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人的遭遇的作品赏析
《一个人的遭遇》虽然也是一篇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但作者没有完整地反映一个战役,也没有描写前线战斗的激烈情景,而是转入对于战争的更加深沉的思考和评议,表现的是作者关于人的命运的关注,歌颂的是一个战土失去了战斗的可能、失去人身自由而成为俘虏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本色,以及他对待自己的悲剧命运的各种感受。
小说探索的是战争与人的关系,是普通人的生存问题。小说第一次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苏联的真实生活,这是充满了艰辛、不幸和眼泪的生活。
小说第一次描述了为祖国作出巨大牺牲的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在卫国战争的小说里,一般写领袖和将军的英勇,但对普通战士写得很少,就是写普通一兵,也是类似《青年近卫军》、《普通一兵》和《真正的人》一样的战斗英雄。
而肖洛霍夫把普通人写得很真实,没有拔高,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写成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有人说,作品是俄国人道主义小说的复兴:关心普通人,关心小人物。作品其实地再现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共同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侵略战争给一代人带来的巨大灾难.给他们的肉体和心灵所造成的无法弥合的创伤。
索科烙夫是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他的一生没有做出过什么宝轰烈烈的惊人事迹,却经历了各种生活中的艰难困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的父母校饿死,成了孤儿,过早地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
但他没有为生活的艰辛击倒.好不容易过上了“心满意足的生活”,战争的灾难又迅速地粉碎了他的美好理想。在战场上从不含冤叫苦,总是积极勇敢地争取完成任务;在受伤被俘时,有过短暂的惊慌和胆怯.却没有向敌人低头求饶;在集中营里满怀仇恨杀死仇敌,两次冒险越狱逃跑;就在战争行将结束,胜利的曙光显露出来纳时候,他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再次成了孤独的人。
战争结束后,他依旧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被收走驾驶执照、失业、流落他乡。可他还是坚强地挺立,还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儿,始终相信坚冰总有解冻的时刻。
貌似乎淡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于索科洛夫这样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关注、理解相同情,战争毁灭了他的家庭和幸福,却没有磨蚀婶他生活的勇气和良知,他收养孤儿万尼亚,路上了坎坷的生活旅途,准备迎接命运的考验。 小说的原文名字直译应该是“一个人的命运”,如此诱使读者去猜想: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命运。
川而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小说人物的遭遇是隐喻性的,尽管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但它通过表现一个人几乎一生的经历表达了更深刻的内容。
我们通过主人公与叙述人的交谈得知:索科洛夫开始自述的时候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生活开始时是平平常常的”、这果就己埋下伏笔。索科格夫生于1900年,他是20世纪的“同龄人”。
这样一来,平常小人物就有了不平常,这个人似乎就个再是一个遭遇普通的人,他只有了某种隐喻的意味。后来他自己告诉我们:他在国内战争中参加过红军、在1922年的大饥荒中,为给富农当长工才幸免于饿死,但他失去所有的亲人,剩下他一人孤苦伶仃流亡。
当他同孤儿院中的一个姑娘结婚,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战争爆发,他上前线,几经磨难。
可是敌人的一颗炸弹夷平厂他的家,夺走妻子和一双女儿,他重新又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肖洛霍夫又通过激发读者的联想,在作品外构成更大的外在的隐喻文本,苏联人民半个多世纪前的道路则是被隐响的文本,索科洛夫的通路足以一个人的上下来“模拟”‘个民族半个多世纪的命运:他和它的“生活曲线”是平行的,都是倒u型的道路,而且两者之间具有编年史的叠合关系。
苏联人民在20世纪前50年的道路,起点是艰难的。1921年的前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此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后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苏联人民历史命运的高点。小说结尾处第一叙述者的独白涉及万尼亚有这样一句话:“这个孩子将代他父亲身边成长、等到他长大,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做的话”。
这个叙述者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情感,尽量不让男人吝啬的眼泪流出来,尽量不表露自己的态度。可是当他似乎是不经意间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不料他就以对万尼亚命运的预测道出了20世纪下半期俄罗斯人民历史道路的预言。
《一个人的遭遇》在叙事和隐喻之间形成文本以外的艺术张力。没有生动的叙事,作品就容易空阔疏落,缺乏真实感和亲近感,而在《一个人的遭遇》中,作家通过索科洛夫的自白,对战争中人性的存毁和流变作了动人的讲述,使作品独具格。
没有隐喻,作品就容易失之单薄平庸,缺乏厚重感和深刻性。《一个人的遭遇》通过主人公姓名和情节的隐喻、激发读者产生联想的标题,把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命运吸纳进小说中。
于是《—个人的遭遇》就成为20世纪俄罗斯民族的默示录。
2. 一个人的遭遇阅读答案,这遭遇是一个人的吗
小说除了描写索科洛夫的遭遇之外,同时也描写了小凡尼亚的遭遇,那么标题应该是“两个人的遭遇”才对,为什么是“一个人”呢? 明确: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整个人类在战争中的遭遇。
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小说的结尾说,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又说“要及时的转过脸去”,不能让孩子看到脸颊上滚动着的“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读懂了索科洛夫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
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
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挥动的小手触动了有良知的悲悯之心。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
“我”不想让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转载自网络。
3. 急求《一个人的遭遇》故事梗概
叙述了索科洛夫一生四十年的生活经历,中心是描写他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和命运。小说的主人公是原先一个工人,战前建立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卫国战争发生的第三天,他就告别了妻子儿女应征入伍。
在战争中,他负伤被俘,在德国集中营里受了两年的非人折磨,多次死里逃生,1944年才设法回到祖国。然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早在1942年就被敌机炸死,唯一的儿子也在战争胜利的那天早上壮烈牺牲在柏林前线。
二战后,他复员回来当汽车司机,后因一次交通事故他被收走了驾驶执照。在他失去职业、流落他乡的时候,收养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万尼亚,组成新的家庭,从新去争取新的幸福生活。
扩展资料
《一个人的遭遇》这篇小说强烈谴责了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暴罪行以及其带给苏联人民的沉重灾难,反映了苏联人民为战胜德国法西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及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表现了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的崇高的爱国热忱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以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定决心。
小说的原文名字直译应该是“一个人的命运”,如此诱使读者去猜想: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命运。川而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小说人物的遭遇是隐喻性的,尽管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但它通过表现一个人几乎一生的经历表达了更深刻的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一个人的遭遇
4. 谈前苏电影《一个人的遭遇》.
