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心“民间疾苦”的诗句有哪些
1、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自宋·陆游《病起书怀》
意思: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2、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出自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意思: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3、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三国·曹植《白马篇》
意思: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王昌龄《出塞》
意思: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唐·杜牧《泊秦淮》
意思: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6、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意思: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自宋·陆游《示儿》
意思: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出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意思:那朱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这大路上啊,冻饿死的穷人有谁去埋葬!相隔才几步,就是苦乐不同的两种世界,人间的不平事,使我悲愤填胸,不能再讲!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出自战国·楚·屈原《离骚》
意思: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充满了艰辛。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自唐·李绅《悯农》
意思: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 有那些关于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
夜来南风起,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纯净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季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 lenovo 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事,而且写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颤栗,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对比,这首诗在写农民在酷热的夏季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 lenovo 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悯 农李 绅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注释]1.悯:怜悯,2.粟:(sù)[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造型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唐代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遍身绫罗者,不是养蚕人。
3. 我国古代诗文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有哪些
1、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丛深色花”,就相当于十户中等收入的人家所交纳的赋税。十户人家交纳的赋税才够贵族买一束花,那么,农民该怎样把骨头磨成钱,才能满足贵族的其他享受呢?
2、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