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岳霖先生,作者汪曾祺的 赏析
有趣一词,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好玩,天真;还有一种解释是有趣味,有值得研究的内涵。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给人的感觉是两者兼而有之,既天真,又有内涵。这“有趣”,是通过金岳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
文章一开始就点出文章的主旨——“有趣”。被称为“老金”的金岳霖教授是西南联大众多有趣的教授中的一位。作者把金岳霖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写出来,使得“有趣”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让人好奇心顿生,忍不住往下读。
金岳霖的“有趣”首先体现在他的外貌上。他的帽子,眼镜,脑袋,衣服无一不怪。“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这样一个人是不是很怪?读着读着我们发现,原来他的怪是由于眼睛不好,怪中有不怪。
外表是第一面,并不能决定人物形象。人物的活动,人物的内心世界才是最关键的。因此,接下去作者选用的第二个素材是他的教学方式。作者用这样几句话描写他上课,“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Yes!请坐!”“有问必答,很耐心”学生林国达死了,“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这些话表现出金先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负责,爱护学生的高尚品德,不奇不怪。不过,一开始作者就说金岳霖是一个“有趣”的人,他的上课怎么可能没有一些精彩的令人回味的情节呢?于是,我们不难找到作者精心选择的一些细节。不知道学生的名字,就叫她们衣服的颜色;对付学生的怪问题,就给他怪答案;上“符号逻辑”选修课,他会停下来问自己的得意门生,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你看,是不是很有趣?这是行为上的有趣。这样的行为背后,有着精神上的原因,当学生问他为什么要学枯燥的逻辑学,他回答说:“我觉得它很好玩。”好玩这两个字,正对应了“有趣”。他觉得逻辑学好玩,产生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他学有所成,学有所爱,惟其如此,他才能快乐地教书,有趣地上课。
作者并没有把笔墨停留在金岳霖的外表和他的教学方式上,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他的整个生活,力图从其他的生活侧面发掘他的内心世界,寻找“有趣”的深层原因。
从兴趣爱好上看,金教授的专业是逻辑学,可他阅读面广,对其他小说也很有兴趣。为什么要读其他小说,还不是因为那些书“有趣”?因为“有趣”才去读。而热爱读书的人总是热爱生活的人。金教授还有其他爱好,“斗鸡”“和鸡一起在桌上吃饭”,“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这种对动物和孩子特有的爱,也表现出了金教授的善良,有趣,活得丰富多彩。许多成人都拒绝了自己的童年时代,不爱动物,不爱孩子,变得麻木,冷酷,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而金教授的爱好却是那样“有趣”“另类”,其中饱含着对生命纯粹的热爱。
其次,从他结交的朋友看,都是文化修养高的人。在他的陋室里,真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味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他们的友情,让人羡慕。这些是不怪的。怪的是他对林徽因的特殊的感情,他欣赏她,从林徽因死后依然念念不忘看,金教授一定非常爱慕她,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纪念她。这时的“怪”,已经不是好玩,而是饱含着一种人格力量,一种人生态度。
汪曾祺精心选择了金岳霖外表,教学,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砖石,按照由外而内的顺序搭建起金岳霖这个人物形象的大厦,表现了他的“有趣”,好玩,天真,同时又有生命的内涵,让人受到金教授崇高人格的熏陶。
2.江曾祺 金岳霖先生 鉴赏 200字 急啊
金岳霖
在认识论方面,金岳霖肯定有独立于认识主体的本然世界。在其中,一方面有个别事物的变动生灭,另一方面有普遍共相的关联。认识主体通过他的认识活动就可获得许多关于本然世界的意念、概念、意思和命题。认识主体同时又应用他已获得的意念、概念、意思与命题去规范和指导他对本然世界的认识。金岳霖认为,认识有一发展过程,但本然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金岳霖曾经说过:知识论是甚么似乎是一非常之容易回答的问题,它是以知识为对象而作理论的陈述底学问。它是学问,它有对象,有某某套的问题,对于每一套的问题,历来研究这门学问的人也有某某套的答案,而这些答案底综合成一理论的系统。它与别的学问底分别下节即提出讨论。知识论既以知识为对象,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是知识究竟是甚么。可是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现在无从答复,知识论之所以仍称“论”者也许是因为对于这一问题底答案即整部的知识论。
江曾祺
人生的苦与乐 别放弃 且说“分手” 爱情欺负什么人 运河的厄运 追踪历史之魂 佛缘 水中的面孔 赛里木湖畔 魔鬼城边百口泉 西施之美 权威的随和 重会金斯伯格 享受会议 公德何在 锦绣“钱”程 农民帝国 政治金钱 钱与名 小人效应 酒话 中国有奖 编辑说明: 出服说明 近年来,中国的做文创作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收获季节。作家们贴近 现实、体察民情、有感而发、为事而作,可谓题材广泛、品种多样、文采 飞扬而风骨淋漓,其数量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的。 我们选编出版这套“三人行名家散文精品系列”,目的就在于以有限 的篇幅,比较系统地向读者提供一批尽可能新近的散文佳作。不难想象, 终年奔波于紧张繁忙中的最广大的读者,是无法读遍名家的所有作品的。 而这套名家散文系列的诞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突出的阅读矛盾。 至于“名家”的称谓,是指那些以出色的艺术劳动而蜚声文坛的著名 作家(主要是小说家、诗人、学者)。他们卓有成效的思索及耕耘,创造 了散文史上前所未有的精神财富。而入选的篇章,便是从名家们浩繁的创 作海洋中打捞起来的“佳作”。选编是一个评估与选择的过程,一个拷问 选编者观念及判断力的过程,因而其中必定渗透了选编者的感受、理解、乃至正常的偏爱或倡导。而所谓“三人行”,仅仅是一种标志性的说法,其 含义也主要在于每本书将由三位散文作家加盟合成——一“三人行”的秩 序,我们则按作家的姓氏笔划排列。 “三人行名家散文精品系列”将分辑选编出版,每辑四种。我们期望 得到作家与读者的支持。
