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好词好句
武夷干戈化玉帛
早先,武夷山这个地方,住着武族和夷族两个部落。武族人生活在七曲城高岩一带,他们上山种竹栽花果,下河打鱼捞螺虾。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武族人还在城高岩上筑起石墙,铸剑练兵。夷族人住在山前的土窑洞里,他们常常持着弓箭、长矛在山里追赶飞禽走兽,靠打猎和刀耕火种为生。
一天,夷族的族长领着部下追赶一只猛虎来到城高岩附近,他们见城高岩巍然耸立,四面陡壁,前后临溪,很像一座石城,城上花草飘香,果子压弯了枝头,真是一块风光秀丽的宝地呀!夷族族长越看越喜欢,就想占这个地方。回去以后,他领着部落的人进山砍毛竹、造竹梯、舞剑弄刀,准备了九九八十一天,便出兵攻打武族了。
这天,天上只有一勾残月,地上只有点点莹光,夷族人摸到城高岩下,悄悄架上竹梯,攀上了石城,与武族人厮杀起来。
武族人奋勇抵抗,喊着冲杀,一步也不退让,与夷族人打得难分难解。
这时,天空忽然闪过一道金光,又听得一阵“喔喔喔”的啼叫声传来,只见一位白发老翁,骑着一只长着五彩羽毛的大金鸡来到了城高岩上。
“住手!”白发老翁喊着跳下了金鸡,走到武族人和夷族人的中间说:“两族兄弟,莫要争斗,要和睦相处,同心开发碧水丹水!”
两族人见天上突然降下金鸡,跳下老翁,都非常惊奇,族长忙问:“请问老翁,尊姓大名?”
老翁摇着满头白发,捧起长长的银须说:“老翁是天上大仙,专管这丹山碧水的风土人情,得知你们争斗,特意前来劝解。”
听说是神仙下凡来劝和,武族人连忙收起手里刀剑;夷族人也急忙放下手中弓矛。
白发老翁又说:“从今天起,我把这只金鸡送给你们两族人,以后听到金鸡报晓,你们就起来耕田种茶,纺纱织布,武族和夷族要成为一家,世世代代相亲相爱,和和乐乐,日子会好起来的!”
武族和夷族的族长各领着自己的族人连声欢呼,一队队、一排排跪在地上叩谢白发老翁,对天起誓:两族人要携手并肩,同心同德,永远不再急斗!老翁哈哈笑着一挥手,金鸡唿地一下展开了五颜六色的翅膀,飞进了七曲琅玕岩上的金鸡舍,而老翁却在一阵白光中,笑呵呵地飘动着白发银须,乘风驾云升上九天去了,把和睦与欢乐永远留在了人间。
从此,武族和夷族就成了亲亲热热的一家人,为了巩固这种情谊,他们把两族人生活的地方叫做“武夷山”,把那位善良的白发老翁尊称为“武夷君”了。
2. 阿里山纪行佳句赏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此人生可谓快哉!尤其在现代社会,背起行囊去远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而旅游的目的地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锦绣中华、缤纷世界……倘若有兴致,就拿起笔记下自己的行程,将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在心头!《阿里山纪行》就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于1997年畅游阿里山之后所写的一篇佳作。此文为我们展示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读之难忘。其写作上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就让我们做一梳理吧。
构思精妙之美。
本文的谋篇布局是颇具匠心的,作者进行了仔细地修润,正如他自己在《我写〈阿里山纪行〉》中所讲“整个文章的毛胚出来了,然后便是细作琢磨、反复修改、润色。”“在篇章结构上,力图向精致化、精巧型的方向发展。”他的目标也的确实现了。
一首《高山青》风靡大陆各地。此歌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开篇在宴席上轻轻的歌声里,不仅两岸学者的心融合在了一起,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然后主体部分围绕这一点精妙细绘,以游踪为线索,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完整地把整个阿里山的风景记录了下来,使得我们能窥见它的全貌,真正领略阿里山如画的美景。从进山时林海的幽深、森林小火车的古典神韵到进入深山之后的清澈的潭水、静谧的林区、通幽的曲径、无边的森林、壮观的神木……处处如画。最后一段,仍用《高山青》来终结,再次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线穿珠,妙不可言。以歌开头,用歌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全文三大部分,清晰明了,又无故意划分之嫌疑,乍看不觉,读后方悟。
凤头豹尾之美。
这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不只是首尾呼应,而且各有千秋,恰合古人所讲之“凤头豹尾”说。
第一段就像百鸟之王凤凰的头——卓而不群。起笔平淡,由一次宴席中的一句话始,落到一首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歌上面,以悠扬的旋律开启下文。引用宛若天成,不着痕迹。最后一段就是豹尾——短促有力,有戛然而止之美,有回味无穷之韵。它由下山路上不知名的谁哼起的《高山青》的旋律看似无意地回应开头,同时又宕开一笔,写到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使文章平添了几分情趣,波澜顿生。再回过头来归结全文“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的主旨,仅此一句,结束全文,留下无尽遐想。