苏联电影艺术家谢·邦达尔丘克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拍摄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并获1960年的列宁奖金。影片忠实地表现了肖洛霍夫的一个哲理思想:任何事物也不能阻止万物苏生。
影片的故事内容已被它的片名所概括了,它表现了一个普通的人在卫国战争中所经历的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战争刚爆发,木工索阔洛夫就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浮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又机智地驾车回到了苏军阵地,还俘获了一个德冠少校,带来了重要的情报。战争使索阔洛夫失去了人间所有的亲人和温暖的家,但他并没有变得冷酷无情,并没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他不仅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要以破碎的心灵中的全部的爱去温暖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小生命。影片结尾索阔洛夫把同样在战争中失去一切亲人、露宿街头的小男孩凡尼亚认作儿子这场戏充分地阐明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一个遭受战争创伤的人,没有理由永久地为自己的痛楚而哭泣,只要他还活着,他就应该不吝惜自己的爱,去温暖比他更弱小的生命。索阔洛夫终于在生活中找到了精神支柱,这支柱就是人道主义的力量。索阔洛夫是以人道主义的精神来医治自己心灵的创伤的。他在抚慰这颗幼小的心灵的过程中,忘却了自己的伤痕。影片作者自始至终遵循的一个基本创作原则就是真实,这真实是严峻而残酷的。
战争刚爆发,木工索阔洛夫就上了前线,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浮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又机智地驾车回到了苏军阵地,还俘获了一个德冠少校,带来了重要的情报。战争使索阔洛夫失去了人间所有的亲人和温暖的家,但他并没有变得冷酷无情,并没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他不仅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要以破碎的心灵中的全部的爱去温暖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小生命。
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卫国战争爆发后,曾经是红军的索柯洛夫又被征召入伍,离开了妻子和三个子女。他在一次空袭中被俘虏,尝试逃跑但没有成功,被撵到石场干活,后又被分配去给一个军官开车。一次难得的机会中,他乘着敌人松懈时开车把军官的公文包送到苏军阵地,立了大功。回到家乡,他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一次轰炸中遇难,而已经升为大尉的儿子也在他回去不久后殉国。万分痛苦的索柯洛夫最后收养了一个小孤儿。
返回页顶
一个虚弱的男子带着一个小男孩,他因为受到战火无情的摧残而形销骨立。原本安逸的生活已经被恐布的战地生活破坏得荡然无存。因为是战犯,他在德国军营里被强迫劳役和虐待。但他还是侥幸地脱逃了,而且回到红军的阵营。他获知妻子与两个女儿已经在炮火下丧生,他的长子则在战争结束前一日过世。即便如此,男子的求生意志还是昂扬,他领养了一个战地孤儿。
5. 一个人的遭遇的影片评论
影片在苏联电影史上第一次呈现战俘的生活条件,同时避免陈腔滥调的英雄主义。这是一部独白式的影片,对话简约,主人公以思考为主。影片表现了主人公钢铁般的意志和人道主义精神,在当时的苏联影片中带有普遍性。整部电影处理得气势恢弘,场面浩大,让人难以相信这是邦达尔丘克的处女作。
6. 一个人的遭遇的读后感
战争的背后,受害最大的永远是平民。索科洛夫,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本应该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在战争的开端先后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父母,妻女,儿子,最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遇到了一个跟自己相同命运的凡尼亚。从此凡尼亚就成了他索科洛夫的最大精神精神支柱,后面夜夜湿枕头,一方面身体逐渐涣散怕不能继续陪伴凡尼亚,一方面想过去的妻儿家人。
也是告诉我们,要呼吁和平,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没有战争,一直在持续,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挑衅宣战。在过去的战争中,活着的人远远比死去的人更加痛苦,肉体上的疼痛,精神的崩溃。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一个人的遭遇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