3.金岳霖先生 读后感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
读汪曾琪写的《金岳霖先生》后,一个知识渊博却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老顽童形象马上在我脑海里形成,但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这么一个情节:在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先生忽在北京饭店请客,在众人的纳闷下,他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初次知道金先生和林徽因之间的故事缘于徐志摩,知道徐志摩对林徽因那激烈的爱,进而了解到还有这么一个男人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爱是脉脉含情的, 相比徐的爱,金先生的爱更让我动容,金先生把林徽因当作是女来看待,排除了肉体的爱,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恐怕是天底下最高尚、最美丽的爱情。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求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使知道不会有结果,却任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伟大,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也许有许多的人会为这场恋情叹息,感到遗憾,但是这样对金先生而言也许也是一种幸福吧。
其实金先生并非没机会与林徽因结合,有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可能同时爱上他和金先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梁思成就告诉林徽因他可以自由选择,即使林选择的是金他也会祝福他们的,后来林把这件事告诉了金先生,金先生的回答是: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 。于是就这样,为了林徽因的幸福,他选择了放弃。
对以金先生这种付出了不奢求回报的痴情的爱,我本人是非常钦佩和羡慕的。在我们这个商业化的时代,爱情也就像是一种商品。像金先生这种愿做“亏本生意”的人便有如恐龙一样,绝种了。更多的是斤斤计较的“商人”,在他们的眼中看来,爱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绝不能在爱情这场生意上赔本,他们甚至奢求双倍或多倍的回报。这是一种可怕的爱。其实爱一个人是一种自由,付出如求回报那边是一种交易;在感情的付出上想得很多那倒不是纯粹的爱情了。
---------------------------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音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音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音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发出一定要有回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4.金岳霖先生 读后感
《金岳霖先生》读后感读汪曾琪写的《金岳霖先生》后,一个知识渊博却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老顽童形象马上在我脑海里形成,但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这么一个情节:在林徽因死后多年,金先生忽在北京饭店请客,在众人的纳闷下,他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初次知道金先生和林徽因之间的故事缘于徐志摩,知道徐志摩对林徽因那激烈的爱,进而了解到还有这么一个男人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金先生对林徽因的爱是脉脉含情的, 相比徐的爱,金先生的爱更让我动容,金先生把林徽因当作是女来看待,排除了肉体的爱,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恐怕是天底下最高尚、最美丽的爱情。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守候,不奢求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使知道不会有结果,却任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伟大,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也许有许多的人会为这场恋情叹息,感到遗憾,但是这样对金先生而言也许也是一种幸福吧。其实金先生并非没机会与林徽因结合,有一次林徽因对梁思成说她可能同时爱上他和金先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梁思成就告诉林徽因他可以自由选择,即使林选择的是金他也会祝福他们的,后来林把这件事告诉了金先生,金先生的回答是: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吧 。于是就这样,为了林徽因的幸福,他选择了放弃。
对以金先生这种付出了不奢求回报的痴情的爱,我本人是非常钦佩和羡慕的。在我们这个商业化的时代,爱情也就像是一种商品。
像金先生这种愿做“亏本生意”的人便有如恐龙一样,绝种了。更多的是斤斤计较的“商人”,在他们的眼中看来,爱了就一定要得到回报,绝不能在爱情这场生意上赔本,他们甚至奢求双倍或多倍的回报。
这是一种可怕的爱。其实爱一个人是一种自由,付出如求回报那边是一种交易;在感情的付出上想得很多那倒不是纯粹的爱情了。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音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音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音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
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
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
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
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
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
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
