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赛乃姆是哪个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
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大乃格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
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民族聚居、文化发达的南疆各绿洲。
在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的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它每个木卡姆中“琼乃克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赛乃姆与古龟兹乐舞有密切关系,它是维吾尔古典舞蹈中最丰富且又最完整的一种形式,有着绚丽璀璨的悠久历史。赛乃姆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
赛乃姆的伴奏乐器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尔、沙塔尔、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赛乃姆”亦称“赛兰木”。据《突厥语大辞典》记载,“赛兰木”原指地名,在中亚一带。
16世纪,赛兰人大批迁徙新疆库车地区定居。他们的原居地是古代“康国乐”、“安国乐”的故乡,历史上以“胡旋舞”、“柘枝舞”著名。
这批移民很自然地把这些舞蹈带入新疆,逐渐与龟兹地区的舞蹈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人们将其舞称作“赛兰木”,以地名为舞名。
“赛乃姆”由于是在库车地区形成,因此,舞蹈中吸收了许多龟兹乐舞成分,保留了许多古典舞蹈,如“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等,与龟兹壁画中的描绘完全一致。随着民族的融合,赛乃姆舞遍及全疆,各地区在自身舞蹈的基础上吸收赛乃姆的特长,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赛乃姆,大约有10多种,其中以喀什赛乃姆、库车赛乃姆和哈密赛乃姆最典型。
2. 赛乃姆是哪个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大乃格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
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民族聚居、文化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的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它每个木卡姆中“琼乃克曼”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赛乃姆与古龟兹乐舞有密切关系,它是维吾尔古典舞蹈中最丰富且又最完整的一种形式,有着绚丽璀璨的悠久历史。赛乃姆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赛乃姆的伴奏乐器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尔、沙塔尔、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赛乃姆”亦称“赛兰木”。据《突厥语大辞典》记载,“赛兰木”原指地名,在中亚一带。16世纪,赛兰人大批迁徙新疆库车地区定居。他们的原居地是古代“康国乐”、“安国乐”的故乡,历史上以“胡旋舞”、“柘枝舞”著名。这批移民很自然地把这些舞蹈带入新疆,逐渐与龟兹地区的舞蹈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人们将其舞称作“赛兰木”,以地名为舞名。“赛乃姆”由于是在库车地区形成,因此,舞蹈中吸收了许多龟兹乐舞成分,保留了许多古典舞蹈,如“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等,与龟兹壁画中的描绘完全一致。随着民族的融合,赛乃姆舞遍及全疆,各地区在自身舞蹈的基础上吸收赛乃姆的特长,逐渐形成了不同地区的赛乃姆,大约有10多种,其中以喀什赛乃姆、库车赛乃姆和哈密赛乃姆最典型。
3. 如何跳好新疆维吾尔族舞蹈
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中,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
这种舞蹈非常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程式的要求,舞者即兴表演。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也可三、五人甚至更多的人同舞。
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在喜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和平常亲友欢聚时,维吾尔人都要跳。
赛乃姆舞蹈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即兴表演,合上音乐节奏即可,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赛乃姆舞蹈时,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后,大家常用热情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啊之意)。
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把火热的气氛推向高潮,使所有参加者无比激动、兴奋。 解放后,随着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广大维吾尔族劳动妇女多能在群众性的场所跳赛乃姆了。
由于赛乃姆的音乐和节奏特点,使得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运作和巧妙的配合上。
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侧腰、后腰;小腿部分的动作就更为丰富,如点、踢、跺、辗、转等。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了望式、抚胸式等。
当表演到高潮时,舞者一腿跪蹲,手在腹前击掌耸肩,然后双手向下打开成右手抬至头上方绕腕,左手指扶于膝上,轻轻移颈二次。这组动作有拍掌、耸肩、绕腕,而最后的移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表现了舞者怡然自得的心情。
其次赛乃姆在步伐上的特点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鼓点结合紧密。步伐用得最多的是三步一抬(前三步),脚步平稳,略有微颤。
走第四步时动力腿脚掌蹭着地向后小踢,显得步法非常干脆、灵巧。 赛乃姆舞蹈风格特点,是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在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
