议论,少作分析;有些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当然,在材料的取舍上,语气的褒贬上,作者实际上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还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在运用原史籍材料的时候,作者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选择、剪裁。但是不用现代的观点去修改史料。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语言,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原样写的。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也不能轻易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不能一说好人,就什么都好;一提坏人,就坏到底。《上下五千年》里的每则历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断,不能凭它来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评价。
6. 《上下五千年》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越多越好)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楚庄王)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