发出一定要有回报。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
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5.搜索有关金岳霖先生的一些材料,围绕这些材料,再加上本文所描写的
金岳霖的真爱“于茫茫人海中寻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浪漫诗人找到了他唯一之灵魂伴侣——林徽因,他是幸运的。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梁思成有如此同甘共苦、志同道合的贤妻——林徽因,相如以沫的走过人生的大半辈子,他是令人羡慕的。金岳霖一生逐“林”而居,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只是为了守侯那份心中的爱,他是伟大的!有着“民国第一才女”之称的林徽因学贯中西,才貌双全,有着古典的诗意美和现代的前卫美。
文洁若赞她是“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的教育相得益彰。”这样的“窈窕淑女”,当然是“君子好逑”。
我相信林徽因在金岳霖的眼中是爱与美的化身,集“天地之精华,四时之灵气”于一身,一开始就决定要用一生去守侯的人。金家和林家相隔那么近,他们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再加上他一生逐“林”而居,有生之年对徽因念念不忘。可见金岳霖一辈子都是站在徽因的身后的,默默地守侯着她。
我相信每一个女孩都渴望着有这样一个人站在身后一直等着她,每次她回头总会看见他。然而这样的渴望只是一种奢望,难有女孩有这样的幸运,难有男孩有这么伟大。
而金岳霖做到了,确确实实的做到了。他是伟大的!很多人都会说爱不是占有,是全身心的无怨无悔的付出。
有谁能够真正做到?又有谁能够一生一世做到?金岳霖做到了。他爱徽因,肯定有娶她为妻的念头,想给她幸福的承诺。
然而徽因嫁给了梁思成,这是多么让人肝肠寸断的事实。对于一个有刻骨铭心真爱的人来说,这更是撕心裂肺的残忍。
我相信最初面对这个事实时,金岳霖是绝望、悲痛的“所谓伊人”真的成了“在水一方”。然而经过冷静的思考后,他释然了。
爱不是占有,与所爱的人走到一起难道才是幸福?爱是一个人的事情,爱情才是两个人的故事,而婚姻往往与爱情无关,更与爱无关。没有什么能剥夺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权利,没有什么能阻碍一个人心里对另一个人的爱。
他爱徽因,无论现实如何改变,任时光飞誓,任斗转星移,都可以是一生一世的。为了心中的所爱,当然能全身心的付出,自己无怨无悔。
事实是最好的证明,金岳霖是用一生在爱徽因,一生都在为她默默的付出,他是真的伟大!有谁能够坦然去面对甚至去分享所爱人的幸福?有谁能够做到用一生去守侯所爱人的幸福?金岳霖!林徽因和梁思成组成的家庭是幸福的,他们有一帮谈得来的朋友每周末在他们家聚会,有天真可爱的孩子,还有共同的爱好和事业。金岳霖始终选择住他们家的附近,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帮忙照顾孩子……徽因最大的幸福快乐成了金岳霖最大的幸福快乐。
面对外面的嫌言杂语,他一笑了之;面对朋友的猜疑,他不屑一顾。他成了他们夫妇之间矛盾的调解员,赢得了他们共同的信任。
试问还有谁能做到这一步?金岳霖太伟大了!陈晓东那首《你一定要比我幸福》很容易让有亲身经历的人心碎。恐怕很难有人潇洒得坦言:选择退出是为了让所爱的人幸福。
不是借口,不是故作大度,是实话实说!当林徽因发现自己同时爱上了梁思成和金岳霖两个人的时候。看来真的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梁思成月愿意为了徽因选择放弃他们的婚姻。这对金岳霖来说是个大好的机会,再说徽因也坦言爱上了他。
然而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为了所爱的人能够幸福,他还是觉的保持现状是最好的,毕竟太难有人能对抗得了世俗。
为了所爱的人幸福,他还是选择了守侯,这是何等的用心良苦。这样的人,不说他伟大也难!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还是日新月异的新社会。
昔日里明艳如花的惊世红颜渐渐的被岁月雕刻成疾病缠身的暮年老妇。金岳霖始终如一的站在她的身边。
这样的真爱让人震撼,这样的男子让人仰慕和钦佩。虽然她早为人妇,虽然他也渴望家的温馨,但为了心中所爱,为了那个所钟情的人,他还是选择了孤独终老的守侯。
不伤害他人,不违心的活着,只为心中那份真爱而活,这是最纯粹爱。这样真性情的男子,太伟大!爱与美的人走了,但她的灵魂是不灭的。
徽因的死让太多的人伤心欲绝,恐怕最伤心的莫过于金岳霖了。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是徽因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男子。
徐志摩已先徽因而去了,梁思成在她死后不久便续娶了林洙。而失去生命中唯一守侯者的金岳霖还在时刻守侯着她的灵魂。
“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是金岳霖为徽因写的挽联。
在金岳霖的眼中,徽因已美到极致,才情决绝到极致,是永恒的“窈窕淑女”。这位“好逑”的“君子”为了爱守侯一生,爱也让他升华为伟大!看书看到金岳霖在一次朋友聚会时突然大哭,原因是今天是徽因的忌日。
这样痴情的男子不得不让人感动。“人生若只如初见”,是经历世事后在“此情可待成追忆”时无奈的感慨。
初见时,她是天真浪漫的邻家女孩,他是纯真无邪的邻家男孩。之后,她做她的旷世才女,拥有幸福的家和美好的人生;他做他的千古情痴,为爱守侯一生。
他们的人生初见塑就了一生的美满神话,硬是把感伤的无奈演绎成美丽感人的故事。在这段故事里,金岳霖的伟大让人折服……有人写过这样的话:我不再。
6.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金岳霖先生》的感想
有一种爱,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了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音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音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音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
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
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
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
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发出一定要有回报。
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
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
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