此外,赛乃姆舞中旋转和腰部的动作也较为丰富,这和吸收古代的胡旋舞有一定的关系。 新疆地域辽阔,使赛乃姆舞蹈又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南疆以喀什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舞蹈比较明快活泼、深情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北疆以伊犁为代表,它的赛乃姆舞蹈,吸收了一些其它民族的舞蹈成分,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东疆以哈密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音乐比较缓慢,节奏中保留了不常见的节拍,它的舞蹈动作稳重,手腕的变化不大,基本是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单步较多。由于各地区的赛乃姆风格特点不同,所以群众习惯在赛乃姆前面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如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等。
赛乃姆的音乐,是在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音乐,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必须和音乐节奏紧密配合,和舞者情绪发展相适应,其节奏基本有以下两种,由慢发展到快。 赛乃姆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沙塔尔、达甫(即手鼓)等。
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4. 如何跳好新疆维吾尔族舞蹈
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中,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这种舞蹈非常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程式的要求,舞者即兴表演
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也可三、五人甚至更多的人同舞。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在喜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和平常亲友欢聚时,维吾尔人都要跳。 赛乃姆舞蹈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即兴表演
合上音乐节奏即可,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赛乃姆舞蹈时,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后,大家常用热情的声音呼喊凯那!(加油啊之意)。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把火热的气氛推向高潮,使所有参加者无比激动、兴奋。
解放后,随着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广大维吾尔族劳动妇女多能在群众性的场所跳赛乃姆了。
由于赛乃姆的音乐和节奏特点,使得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运作和巧妙的配合上。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侧腰、后腰;小腿部分的动作就更为丰富,如点、踢、跺、辗、转等。赛乃姆的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式、挽袖式、拉裙式、了望式、抚胸式等。当表演到高潮时,舞者一腿跪蹲,手在腹前击掌耸肩,然后双手向下打开成右手抬至头上方绕腕,左手指扶于膝上,轻轻移颈二次。这组动作有拍掌、耸肩、绕腕,而最后的移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表现了舞者怡然自得的心情。
其次赛乃姆在步伐上的特点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鼓点结合紧密。步伐用得最多的是三步一抬(前三步),脚步平稳,略有微颤。走第四步时动力腿脚掌蹭着地向后小踢,显得步法非常干脆、灵巧。
赛乃姆舞蹈风格特点,是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在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此外,赛乃姆舞中旋转和腰部的动作也较为丰富,这和吸收古代的胡旋舞有一定的关系。
新疆地域辽阔,使赛乃姆舞蹈又有不同的地方风格。南疆以喀什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舞蹈比较明快活泼、深情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北疆以伊犁为代表,它的赛乃姆舞蹈,吸收了一些其它民族的舞蹈成分,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东疆以哈密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音乐比较缓慢,节奏中保留了不常见的节拍,它的舞蹈动作稳重,手腕的变化不大,基本是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单步较多。由于各地区的赛乃姆风格特点不同,所以群众习惯在赛乃姆前面冠以地名以示区别,如喀什赛乃姆、伊犁赛乃姆等。
赛乃姆的音乐,是在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音乐,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由数量不同的歌曲组成,演唱时可以增减,但顺序不能颠倒,必须和音乐节奏紧密配合,和舞者情绪发展相适应,其节奏基本有以下两种,由慢发展到快。
赛乃姆的伴奏乐器,一般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沙塔尔、达甫(即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
5. 写新疆姑娘跳舞的作文250个字
新疆歌舞
世界上还有几种歌舞只要动动脖子就可以获得观众的掌声呢?
世界上还有几种歌舞演员可以一边击鼓,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呢?
世界上还有几种歌舞,没有任何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想跳就跳,想唱就唱呢?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有很多种,我想着一定是因为维吾尔族人民拥有许多艺术细胞吧!
“塞纳姆”舞是广泛流传于维吾尔族中,以赛乃姆音乐为伴奏的舞蹈,并无规定动作和程式。一般有男女成对而舞,人数不限,舞时歌者不舞,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而发展,最后总是在热烈的快板中结束。各地赛乃姆均以其音乐风格的不同而异,但一般舞蹈动作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
“萨玛”舞这种舞蹈主要流行于喀什、莎车一带。从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以来它就是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教的礼拜活动而存在。每逢库尔班节、肉孜节,便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在众人“阿拉——”的呼喊声伴奏下跳起这种粗狂、奔放、节奏强烈的二拍子舞蹈。
每逢在新疆有什么开心事,大家都要载歌载舞,在一起庆祝。女孩子大多穿着新疆独有的露脐装,在欢快的音乐中,舞动脖子和腰部;而男孩子则戴着毡帽,拿着手鼓,在火堆边,边唱边跳,所有的人仿佛都已经融入在音乐中了,舞蹈仿佛也融入进了他们的生活了!
维吾尔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豪迈,使人们对这片辽阔的土地更加向往了!