过渡巧妙之美。
文章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按照游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依次写下来。但是他不仅避免了叫人生厌的流水帐式的写法,而且通过巧妙的过渡手法,在时间的推移里,让内容逐层深入,令结构摇曳生姿。
文中,第二段,“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是第一个推进文势的句子,由此作者开始了他的阿里山之旅。“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接着第二个推进文势的句子出现了。“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文章内容进一步加深,并且展开了下面的一系列美丽画卷,直到神木出现。借助于它们,文章便呈现出层层推进之势,有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
点面结合之美。
阿里山是18座山的总称,光森林区就囊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带,其美景层出不穷。而作者是怎么展示一个完整的阿里山的呢?点面结合的写法功不可没。
有面——莽莽林海、浓稠云雾,幽深之极,有点——坐在小火车上进山的独特感受;有面——满眼森林,静谧的世界,禅的世界,有点——神木,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在移步换景的描写了各个景点的特征后,把这些汇总起来,就出来了整个阿里山的特征:幽深、宁静、清凉、神奇,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限美好。
语言典雅之美。
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这一点在文中有充分的体现。那典雅的语言之美真可谓“掷地作金石声”。
例如:“亭午时分”出自郦道元的《三峡》,“入云深出亦沾衣”出自唐诗张旭的《山中留客》,“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如此类的语句很多,他游刃有余地把自己的积淀发挥得淋漓尽致。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读者有更多的收获,得到更多的启发。
3. 品茶阿里山 阅读答案
1.示例:仪态万方:形容阿美公主容貌、姿态非常美。 林林 总总:形容茶具非常众多纷繁。眼花缭乱:眼睛看到众多纷繁的各色茶具而感到迷乱。 腾云驾雾:形容瓷胎上绘的龙凤升上 云端 ,驾起云雾,在天空腾飞。 飘飘欲仙:在云雾飘渺的阿里山公主茶坊品茶,觉得身体轻飘飘的,就好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以茶会友;讲究的茶具;严格的 沏茶 过程;围炉品茶;“甩茶”绝活。
3.示例:将放着茶杯的篮子,通过一条绳子,甩向客人一端,把茶送到客人手中。
4.首先在云雾飘渺的环境中品茶,本身好像身置仙境一样;更重要的是阿里山的茶香、茶艺表演 吸引人,让人陶醉其中,更像亲临仙境。
5.写阿里山的自然景色,特别是云雾缭绕,为后面写茶的浓郁清香做铺垫。也就是说有云雾缭绕的高山气候,才可能产出如此香美的茶。
6.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物质文明;文化则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 茶文化 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文中所描绘的众多茶具、沏茶、甩茶表演等,都是茶文化的具体表现。
7.略。
4. 阿里山茶的阿里山茶
阿里山茶茶园主要分布于梅山乡山区之太平、龙眼(龙眼林尾)、店仔、樟树湖、碧湖、太兴、瑞里、瑞峰、太和及太兴等村落,茶园面积总数约10,000公顷,海拔介于900~1,400公尺之间。梅山乡龙眼村(海拔约1,200公尺)更是台湾高山茶的滥觞。而此地种植的茶树,以青心乌龙为主。
竹崎乡、番路乡及阿里山乡,产茶的村庄大多位于阿里山公路旁,如濑头、隙顶、巃头、光华、石桌、十字路、达邦、里佳及丰山等山地部落。而这些村落所产制的茶品,对外通称阿里山茶,不过也有名为阿里山珠露茶或阿里山玉露茶的茶品出现。尤以阿里山珠露茶最享有盛名,可谓是竹崎乡民的「绿金」,而此茶产于竹崎乡石桌茶区,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公顷,分布于海拔约1,200~1,400公尺左右的高度,种植品种以青心乌龙为主,由于制成的茶叶,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广受饮茶人士喜爱。
