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什么意思
意思: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出自:孔子-《论语·里仁》
原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解释:“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
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扩展资料: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论语·里仁》中其他名句: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定,工作上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孔子说:“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
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把事情做好了,再说出来。”
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什么意思
意思是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战国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 。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出自——西周姬昌《周易·系辞下》。
原文:《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译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扩展资料: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
另有解释说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
总之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慎言并不是不让我们说话,而是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
子曰:“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意思是说,古书上曾记载:言论是用来表达志节的,文法修辞是用来表达言论的。假如不发言论,谁又能知道他的志节呢?假如言论没有文辞的修饰辅助,又怎么可能久远流传呢?可见言辞必须谨慎。
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出生的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取名李敏和李讷。其中“敏”与“讷”就是出于《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中,可以体会出毛泽东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长短句君子欲讷於言而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