6. 维吾尔族舞蹈欣赏片段
维吾尔族舞蹈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具有:微颤的动律、多变的舞姿、高超的技巧。
其微颤的动律,膝部规律性、延续化的颤动,体现出沙漠上行走的特征;多变的舞姿,在于它广泛吸收西域乐舞的优长;而技巧的运用,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中,那些跳跃、旋转以及腰部的各种技艺。他们生活中经常举行的"买西热普"则是西域"饮宴乐舞"的遗风。
"买西热普"一词,维吾尔语意为"欢聚娱乐"是喜庆节日中,人们欢聚一起即兴歌舞弹唱的活动,活动由年长者主持,进行中还常对诗、猜谜、讲笑话等,乐曲声、歌声起始后,人们互为邀请或自动上场起舞,即兴发挥。主人还常备些水果、食品招待乐师和客人们。
好热闹的年轻人常出些洋相逗乐,或表演些"山羊舞"、"鹅舞"之类的小节目活跃气氛。"山羊舞",表演者用简单的道具扮成山羊,悄悄地来到围坐在地毯上群众的后面,先"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和着乐曲蹦跳进场,表演吃草、喝水、磨角,又去用角顶人等,总会引起小的骚动和欢笑。
"鹅舞",表演者翻穿皮衣,把右手退进袖内,用红布扎起袖口作鹅嘴扮成鹅状,随着乐曲摇头摆尾徐缓进场表演,人们常和着乐曲唱赞美或贬义之词,当"鹅"听到赞美时,就欢快起舞;反之,就用嘴啄丑化他的人,表演风趣、活泼。这种民俗活动是古代西域乐舞的遗风,又是青年人学习本民族风俗、仪礼,学习民间舞蹈与即兴创作的机会。
其它舞蹈如"赛乃姆"、"多朗舞"、"纳孜尔库姆"等形式,也常在"买西热普"中表演。“赛乃姆”,是维吾尔族带有表演性的舞蹈形式,普遍流传于新疆各地。
“赛乃姆”一词,是对此类乐曲和这种舞蹈的通称,习惯上人们都把地区的名称冠于前面,如:“库车赛乃姆”、“喀什赛乃姆”、“和田赛乃姆”等。各地的表演形式大同小异,只是在乐曲和舞蹈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形式也是自由进场,互相邀请,即兴发挥。表演中,经常出现“打指”(两指打响)、“移颈”(动脖子)以及“扬眉”、“动目'等动作,让人看后随即联想起唐·杜佑《通典》关于“胡舞”的描述;想起唐诗“扬眉动目踏花毡”(李端《胡腾儿》)的名句。
这正是古代乐舞文化在这些地区舞蹈中的遗存。 “多朗舞”,流传于塔里木盆地大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巴楚等地。
“多朗”一词,是该地区维吾尔族人的自称,也是舞蹈形式的名称。此舞由《多朗木卡姆》(大型套曲)伴奏,并且和着乐曲有高亢的男声伴唱;表演为双人对舞的形式,参加者人数有限。
表演分为四组动作:第一组为6/8拍,节奏平缓,但又有跳动感,膝部的颤动尤为明显;第二、第三组,节奏逐渐转快,舞姿豪放、有力,动作规范、严谨,其中还有近似“弯弓骑射”的舞姿;第四组是快板,两人作竞技性旋转对舞,把表演推向高潮。这时,大家鼓掌、呼喊为之加油,直至留下一名旋转技巧最高者。
那贯穿全舞微颤的动律,高亢而近似呐喊的歌声,使人们不禁联想到多朗人战胜干旱,在沙漠边缘开辟绿洲时艰苦奋斗的情景,也为他们所创造的绿洲舞蹈文化赞叹不已。 "纳孜尔库姆",流传于古西域火州、即今日吐鲁番一带,是以弦乐和歌声伴奏的双人对舞的形式,并分为一般表演和竞技两部分。
前者以滑稽可笑的动作,模拟生活中的"拉面"、"绱鞋"、"鸭子走路"等形态;并以夸张的手法模拟对方。后者两人各出新招以压倒对方,群众和着声鼓声有节奏地呼喊"强将相逢"、"快出新招"之类激励的语言以助兴。
这时,表演者大显身手,或"动肩相靠",或"扶膝蹲跳旋转",其动态与"黑熊搏斗舞"颇有近似之处;而鼓点的节奏却与"秧歌"的"结束点"相同。这和吐鲁番自唐、宋以来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有关,带有古乐舞的遗意;它是各种舞蹈文化互为影响,各种形式相互吸收的结果,也是今日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写照。
维吾尔族素有歌舞民族的美称。多少世代以来,维吾尔族人民在欢乐的节日、劳动的余闲都要载歌载舞,抒发感情。
维吾尔族常见的民间舞蹈有以下形式: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在喜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和平常亲友欢聚时,他们都要跳赛乃姆。多朗舞,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的一种民间舞蹈,保持着狩猎和战争生活的痕迹,表现了维吾尔族劳动人民英勇善战的性格。
这种舞蹈盛行在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多朗人中。多朗舞基本上是两人为一的对舞形式,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四组动作,最后是竞技性的旋转。
萨玛舞,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在过年过节时集体欢跳的一种民间舞,动作朴实有力,主要流行在喀什、莎车一带。夏地亚纳舞,夏地亚纳,维语意为“欢乐的”,是在节日和盛大集会中的一种维吾尔族民间集体舞蹈,流行于全疆,南疆更为盛行。
纳孜尔库姆,是别具一格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产生于吐鲁番地区,流行于鄯善、托克逊、哈密等地区。是在婚礼、喜庆等日或“麦西莱甫”晚会中最精彩的表演。
在维吾尔族传统的民间舞蹈里,还有一些是属于带道具的民间舞蹈。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赛乃姆短句