5. 阿里山纪行句子赏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此人生可谓快哉!尤其在现代社会,背起行囊去远游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而旅游的目的地也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空间。锦绣中华、缤纷世界……倘若有兴致,就拿起笔记下自己的行程,将多一份美好的回忆在心头!《阿里山纪行》就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于1997年畅游阿里山之后所写的一篇佳作。此文为我们展示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读之难忘。其写作上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就让我们做一梳理吧。
构思精妙之美。
本文的谋篇布局是颇具匠心的,作者进行了仔细地修润,正如他自己在《我写〈阿里山纪行〉》中所讲“整个文章的毛胚出来了,然后便是细作琢磨、反复修改、润色。”“在篇章结构上,力图向精致化、精巧型的方向发展。”他的目标也的确实现了。
一首《高山青》风靡大陆各地。此歌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开篇在宴席上轻轻的歌声里,不仅两岸学者的心融合在了一起,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然后主体部分围绕这一点精妙细绘,以游踪为线索,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完整地把整个阿里山的风景记录了下来,使得我们能窥见它的全貌,真正领略阿里山如画的美景。从进山时林海的幽深、森林小火车的古典神韵到进入深山之后的清澈的潭水、静谧的林区、通幽的曲径、无边的森林、壮观的神木……处处如画。最后一段,仍用《高山青》来终结,再次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线穿珠,妙不可言。以歌开头,用歌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全文三大部分,清晰明了,又无故意划分之嫌疑,乍看不觉,读后方悟。
凤头豹尾之美。
这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不只是首尾呼应,而且各有千秋,恰合古人所讲之“凤头豹尾”说。
第一段就像百鸟之王凤凰的头——卓而不群。起笔平淡,由一次宴席中的一句话始,落到一首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歌上面,以悠扬的旋律开启下文。引用宛若天成,不着痕迹。最后一段就是豹尾——短促有力,有戛然而止之美,有回味无穷之韵。它由下山路上不知名的谁哼起的《高山青》的旋律看似无意地回应开头,同时又宕开一笔,写到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使文章平添了几分情趣,波澜顿生。再回过头来归结全文“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的主旨,仅此一句,结束全文,留下无尽遐想。
过渡巧妙之美。
文章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按照游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依次写下来。但是他不仅避免了叫人生厌的流水帐式的写法,而且通过巧妙的过渡手法,在时间的推移里,让内容逐层深入,令结构摇曳生姿。
文中,第二段,“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是第一个推进文势的句子,由此作者开始了他的阿里山之旅。“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接着第二个推进文势的句子出现了。“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文章内容进一步加深,并且展开了下面的一系列美丽画卷,直到神木出现。借助于它们,文章便呈现出层层推进之势,有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
点面结合之美。
阿里山是18座山的总称,光森林区就囊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带,其美景层出不穷。而作者是怎么展示一个完整的阿里山的呢?点面结合的写法功不可没。
有面——莽莽林海、浓稠云雾,幽深之极,有点——坐在小火车上进山的独特感受;有面——满眼森林,静谧的世界,禅的世界,有点——神木,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在移步换景的描写了各个景点的特征后,把这些汇总起来,就出来了整个阿里山的特征:幽深、宁静、清凉、神奇,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限美好。
语言典雅之美。
作者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这一点在文中有充分的体现。那典雅的语言之美真可谓“掷地作金石声”。
例如:“亭午时分”出自郦道元的《三峡》,“入云深出亦沾衣”出自唐诗张旭的《山中留客》,“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如此类的语句很多,他游刃有余地把自己的积淀发挥得淋漓尽致。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读者有更多的收获,得到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