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祝福 鲁迅 句子赏析
参考文献:
《祝福》难句解析
1、不如走吧,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时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
这是小说中的人物“我”的一段内心独白,“进城吃鱼翅”是“我”为自己逃离鲁镇而制造的一个所谓借口。这段话充分暴露了“我”这类知识分子世界观的一个侧面:逃避现实,回避斗争的弱点。“我”虽然很同情祥林嫂,但无能为力,爱莫能助;同时又怕负责任,只好用进城吃鱼翅的办法来逃避现实。鲁迅《二月小引》中说:“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岗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潮头且不在意,惟有衣履尚整,徘徊海滨的人,一溅水花,便觉有所沾湿,狼狈起来……”《祝福》中的“我”犹如这里所说的后一种人。这是鲁迅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世界观无情地解剖和批判。
2.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也恐怕这事也一律。
从句子结构上看,这是一句因果复句。句子的前一部分表明:“我”观察事物是很准确的,对现实是很了解的,“我”的判断往往是正确的,尽管“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然而“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这就证明:血淋淋的客观现实是不依“我”的善良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所以对现实社会不能存在任何幻想和侥幸心理。句子的后一部分表明:“我”对祥林嫂的命运非常担心,怕她就要死去,深怀怜悯与同情。结果怎样呢?祥林嫂“恰如所料的起来”了,“这事也一律”了,就是:祥林嫂果然在有钱人的祝福之中默默地死去了。
全句表明:“我”对祥林嫂寄予无限同情,对富人及当时的黑暗社会极表愤恨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2. 鲁迅《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的语句及分析
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力。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力,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①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以便继续他们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却要像祥林嫂一样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红”,没日没夜地付出自己的艰辛,可见富人们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这些廉价奴隶的血汗之上的。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这样,通过环境描写,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3. 鲁迅《祝福》中的好句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不能使我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过来,就在河边遇到她;而且见她瞪着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祝福的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的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毫无关系了。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
4. 鲁迅《祝福 》这篇文章里的好词佳句
诗句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无题) 6.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7.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8.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9.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评《史记》) 言论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血。(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4.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 5.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 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3.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4.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5.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6.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7.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 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9. 时间就是性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0.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1.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2.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3.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4.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6.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9.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0.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31.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2. 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4.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6.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7. 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8.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39.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1. 走上人生的路途吧。
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3.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4. 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5.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6.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7.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8.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9.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50.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5. 鲁迅《祝福》重点段解析、
1、三次外貌描写的作用:
第一次:“我”在河边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祥林嫂是“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是全文倒叙开头处第一次描写祥林嫂,实际上却是祥林嫂一生时序中的死前的最后一次外貌描写:比五年前大见苍老,头发花白程度跟年纪不相称,面容黑瘦,表情麻木,再加上乞丐的衣着,这一切暗示着,祥林嫂的处境不仅不如第一次到鲁家(那时不幸却还健壮),而且不如第二次再到鲁家时了(那时悲惨但尚有生气)。这时肉体被摧垮,精神也已死亡了。这个倒叙开头外貌描写的是不幸的顶点,为读者造成一个欣赏的悬念,引导读者深入下文。
第二次:“我”在鲁家第一次看到祥林嫂,恰在祥林嫂夫死出逃,初到鲁家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这第二次外貌描写,刻划的是自然时序中大家最早见到的祥林嫂──为死去的祥林穿孝,不幸;但年轻,顺从沉默、健壮能干,在鲁家暂时安了身。这段已点出遭遇的不幸,但也暗示着抗争的希望,所以尽管劳作辛苦,她却“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三次:祥林嫂被从鲁家抢走卖到山里,夫死子亡后又回到鲁家,“我”第二次见到祥林嫂时的样子是“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第三次外貌描写,穿孝的衣着和头饰同第一次相同,所不同的是脸色和眼光,今不如昔了。这表明祥林嫂的境遇一次不如一次,打击接踵而来,经过了抗争她还是回到了不幸的中国上。
三次描写突出了眼神的细节,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三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外貌描写对反封建的主题起到了见微知著、画龙点睛的作用。
2、祥林嫂的心理:
⑴ 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委靡,心怀恐惧。
⑵ 迷信思想:
迷信思想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恶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人的社会了。
6. 关于鲁迅 《祝福》的赏析
小说基本情况
作者:鲁迅,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
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7. 鲁迅祝福中的好句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写景和写人丝丝入扣。
8. 鲁迅祝福的人物语言描写分析
1、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鲁迅先生的作品中不仅大量使用比喻,而且往往用得新奇巧妙,出神入化,收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如《药》一文中,“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3]“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来,夹袄也帖住了背心,两块肩胛骨高高突起,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4]用仿佛被无形的手向上提着颈的鸭子,来比喻踮着脚伸着脖,围在刑场周围看热闹的人们,形象地反映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也表达了鲁迅对这些麻木看客们“怒其不争”的心情.而对小栓“痨病”已入膏肓的描写用一个“八”字,恐怕是再简洁而又贴切不过了.描写《故乡》中的杨二嫂,“……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5]活画出她细脚伶仃的姿态,让人联想到她泼辣的性格.同样既活化人物性格特征,又体现作者爱憎的比喻还有很多,比如:阿Q被赵太爷恭维为“老Q”的感觉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白光》中陈士成得知自己县考落榜后,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肥皂》里写四铭太太最终用那块肥皂时,“泡沫就如大螃蟹嘴上的水泡一般”;祝福中的“我”被祥林嫂死前可怕疑虑的眼盯着时“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故乡》中的中年闰土“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鲁迅通过灵活地运用这些新颖而奇特的比喻,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读者对比喻之后更广阔涵义的联想,让人不由得佩服他对小说语言运用的深厚功力. 鲁迅小说中的比喻,有一个现象分外引人注目,就是他多次在比喻中用了“铁”字.《药》中描写坟场树枝间的乌鸦是“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白光》中寒冷的月亮则象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社戏》中“我们”在去看戏的途中看到了“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起伏的连山;《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祖母死时“坐着号啕,铁塔似的动也不动”;《伤逝》中涓生窗前那株槐树有着“铁似的老干”;《弟兄》中兄长张沛君发怒时的手掌“比平常大了三四倍,铁铸似的……”.鲁迅为何在比喻中多次用到“铁”字,我们可以在《呐喊自序》中找到答案.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把黑暗现实社会比作铁屋子,是他对铁一般黑暗腐朽社会不满情绪的体现.而比喻中多次出现的“铁”字,正是这样一种感情的流露. 2、象征 鲁迅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这在《狂人日记》这篇小说中有充分的体现.小说中处处运用象征手法,透过“狂人”的荒唐之言,把社会现实的本质暗示给读者.比如,狂人觉得“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7]这是写狂人备受压抑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象征着封建社会的黑暗,揭示了“万分沉重”的封建势力压得人“动弹不得”.又如,他从写着“仁义道德”的史书上,从字缝里看出“吃人”两个字,这既是狂人在精神错乱时的一种幻觉,又深刻地揭露了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统治的罪恶本质.《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大都带有象征性.除“狂人”外,“古久先生”就象征着承袭了几千年封建道德的腐朽而又反动的封建势力;赵贵翁(甚至连同赵家的狗)代表了社会上维护封建秩序、迫害进步力量的反动邪恶势力.景物描写上也用了象征.开头所写的“月光”,不仅指生活中的月光,而且是光明的象征.“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这里写的是主人公对自己所处的现实环境的感受,实际是用象征方式指明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恐怖.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小说在人物、故事情节等方面都有了更大的景深.一个小的实体,就包含了无穷尽的内涵,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有一处十分经典的象征运用,是在小说《药》中.小说以简单的一个“药”字为题,并且故事情节的发展就以“药”为线索,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第一,通过描写华老栓迷信以人血为“药”,让儿子吃“人血馒头”就能药到病除,“收获许多幸福”,结果却适得其反,断送了儿子的性命,深刻地批判了国民的迷信、落后和愚昧.第二,以“药”为题,给人以启迪:像当时中国社会的病态,什么才是救国救民的“药”呢? 第三,夏瑜为了推翻帝制而奋起斗争,到头来自己的血却被当成“药”去“救”人,革命者的牺牲没有唤醒麻木的国民,有的只是像“鸭”一样身长脖子看热闹.这样一个深刻的讽刺,一方面反映了国民在政治上不清醒、不觉悟,另一方面也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